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秘书长崔*馨表示,对受助人来说,最紧急的是资金,其次是情感上的帮助。春-苗基金会除了做好资金上的支持外,更侧重从受助人的角度出发,在救助过程中,给予他们情感上的陪护,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完善社会关系,以及更好的融入社会等等。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会与受助对象深度接触,面对面的沟通,真正了解受助者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救助。
在从事公益救助过程中,春-苗基金会最大的创新之处是整合各方资源优势,为受助人提供最贴近需求的服务,为公益项目的创新探索经验。
首先,在救助资金申请方面,春-苗基金会整合了同行业的各大救助资金资源,受助家庭不仅可以在春-苗申请救助金,还可以根据患病种类的不同,横跨不同的公益组织,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在春-苗基金会编制的《中国儿童重大疾病救助资源信息手册》中,详细的列出了各大救助基金会的联系方式和救助对象分类,这些信息可以指导患病家庭申请资金。
其次,在后续服务方面,春-苗更是走在了各大公益组织的前面。“我们最主要的能力是服务,而服务中避免不了整合更多的资源。”崔*馨说,在救助过程中,春-苗自己首先要有这个能力,当自己没有这个能力的时候,就需要求助外援,比如心理专家、医疗专家等。这种资源整合的能力就是一种创新,它让受益人在各个方面得到专业帮助。
在常人看来,救助就是给钱,但春-苗的创新之处是采取“专职社工+志愿者+实习生”共同服务的模式,为受助家庭提供生活帮助、情感陪护和医疗指导。比如,有很多家庭文化素养不高,跟医生之间的沟通可能会产生偏差,而社工作为受助家庭和医生之间的桥梁,会把专业的医疗术语翻译给受助家庭。由于病人众多,医生给每个家庭讲解病情的时间可能只有5分钟,但是社工可以用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的时间向受助家庭说明病情的情况。
此外,崔*馨认为,儿童身体康复后,信心的重建也很重要。她指出,未来要考虑的是,孩子通过医疗救助身体康复了,能不能安全的返校、能不能得到适合的教育等。
本文地址:
-
建立大病儿童救助长效机制
157人看过
-
儿童大病救助拟放宽到18周岁
390人看过
-
民政部拟建儿童大病救助机制
110人看过
-
佛山慈善会儿童大病医疗救助申请流程
400人看过
-
重庆:儿童大病保险最高可获90%的补偿救助
436人看过
-
爱心救助脑瘫儿童
423人看过
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被保险人或投保人指定的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均可作为受益人。 受益人一般在人寿保险合同的死亡保险中出现,投保人投保死亡保险的目的在于万一被保险人遭遇事故死亡后使被保险人家属免遭经济上的困迫,所以在死亡保... 更多>
-
哪儿能报大病救助?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01新农合报销后还可以申请大病救助,去民政部门申请。大病救助报销需要的手续,主要是以本地区社保中心为主,因为不同的地区当地的医保政策也各不相同,所以按照本地区医保中心政策为主。《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八条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
儿童医院有农村合作医疗怎么申请大病救助?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0根据你描述的情况,疑似重大疾病患者(或直系亲属及其监护人)须持社保卡(如持合作医疗证,还应带身份证或户口簿)到县新农合重大疾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确诊后可入院治疗。如果县内没有重大疾病定点救治医疗机构,患者可直接在本县(市、区)新农合经办机构指定的县外定点医院就诊。二,对于符合救治条件的重大疾病患者,定点医院将在就诊申请单(或转诊申请单)上签署意见,按照医院规定及时收治入院。三,患者(或直系亲属及其
-
大病救助新农合广东在线咨询 2021-10-26各地合作医疗的规定不同,大致申请大病医疗救助的条件如下 ①农村五保对象; ②城镇没有劳动力,没有经济收入来源,无法决定赡养人的人 ③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④享受民政部门定期定量生活补助的60年代简化退休人员 ⑤享受民政部门定期赔偿补助的重点优惠对象 ⑥总工会认定的有困难的员工 ⑦城乡低收入家庭成员。
-
大病救助金多少钱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08新农合分普通门诊报销、大病住院报销、大病救助报销与慢性病门诊报销四种,你说的应该是大病住院报销与大病救助报销。 大病住院报销比例分定点医疗机构级别,级别越高,报销比例越低。一般分乡级、县级、市、省级及省外四个级别,一般乡级起付线100—200元,报销比例80—90%,县级起付线300—700元,报销比例70—80%,市级起付线500—2000元,报销比例60—70%,省级及省外起付线800—300
-
急型大病救助安徽在线咨询 2023-06-10大病医疗救助范围: (一)农村五保对象; (二)城镇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来源、无法定赡(抚)扶养人的人员(简称城镇“三无人员”); (三)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四)享受民政部门定期定量生活补助的60年代精减退职职工; (五)享受民政部门定期抚恤补助的重点优抚对象; (六)总工会核定的特困职工; (七)城乡低收入家庭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