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犯罪的“既遂后中止”——以危险犯为视角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31 20:53:19 122 人看过

摘要:在既维护法律逻辑,又符合刑事政策精神的前提下,应当肯定既遂后中止”这一特殊的犯罪中止命题。但这一命题的提出是在我国传统的危险犯定义之下做出的不得已选择,要彻底解决困境必须对传统定义加以反思。关键词:危险犯犯罪中止既遂后中止一、问题的提出按照我国通说的观点,所谓的危险犯,是指以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律规定的发生危害结果的危险状态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其特征有三:第一,行为人必须实行了一定的危害行为;第二,危害行为存在着足以造成某种严重危害结果的客观危险;第三,尚未对法益造成危害结果。根据此种观点,只要行为人的行为实施完毕,造成了法定的危险状态,就可以成立危险犯既遂,无须发生特定物质性的危害结果。而犯罪形态是故意犯罪过程中不再发展而固定下来的相对静止的停止状态,犯罪一旦构成既遂,就不可能再发展成犯罪中止;犯罪既遂是犯罪完成的标志,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既遂之前。解除危险状态的行为只应作为犯罪既遂后的自动挽回行为看待,在量刑时酌情从轻处理。可见,通说观点否定危险犯实行阶段存在犯罪中止。同时持该观点的人认为如果肯定危险犯在犯罪既遂之后、实际损害结果发生以前可以成立犯罪中止的观点,不仅不够准确且在刑法理论上站不住脚,违背了刑法的基本原则。理论上经常以这样的案例开始讨论:在破坏交通设施罪中,行为人将巨石放置在铁轨上,此后因害怕法律的惩罚而将巨石搬开。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存在危险犯的中止问题呢?对其简单地加以否定,将解除危险状态的行为视为酌定的从宽处罚情节,似乎并非妥当的处理方案。因为在此类案件中,犯罪人客观上消除了业已造成的危险,主观上体现了敬畏法律的人格特点,仍然在刑法第117条破坏交通设施罪所规定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罚幅度内从轻处罚显然过重。所以有人主张应当承认此种情况下构成犯罪中止,主要有如下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可以成立危险犯的中止犯。理由是:1.行为人主动采取措施,客观上有效解除了法定的危险状态,防止了危害结果的发生,符合危险犯中止犯的实质性条件,即有效性;2.危险犯中的法定危险结果,不同于实害犯的危害结果。实际的危害结果一经造成,就不可能再弥补,而法定的危险状态形成后,却可以有效解除。[1]第二种观点认为,可以成立危险犯的实害犯的中止犯。理由是:1.危险犯的危险状态发生后成立既遂犯,既遂犯与中止犯是两个相互排斥的概念。成立了既遂犯,当然就不能同时成立犯罪的中止犯。2.不能混淆解除业已存在的法定危险状态”与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两件事。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是防止尚未发生的实害结果,而非危险状态。3.不能以危险状态可解除为由来证明可以将业已成立的危险犯的既遂犯变为危险犯的中止犯。4.它符合相应实害犯中止的三大条件:从时间上看,该中止犯发生在实害犯既遂之前;从自动性上看,该解除危险状态的行为是行为人自动实施的;从有效性上看,它有效地防止了实害结果的发生。5.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2]第三种观点认为,犯罪过程是指从犯罪预备开始到犯罪结果发生前的过程。在犯罪既遂之后,实际损害结果发生前,行为人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实际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成立犯罪中止。具体理由在于:首先刑法对犯罪中止与犯罪既遂的评价并不是采用同一标准,既遂以行为是否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全部要件为标准,中止以是否自动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为标准。从逻辑上讲,分类标准的不统一,可能造成外延的重叠,因此,犯罪既遂与犯罪中止完全有可能并存。其次,从刑法理论来看,行为人实施了危险行为并出现危险状态后,又主动采取措施有效消除危险的,符合犯罪中止的四个条件,即时间性、自动性、客观性、有效性。其三,从刑事政策来看,认定危险犯既遂后仍可成立犯罪中止,有巨大的社会意义。它会鼓励行为人采取积极的措施尽力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从而使社会免受侵害,使刑法的作用从事后的消极惩罚转变为事前的积极防范。这符合设立危险犯的立法初衷。刑法之所以将危险的出现而不待实害结果出现时就将其作为犯罪予以打击,目的就在于强调这种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竭力防范实害结果的出现,避免两败俱伤。因此,将上述行为认定为犯罪中止无疑更符合立法原意。[3]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1日 16:0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罪刑相适应原则相关文章
  • 既遂以后有犯罪中止吗?
    既遂以后不会有犯罪中止。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既遂和中止都是对犯罪形态的描述,既遂是指犯罪已经完成,而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在实施过程中,因为行为人的主观原因主动放弃实施犯罪或者有效的阻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针对一个犯罪行为,只能存在一个犯罪形态,既遂和中止不能同时存在。因此,既遂以后不会有犯罪中止。一、放火罪是怎样量刑的,犯了放火罪怎么判对放火罪而言其既遂与犯罪未遂的界限在于是否点火,从被点物开始独立燃烧时即构成犯罪的既遂。在用火柴点火时被风吹灭被抓住则是犯罪未遂,所以危险犯有既遂与未遂之分,其标准在于危险状态是否达到一定程度,即刑法规定的危险状态。一般而言,犯罪既遂以后就不存在犯罪的中止问题。但是,对危险犯的认定时,从危险犯到实害犯的状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
    2023-03-30
    218人看过
  • 犯罪中止后可以既遂么
    犯罪中止后不可以再既遂,中止和既遂都是终局形态,互相排斥。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一、中止犯罪的处罚的损害标准具体是中止犯罪的处罚的损害标准:对于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二、如何区分犯罪预备和犯罪中止1、概念不同犯罪预备,是指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是犯罪中止。2、处罚不同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三、没
    2023-03-02
    396人看过
  • 既遂以后有犯罪中止吗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既遂以后不存在犯罪中止。既遂指犯罪已经完成,而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在实施过程中,因为行为人的主观原因主动放弃实施犯罪或者有效的阻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一、犯罪的特殊形态包括哪些?1、犯罪既遂,犯罪既遂是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这就要求结果犯必须出现犯罪结果,危险犯有犯结果发生的危险就是既遂。2、犯罪预备,犯罪预备是指有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的。3、犯罪未遂,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4、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最重要的特征是必须由于一直以内的原因停止实施犯罪行为。二、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有什么区别?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有以下这些区别:1、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
    2023-03-25
    66人看过
  • 犯罪既遂后是否犯罪中止
    不可以。既遂是已经产生犯罪结果了,不可能中止了。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一、犯罪的形态都有哪些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犯罪的形态一般包括犯罪既遂、犯罪未遂、犯罪预备以及犯罪中止等。《刑法》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二、投毒送医院是犯罪中止是?投毒送医院,有效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三、罪犯自己送医院走丢是犯罪中止吗害人送医院,能够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属于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
    2023-04-12
    292人看过
  • 犯罪既遂后有犯罪中止么
    没有,既遂后犯罪已经完成,事后补救不构成中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被人强奸未遂有罪吗强奸未遂属于犯罪,从轻处罚,可以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故意犯罪有哪些形态?故意犯罪的形态有:1、犯罪预备;2、犯罪未遂;3、犯罪中止。《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
    2023-04-03
    482人看过
  • 犯罪中止 犯罪既遂
    1、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调解的行为。2、犯罪既遂是指犯由实施犯罪的故意,着手实施了犯罪,发生了犯罪结果。3、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4、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一、犯罪的特殊形态包括哪些?1、犯罪既遂,犯罪既遂是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这就要求结果犯必须出现犯罪结果,危险犯有犯结果发生的危险就是既遂。2、犯罪预备,犯罪预备是指有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的。3、犯罪未遂,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4、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最重要的特征是必须由于一直以内的原因停止实施犯罪行为。二、未遂和中止的区别
    2023-03-07
    377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指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刑罚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刑罚的裁量也必须有利于刑罚目的的实现,所以罪刑相适应原则也是实现刑罚目的的需要。... 更多>

    • 危险犯既遂后犯罪中止可以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02
      危险犯既遂后存在犯罪中止。法条中并未规定犯罪既遂后不能构成犯罪中止,而且只要做到“自动放弃犯罪”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中任意一项,即可构成犯罪中止,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和既遂与否并不必然相关。 纵使从犯罪形态来说已构成既遂,但只要能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依法就应认定为中止,认为既遂后不存在中止的说法并无法定依据。而且从打击犯罪来说,如果既遂后就不存在中止,无疑将阻止犯罪
    • 危险犯既遂后是否有犯罪中止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22
      危险犯既遂后存在犯罪中止。法条中并未规定犯罪既遂后不能构成犯罪中止,而且只要做到“自动放弃犯罪”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中任意一项,即可构成犯罪中止,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和既遂与否并不必然相关。 纵使从犯罪形态来说已构成既遂,但只要能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依法就应认定为中止,认为既遂后不存在中止的说法并无法定依据。而且从打击犯罪来说,如果既遂后就不存在中止,无疑将阻止犯罪
    • 危险犯既遂后是否存在犯罪中止?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6-21
      危险犯既遂后存在犯罪中止。法条中并未规定犯罪既遂后不能构成犯罪中止,而且只要做到“自动放弃犯罪”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中任意一项,即可构成犯罪中止,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和既遂与否并不必然相关。 纵使从犯罪形态来说已构成既遂,但只要能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依法就应认定为中止,认为既遂后不存在中止的说法并无法定依据。而且从打击犯罪来说,如果既遂后就不存在中止,无疑将阻止犯罪
    • 危险犯既遂后是否存在犯罪中止
      北京在线咨询 2021-12-26
      危险犯既遂后存在犯罪中止。纵使从犯罪形态来说已构成既遂,但只要能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依法就应认定为中止,认为既遂后不存在中止的说法并无法定依据。而且从打击犯罪来说,如果既遂后就不存在中止,无疑将阻止犯罪人员在构成既遂状态后主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对保障社会利益、制止犯罪不利。
    • 危险犯既遂后是否可以中止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14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既然都中止了,那还是犯罪吗?犯罪中止依然是犯罪。是犯罪的一种形态类型。犯罪中止行为人,主观上具有彻底中止犯罪的意图,即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行为。第一,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