一、行政立法的范围
行政立法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得依据授权法(含宪法)创制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它的范围通常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①国家行政机关接受国家立法机关的委托,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②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有关行政管理规范性文件的活动。亦称“准立法”。行政立法的内容包括: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的法律规范;行政机关管理国家事务的法律规范;对行政机关的活动进行监督的法律规范。
不同等级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立法的效力等级不同。行政立法的程序依立法机关的性质而有所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立法主要是指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委、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省会市人民政府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人民政府制定规章的活动。
全国性行政法律草案,多数都由国务院提出,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通过;地方性行政法规草案多由同级人民政府提出。行政法规和规章一般由政府业务部门起草。如涉及几个部门,则需共同协商起草,并经有关法制机构审查批准。全国性的行政法规经国务院全体会议或常务会议讨论决定,由国务院总理签署发布。部、委规章经部务或委务会议讨论通过。地方政府规章经该级政府常务会议或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由部长、主任或省长、市长签署。重要的部门规章在通过和签署后,须报上级机关审批,然后公布,一般规章在通过和签署后报国务院备案。
二、行政立法的法律效力
行政立法效力是指行政法规、规章的法律效力。行政法规、规章本身不是法律,但已经制定、发布,就具有与法律相同的效力。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1)、指行政法规、规章的拘束力和强制执行力。
(2)、指行政法规的适用力,即适用范围,也称效力范围。
-
行政法律行为包括行政立法吗
55人看过
-
行政行为对法律法规的效力
125人看过
-
我国行政损害赔偿范围的立法缺陷
233人看过
-
立法行政司法的区别
282人看过
-
行政法规的立法组织
262人看过
-
行政立法是否算是一种行政法律行为?
107人看过
-
行政立法主体行政立法程序行政立法行为湖南在线咨询 2023-03-30一、行政立法的概念与特点 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行政立法是行政机关的行为。 第二,行政立法是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所为的行为。这是行政立法同其他行政行为的显著区别。行政立法必须经过起草、征求意见、讨论、通过和公布等立法程序,这就使得它与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由行政机关单方面作出决定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同。 第三,行
-
行政立法权是指什么行政立法的涵义广西在线咨询 2023-03-07行政立法权,是指根据《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从内容和实质来解释,认为凡是国家机关制定有关行政管理方面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叫做行政立法。从主体角度来解释,认为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活动。 行政立法应当遵循的原则有:行政合法性原则、合理行政原则、程序正当原则、诚实守信原则、权责统一原则。 一、依法立法原则 1、法律
-
行政案件立案范围?北京在线咨询 2023-07-17行政案件立案期限为七天,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后,对于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
行政处罚法中的行政拘留的范围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08《行政处罚法》的适用范围包括两个方面:行政处罚的设定和行政处罚的实施。 行政处罚的设定是指法律规定的有权力设定行为规范的国家机关首次独立自主地规定何种行为是违法行为,并规定给予该种违法行为以何种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的设定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哪一级国家机关、哪一类性质的国家机关有设定何种行政处罚的权力。具体地说,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各自具有设定哪一种行政处罚的权力。
-
行政诉讼裁定的适用范围及法律效力如何宁夏在线咨询 2023-06-13行政诉讼中的裁定主要适用于下列事项:(1)不予受理;(2)驳回起诉;(3)管辖异议;(4)终结诉讼;(5)中止诉讼;(6)移送或者指定管辖;(7)诉讼期间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或者驳回停止执行的申请;(8)财产保全;(9)先予执行;(10)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11)补正裁判文书中的笔误;(12)中止或者终结执行;(13)提审、指令再审或者发回重审;(14)准许或者不准许执行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