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过失杀人行为的构成要求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8 11:34:15 57 人看过

过失杀人行为的具体构成要件如下:

1、主观上表现为过失,行为者对其行为结果抱有过失心理状态;

2、主体为一般主体;

3、侵犯的对象是他人的生命权;

4、客观上表现为因过失而死亡的行为。过失杀人是指行为人因疏忽而未预见或已预见而轻信能避免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

在现实中怎么确定过失杀人行为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只有发生了过失致人死亡的结果才构成本罪。主观方面,是过失,包括梳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主体是已满16周岁的自然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1日 06:4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医疗过失行为构成要件
    医疗过失行为是发生医疗事故中的重要的行为原因,当医疗人员由于自己的过错的行为,产生医疗过失行为导致患者产生人身损害,根据不同的医疗过失行为会有不同程度的处罚,需要承担不一样的法律责任。当人认定医疗过失行为也需要四个构成要件。一、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根据我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规定,将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四种:1、完全责任,赔偿系数100%,即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2、主要责任,赔偿系数70%-80%,即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但也有其他因素的次要作用;3、次要责任,赔偿系数30%-40%,即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到次要作用;4、轻微责任,赔偿系数10%-20%,即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二、医疗过失行为的四个要件1.行为人有法定的注意义务医务人员之所以能成为救死扶伤的职业人
    2023-06-08
    409人看过
  • 分析:民事法律行为构成
    民事法律行为
    长期以来,我国民法理论并不将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和生效要件加以区分,而是以法律行为的有效成立取代法律行为的成立,致使出现极大的理论混乱。于是明确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明确民事法律行为构成要件有利少法律行为要件论臻于完善第一、避免民事法律行为基木原理之矛盾。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件这一原理为例,若不区分成立与生效要件,民事法律行为成立即生效。生效即成立的话,这一原理即可表述为意思表示为生效要件。但这一表述并不科学。因为有意思表示不当然表明民事法律行为就生效,只有意思表示真实,才可使民事法律行为生效。可见,有无意思表示为民事法律行为成立要件,而其真实性才是生效要件。第二、避免民法常用术语之矛盾。事实上,在生活中人们经常遇到无效合同、无效代理、无效遗嘱等具体的无效民事法律行为概念。若民事法律行为构成要件与生效要件不加区分,则表明上述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是矛盾的。试想,无效
    2023-06-08
    471人看过
  • 过失杀人罪具有哪些构成要件
    过失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具体如下: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生命权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维持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其神圣不可侵犯,已为宪法所肯同,理应由其子法贯彻。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均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受刑法打击。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人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过失杀人罪如何认定过失杀人罪从以下四个方面认定。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自然
    2023-08-04
    453人看过
  • 过失杀人的刑罚问题解析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的先行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的,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即使行为人主观上没有故意杀人的意愿,但终究是剥夺了他人的生命权,是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的。犯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杀人罪行为认定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不能成为本罪主体。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3-07-01
    185人看过
  • 构成过失致死的要素及认定标准分析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为: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人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因过失而致人死亡的行为。外籍女子撞倒老太致死过失致死还是意外昨晚,北京市公安局怀柔分局表示,根据现有证据,初步认定系意外事件。目前警方正在进一步展开工作。家属老太被撞后脑磕到墙角崔老太的外甥女婿宋先生称,8日上午9时许,其与妻子陪崔老太去慕田峪长城游玩。上午11时30分左右,三人爬到20号烽火台附近时,一名外籍女子快速下行,将崔老太撞了一个踉跄,瞬间倒栽出去。当时那个外国人的移动速度特别快,一边追逐嬉笑,想从我和老太太之间穿过去。宋先生称,该路段的甬道右侧刚好有一道矮墙,崔老太被冲撞后直接倒摔出去,后脑勺磕到矮墙墙角。事发时,崔老太的外甥女陈女士也在现场。她回忆,崔老太被撞倒后立即昏迷,口、鼻、耳大量出血
    2023-07-03
    339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同“误杀”的故意杀人行为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求的是行为人对其行为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存有过失心理态度。在司法实践中,不应将行为人在故意杀人中因打击错误误杀其“针对对象”(即行为人追求的杀害对象)以外之人的行为认定为过失的致人死亡罪。一、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两者的显著区别在于:第一,在认识因素上,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估计不同。二者虽然都是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使他人死亡,但间接故意杀人中行为人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并未发生错误的认识和估计,因而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即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情况下,行为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结果之间并未发生错误,主观与客观是一致的;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中,行为人和主观上认为,由于他的出身能力、技术、经验利及些外部条件,实施行为时,他人死亡的结果可以避免,即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客观事实发生了错误认识,在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情况下,其主观与客观是不一致的。第二,在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区别。
    2023-03-28
    367人看过
  • 串通招标投标行为构成要件分析
    串通招标投标行为可以概括为:招标投标过程中,招标人与投标人或投标人之间,违背招标投标规则私下秘密接触,就招标投标的有关事项达成协议,损害其他潜在投标人、投标人或招标人利益,破坏竞争秩序的行为。其具备以下特征:第一,串通招标投标是一种共同违法行为,其行为人必须是两个以上才能构成。第二,行为的隐蔽性,串通是一种秘密接触,且在招标投标中使用的手段隐蔽,往往在表面形式上很难看出违法的迹象。第三,串通招标投标行为往往并发行贿、受贿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串通招标投标行为虽然形式各异,但都具备以下要件:其一,串通招标投标必须是发生在招标投标过程中,包括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各阶段,该行为可以发生在以上任何一个环节。但不能发生在其他合同过程中。其二,串通招标投标的主体是招标人或投标人。招标人,是指主持投标活动的项目主办人或者有关单位、个人。投标人,是指参加投标竞争,并能够影响投标报价的投标参加人。其三
    2023-06-13
    463人看过
  • 过失杀人罪属于什么构成?
    过失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是: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必须具有间接的因果关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为人的行为造成的。过失杀人罪构成要件1、客观要件。从另一方面来讲,过失杀人罪在客观上的表现就是致人死亡。所以客观要件必须有致他人死亡的法律事实,这是成立本罪的基础与前提。其次,行为人必须对受害者作出了过失致其死亡的行为,这里行为人的行为可以是故意的,但是并没有预见到其行为会导致受害人死亡的结果,所以这里与故意杀人罪有所不同,总的来说行为上的故意并不影响其对结果上的过失。另外,行为人的行为与受害人的死亡之间应当存在一定的联系,也就是说受害人的死亡直接或者间接因为行为人的行为而死亡,否则行为不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导
    2023-07-21
    264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的构成要素分析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要件有三个方面。一、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二、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从刑法理论来看,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对行为的客观方面予以认定。三、逃逸后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致人死亡的刑期是多久?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133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2023-07-06
    302人看过
  • 行政不作为构成赔偿责任的要件分析
    (一)行政不作为侵权成立只有行政不作为侵权成立,才能涉及由于行政不作为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承担问题。同时应注意行政不作为侵权与民事侵权的区别,关键看是否涉及行政权力的行使。行政不作为的成立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行政主体对相对人负有法定职责。这种法定职责是法律上的行政作为义务,其来源于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明确规定,或者是通过其授权而取得。对于其他规范性文件中作为义务的违反,鉴于其他规范性文件本身制定主体多,法律效力等级低等特点,其后果应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同时先行行为也能引起作为义务。先行行为是指由于行政主体先前实施的行为,使相对人的某种合法权益处于遭受损害的危险状态,行政主体有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损害发生的作为义务。另外,行政主体履行法定职责时还负有正确履行法定程序上的义务。由于我国行政程序法尚未出台,有关行政程序的法定义务主要散见于各单行法律、法规及规章巾,如行政许可法中规定涉及公共
    2023-07-07
    371人看过
  • 什么样的情况构成过失杀人罪?
    一、什么样的情况构成过失杀人罪?过失杀人是指非故意或预谋的杀人、由于疏忽造成的杀人、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只有发生了过失致人死亡的结果才构成本罪。主观方面,是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主体是已满16周岁的自然人。对过失重伤进而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应直接定过失致人死亡罪,不能定过失致人重伤罪,即使过失致人重伤中不包括致人死亡的情况。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区别1、产生的原因不同:民事责任是平等主体间因违反了民事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或当事人所约定的义务而应承担的责任。刑事责任则是因行为人的行为违反了刑事法律规范而产生的法律责任。2、适用的法律规范不同:在处理民事责任时,适用的是民事法律规范,如《民法典》、《民法典》、《民
    2024-01-03
    397人看过
  • 医疗过失行为的构成要件是如何的?
    医疗过失行为的构成在法理上必须要满足以下4个要件:1、行为人有法定的注意义务医务人员之所以能成为救死扶伤的职业人,就是因为其具备了从事医务工作的必要条件,政府通过法律在允许其执业的同时也赋予其相应的执业义务,以此来保护患者的利益。法律规定医务人员的注意义务既包括了宪法和法律的普遍性规定(它是作为每一个公民都要遵守的规则),也包括医护人员执业与业务方面规章制度所确立的一般性义务,还包括诊疗行为实施过程中的每一项具体义务。一旦医患双方发生了接触,医方行为人就产生了有约束的注意义务,这种义务随着诊疗行为的进行而有着不同的内容。例如在查房问题上,卫生部《医院工作制度》中就具体规定了科主任、主任医师、主治医生和住院医师的具体查房内容。它是医务人员的法定注意义务。2、行为人具有履行注意义务的能力法律只能要求那些有能力履行义务的人履行义务,所以行为人违反的这种注意义务必须是在当事人已经具有了相应履行能力
    2024-01-15
    222人看过
  • 构成遗弃罪的行为要求
    符合下列要求的行为构成遗弃罪:1、对于年老、年幼、生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予以扶养,拒不扶养,情节恶劣;2、遗弃人有赡养被遗弃人的义务,但是却拒绝赡养。法律规定,遗弃罪是指有赡养义务的人拒绝赡养老人、年幼人、生病人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情节恶劣的行为。构成遗弃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构成遗弃罪的四个条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所谓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是指家庭成员中具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1)因年老、伤残、疾病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2)虽有生活来源,但因病、老、伤残,生活不能自理的;(
    2023-07-07
    71人看过
  • 过失犯罪要求行为人有犯意吗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过失犯罪并没有要求犯罪分子有主观上的犯罪故意,是指由于没有预料到行为的危害程度或者过人自信造成危害结果的发生造成的犯罪。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2023-06-12
    66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如何算构成过失杀人罪,过失杀人罪构成的条件是什么?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28
      过失杀人罪构成的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不能成为本罪主体。首先,无论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客观行为,还是社会危害性上看,本罪均不是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其次,对过失致人死亡的结果的预见,要求行为人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辨别能力。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由于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知识水平及对客
    • 构成过失杀人罪的要件是怎样的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6-06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要件为: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人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 杀人是不是属于过失杀人的行为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8-04
      过失杀人算杀人。过失杀人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致他人死亡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过失杀人罪具有哪些构成要件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8-20
      过失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2、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主观为过失。
    • 什么是过失杀死人的行为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2-03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生命权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维持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人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人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