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权不只是保护一张脸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3 15:44:57 216 人看过

是的,肖像权并不只是局限于人的面部。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一十八条【肖像权】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

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

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肖像权消极权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第一千零二十条【肖像权的合理使用】合理实施下列行为的,可以不经肖像权人同意:

(一)为个人学习、艺术欣赏、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在必要范围内使用肖像权人已经公开的肖像;

(二)为实施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三)为依法履行职责,国家机关在必要范围内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四)为展示特定公共环境,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五)为维护公共利益或者肖像权人合法权益,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的其他行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28日 10:1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肖像权相关文章
  • 肖像权只是面部吗
    一、肖像权只是面部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八条规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可知,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肖像权并不只是局限于人的面部,只要能被识别的外部形象都属于肖像权的保护范围。二、肖像权的具体内容1、肖像的制作权。该权包括权利人是否制作的决定权,以及以何种形式制作的选择权。2、肖像的使用权。该权是指公民在法定范围内对自己肖像使用的权利,包括自己使用的权利和允许他人使用的权利,允许他人部分或全部使用的权利,允许他人有偿或无偿使用的权利,以及允许他人在何时、何地、何种场合使用的权利。3、维护肖像的完整权。肖像权人有权维护肖像的完整性,有禁止他人沾污、涂抹、修改、损毁自
    2023-05-06
    370人看过
  • AI换脸是否侵权他人肖像权?
    用AI换脸技术伪造他人的脸进行恶搞的,一般会构成侵权,即有可能侵犯他人的肖像权。根据《民法典》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除了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无论是否以盈利为目的,未经他人同意制作并发布换脸视频将违法。AI换脸技术通过提取脸图,运用算法将训练好的A的脸部模型把B的脸换下来,制作成图片或视频,这涉及到肖像权的制作权能,自然构成《民法典》规定的侵犯肖像权的行为要件。需要注意的是,肖像权虽然具有财产权性质,但更多体现的仍是精神性人格利益,因此,侵害肖像权并不以加害人主观上具有营利目的为前提。律师补充:被侵权人如果已经发现网上有人利用AI换脸技术制作发布侵权视频
    2023-05-07
    237人看过
  • 没照到脸算肖像权么
    一、没照到脸算肖像权么肖像权不仅仅包括脸部特征,也同时包括了具有明显辨识度的身体其他部位,如果照片内没有脸部,但身体的其他部位有明显的特征,通过局部特征也能马上辨认出来的,也算侵犯个人的肖像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八条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二、下列行为属于侵犯肖像权1、在没有阻却违法事由情况下,未经肖像权人的同意使用其肖像的行为。2、擅自制作他人肖像。未经本人同意,擅自创制、占有他人肖像(照片)的行为。对于外在表现,只有本人有权决定是否再现自己的形象。至于制作(拍摄)的肖像作品,是为了公开发表,还是以私藏为目的,并不影响侵害肖像权行为的构成。就是说:虽不加公开的使用,也同样地构成侵权,如照相馆私自加印顾客照片保存等。3、恶意侮辱、污损他人肖像。
    2023-05-06
    373人看过
  • 侧脸属于肖像权侵权条件
    一、侧脸属于肖像权侵权条件我国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见,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通常应具备两个要件:一是未经本人同意;二是以营利为目的。常见的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主要是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业广告、商品装潢、书刊封面及印刷挂历等。对于侵犯肖像权行为,受害人可自力制止,例如请求交出所拍胶卷,除去公开陈列肖像等,也可以依法请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或赔偿损失等。赔偿损失请求权,不以财产损害为要件。肖像不一定是指脸部,若能通过该照片辨识出是谁哪怕是背影,也算肖像,侧脸亦是。二、网络肖像权侵权如何投诉网络肖像权侵权投诉维权的流程如下所示:(一)先与网络平台进行协商,要求对方停止侵权以及赔偿损失,以协商这个方法解决纠纷是比较便捷的,对于双方当事人而言也是比较省时间的;(二)当协商不成的话,被侵权人还可以通过诉讼捍卫自身
    2023-05-06
    275人看过
  • 先弄清楚肖像权再来保护肖像权
    肖像是采用摄影术或者造型艺术手段反映自然人包括五官在内的形象的作品。作为人格权的肖像权,是自然人对于自身肖像的制作权和标表使用权。作为肖像权人,其对自己的肖像享有专有权,其可以对自己的肖像权利进行自由处分,同时得有权禁止他人未经其同意而擅用其专有的肖像。具体而言,肖像权保护应指肖像拥有权保护、制作权保护和使用权保护。肖像拥有权保护,是指公民有权拥有自己的肖像,未经该公民许可,他人不得拥有其肖像。肖像制作权保护,是指公民现有制作自己肖像的决定权和实施权。肖像使用权保护,则指公民有权决定是否使用、如何使用自身肖像权的权利,非经本人授权,他人不得使用其肖像。与此同时,独立的个人出于各种各样的需要结成社会,身为社会人的公民在享有社会共同体最大化的权利保护的同时,必然要对自身权利作出一些必要的让渡。作为人格权的肖像权保护亦是如此。即肖像权保护存在一些限制。通常,我们认为,侵害肖像权的免责事由有如下七
    2023-06-08
    383人看过
  • 肖像权有没有保护期限,如何维护肖像权
    一、肖像权有没有保护期限肖像权的保护没有期限,即便是遗像,也有观点认为应受法律保护,理由是:我国习俗有其特点,死者与其家属的利害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可分的,故未经死者家属同意而利用死者遗像做广告或作其他侮辱性使用的,家属自然会起来抗争,但对遗像肖像权保护期限为中国年,尚有待研究。一般签一年到三年比较合适,也有是五年的,到时有需要可再续签合同。二、如何维护肖像权在我国公民维护肖像权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能够赔偿损失。《民法典》规定,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1.停止侵害;2.排除妨碍;3.消除危险;4.返还财产;5.恢复原状;6.赔偿损失;7.赔礼道歉;8.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三、肖像权的特点是什么肖像权的特点是肖像权的权利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只有自然人才拥有肖像及其肖像权利。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由于不存在客观
    2023-06-29
    367人看过
  • 肖像权保护期限
    一、肖像权保护期限肖像权的保护没有期限,即便是遗像,也有观点认为应受法律保护,理由是:我国习俗有其特点,死者与其家属的利害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可分的,故未经死者家属同意而利用死者遗像做广告或作其他侮辱性使用的,家属自然会起来抗争,但对遗像肖像权保护期限为中国年,尚有待研究。二、肖像权的特点1、肖像是艺术地再现自然人的外貌形象。通常,我们判断人物的外部形象表现是否构成肖像,应结合其表现的形式和表现的部位来看待。首先,必须人物形象必须具有肖像特征。一是其表现形式即通过摄影反映出特定公民的图像;二是肖像还必须反映出特定公民的姿态、容貌、表情等主要特征;三是肖像必须真实可辩、熟知的人一看就知道是谁的肖像。其次,必须是特定的公民肖像的事实。公民肖像在图片中,应占整个图像中被凸显的主体地位,被作为特定对象来表现,而不是作为陪衬体;同时目的也不是通过肖像使用(手段),来达到目的。2、肖像具有物的属性。
    2023-04-30
    297人看过
  • 脸挡住了还能被投诉肖像权吗
    一、脸挡住了还能被投诉肖像权吗关键要看从图片中能否辨识出是某个特定的人的肖像,如果辨识不出,那么就难以认定为侵犯肖像权。肖像权中的肖像在于“像”,认为仅仅是指面容、五官的形象、“面子”。这是不准确的。肖像之像,不能仅仅指的是“五官”、“面子”,而是指的自然人外貌形象在物质载体上的再现,当然主要是指人的面部形象,但是,不能仅仅理解为“面子”或者“五官”。当一个照相所承载的形象足以认定为何人形象所再现的时候,就应当认定这个肖像就是该人的肖像。当然如果不能判断是谁的肖像,当然不能认定侵害了谁的肖像。二、肖像权侵权认定我国《民法典》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见,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通常应具备两个要件:一是未经本人同意;二是以营利为目的。常见的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主要是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业广告、商品装潢、书刊封面及印
    2023-05-06
    72人看过
  • 脸部打马赛克是否违反肖像权?
    侵犯肖像权首先是为了盈利,其次是未经同意,如果同意,就没有侵权的说法。如果为了盈利而使用头像,应该是侵犯肖像权,可以要求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如果你的头像不是为了盈利而使用的,但未经你同意,也应该是对你人格权的侵犯,你也有权要求对方停止使用。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偷拍算不算侵犯他人肖像权偷拍是否侵犯他人肖像权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单纯的偷拍,不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不侵犯他人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偷拍只有同时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说侵犯了个人肖像权。如未经本人同意、将照片用于其他目的并获利。简单来说,肖像权人不仅可以自由处分自己的肖像权,还有权禁止他人未经其同意使用自己的专有肖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人格权
    2023-07-04
    70人看过
  •  张三肖像权被侵犯
    将张三的照片放置在李四名字旁边侵犯了李四的人格尊严权,法律规定了人格权,其中包括肖像权。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以侵害肖像权的方式损害他人的权益,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将张三的照片放置在李四名字旁边,这种行为侵犯了李四的人格尊严权。法律规定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未经同意使用肖像权的风险未经同意使用肖像权可能会构成侵权行为,涉及到个人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等法
    2023-10-28
    490人看过
  • 肖像权保护的法律规定,肖像权有哪些权利
    一、肖像权保护的法律规定肖像权保护的法律规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八条规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条规定,合理实施下列行为的,可以不经肖像权人同意:(一)为个人学习、艺术欣赏、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在必要范围内使用肖像权人已经公开的肖像;(二)为实施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三
    2023-02-26
    378人看过
  • 公民权利名誉权肖像权受保护吗
    是受保护的,民享有自己名誉不受侵害的权利,享有保护自己的良好名誉不降低,反对他人对自己进行侮辱谩骂、诽谤诬告以及新闻报道失实的权利。名誉权和肖像权最大的区别就是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不一样的,名誉权是相关的,名誉受损,姓名权是侵犯他人的姓名,肖像权是使用他人的肖像。一、侵犯名誉权是怎么举证的在案件的诉讼中,如果仍按“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去要求主张事实的人承担举证责任,他们客观上难以或根本无法提供证据。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在中国民事实体法中已有明确规定。但举证责任倒置并不是意味着事实主张者丝毫不承担举证责任,而要求原告必须举出作为一个诉讼能够成立的必要证据,否则被告的举证证明就失去了合理的前提。这方面的证据主要包括:原告权利受损的事实及受损程度的证据;原告权利受损原因方面的证据;有关致害源的证据等。在司法实践中,如果被告证明自己无过错或损害系由原告或第三人故意所为导致的情况下,举证责任则重又转换到原
    2023-03-26
    437人看过
  • 集体肖像权如何保护
    一、集体肖像权如何保护集体肖像是单个人的肖像集合体,具有独立性和同一性的双重特征。在法律上,各权利人就集体肖像中的个人肖像享有独立的肖像权,而在物理上,集体肖像又具有不可分割性,权利人在使用集体肖像中的个人肖像时不可避免地会使用到他人的肖像。这里就涉及到集体肖像中个人肖像权合理使用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法律保护的问题。(一)集体肖像成员以外的第三人使用集体肖像时当第三人使用集体肖像时,单个的肖像权人无权主张肖像权,但是如果第三人在使用集体肖像的时候,以某种行为突出了其中某个人的个人肖像比如对该个人肖像予以特写,或在以文字提示,或语言提示,则可以认定第三人此时具有侵犯该个人肖像权的故意。(二)集体肖像中的成员使用集体肖像时一般集体肖像的成员应有权使用集体肖像。二、什么是肖像权肖像权是公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他人利用自己肖像的权利。法律规定,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使用公民的肖像。人像、纪实摄影作品如果是没有
    2023-05-06
    108人看过
  • 肖像权的意义和保护
    未经肖像权人同意,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擅自为别人画像。未经本人同意而创作或占有别人肖像(照片)的行为。恶意侮辱,诽谤别人肖像的。也就是说,不法分子恶意侮辱,诽谤,玷污,损害肖像或者破坏肖像的完整性。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肖像权,而且侵犯了名誉权。肖像权是公民同意或者不同意别人使用自己肖像的权利。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未经公民同意,不得使用公民肖像。街拍他人是不是侵犯肖像权在街拍产生的肖像作品中,其实是存在三种权利。一是拍摄人的著作权,二是路人的肖像权,三是肖像作品所有人的所有权。从题目来看,肖像作品的所有权归属于个人摄影师。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这种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展览、发表、复制、销售。“未经本人同意””获奖或投稿”使用,“获利”,侵犯肖像权是没有疑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一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
    2023-07-02
    245人看过
换一批
#人格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肖像权
    词条

    肖像权是公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他人利用自己肖像的权利。法律规定,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使用公民的肖像。人像、纪实摄影作品如果是没有征得肖像权人同意而拍摄的,原则上不能发表、展览,即使是单纯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展览。... 更多>

    #肖像权
    相关咨询
    • 只看到一半脸,算是侵犯肖像权吗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08
      肖像以人的面部特征为主要内容,且须具有“可辨识性”,即经由一定方式呈现出的个人容貌须能被辨识为某个人的肖像。因此若是能够看到的半张脸达到了这一标准,则属于侵害了肖像权。侵害肖像权的行为主要包含以下三类: (1)擅自制作他人肖像。 (2)擅自将他人肖像公开、传播。 (3)“以营利为目的”擅自使用他人肖像推销商品、服务。如能进一步提出更加详细的信息,则可提供更为准确的法律意见。
    • 民法典上实拍人脸肖像算侵犯肖像权吗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5-20
      算侵犯肖像权。法律规定的肖像权,是基于公民的肖像而产生的。肖像是以某个人为主体的画像或照片等。通过绘画、摄影、雕刻、录像、电影等艺术手段,在物质载体上再现某一个自然人的相貌特征,就形成了肖像。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没露脸的照片有肖像权吗
      西藏在线咨询 2021-12-19
      没露脸的照片有肖像权。肖像权是公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他人使用自己肖像的权利。法律规定,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肖像权作为一种人格权,包括公民有权拥有自己的肖像,拥有对肖像的制作专有权和使用专有权,公民有权禁止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权或对肖像权进行损害、玷污。
    • 如何保护肖像权侵犯肖像权的法律是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3-11-24
      不以盈利为目的也可能侵犯肖像权,但是若是属于法律规定的合理使用的情形的不算侵犯肖像权。法律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 撞脸怎么赔偿呢?怎么保护自己的肖像权呢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14
      侵犯肖像权的损失一般为精神赔偿。根据最高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