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欺诈向合同诈骗区别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4 21:00:59 239 人看过

(1)主观目的不同。

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欺诈财物的数额不同。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六十九的规定、合同诈骗案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a、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

b、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的,数额在五万至二十万元以上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04日 09:3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合同诈骗相关文章
  • 民事欺诈还是诈骗罪?怎么区分
    民事欺诈还是诈骗罪怎么区分(1)在主观方面:民事欺诈行为人主观目的是通过瞒、哄、诱导的方法,使受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做出对其不利而对欺诈行为人有利的行为,通过“履行义务”的合法形式,谋取非法利益,其实质是“不法获利”,主观故意是间接的。而诈骗行为则不同,行为人主观上根本没有担负义务的动机,只企图虚构事实迷惑受害人上当受骗,交出财物,非法占有,其主观故意是直接的。(2)在内容方面:刑事诈骗行为人完全是虚构事实、无中生有,根本不具备履行义务的能力和条件。而欺诈行为人则是基于一定事实基础上的夸张、扩大,属部分内容不真实,且有一定承担义务的能力和条件,也就是说其所实施的行为中有合法的民事内容的部分。(3)在后果方面:刑事诈骗行为人为了非法占有,巧取豪夺,不择手段,诈骗的财物数额往往非常巨大,严重扰乱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秩序。二者虽然在客观表现上相似,但在构成要件上仍然存在明显的区别。
    2023-06-12
    499人看过
  •  欺诈与欺诈的区别
    诈骗和售假是两种不同的行为,前者是通过制造虚假事实骗取钱财,后者则是出售伪造商品。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者和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诈骗是指通过使用言语和行为等方法制造虚假事实,以欺骗当事人并骗取钱财;而售假则是指出售伪造的商品。《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诈 骗 和 售 假 行 为 如 何 区 分 ?诈骗和售假行为如何区分?诈骗和售假行为在表面现象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仔细分析,两者还是存在明显的区别。首先,诈骗行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售假行为则是以销售为目的,行为人主观上可能是为了盈利。其次,诈骗行为往往是通过欺骗的方式实
    2023-09-12
    167人看过
  • 民事欺诈转为刑事诈骗
    刑事责任年龄
    只要民事欺诈的情形达到了以下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则可构成诈骗罪: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2、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3、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可构成诈骗罪。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一、诈骗40万一般判多久诈骗40万一般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诈骗40万属于诈骗罪中数额巨大的情形,行为人会被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所谓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
    2023-03-13
    170人看过
  • 欺诈诈骗区别是怎么样的
    欺诈和诈骗的区别:欺诈是民事行为,民事欺诈行为一般来讲是用夸大事实或虚构部分事实的办法,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通过履行约定的民事行为,以达到谋取一定利益的目的。如:以次充好的消费欺诈行为。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一、诈骗罪立案条件是什么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有关规定,以非法
    2023-02-16
    103人看过
  • 区别合同误解和欺诈
    1、在重大误解的情况下,误解是由于当事人自己的过失造成的,并非因为欺诈的结果;在欺诈的情况下,受欺诈是对方的欺诈行为造成的。2、在重大误解的情况下,误解一方通常受到了较大的损失;在欺诈的情况下,不管欺诈是否给受欺诈方造成较大损失,受欺诈一方都有权请求宣告合同无效。合同重大误解的情形在合同中的重大误解的情形一般有:(一)对合同性质的误解。如把借贷误解为赠与,把出卖误解为出租。(二)对合同对方当事人的误解。例如,加工承揽合同、技术合同、演出合同等要求有特定履约能力的合同,如果对当事人的身份、技能等存在误解,往往会带来较大损失,可构成重大误解。(三)对标的物的性质、品种、质量的误解。例如,把文物复制品误认为是真品,把劣品误认为是优等品,这些将可能导致当事人合同目的的落空,给当事人带来较大损失,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四)对标的物的规格、价格、数量、包装、履行方式、履行地点、履行期限等内容的误解,会
    2023-07-04
    316人看过
  • 区分合同诈骗罪和民事欺诈行为的标准是什么?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诈骗罪的区别:1、主观目的不同。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主观上以签订合同的名义,达到非法占有对方财产的目的;虽然民事欺诈行为人也有欺诈,但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2、客观方面不同。虽然民事欺诈客观上表现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但其欺诈仍在一定程度上,仍应由民事法律和政策进行调整;合同欺诈罪中的虚构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应当由刑法进行调整。民事欺诈有民事内容,合同欺诈罪的行为人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和实际行为;3、履行合同的实际行为不同。在合同欺诈中,行为人根本没有履行诚意,客观上不做任何积极努力履行合同,或者履行一小部分,骗取大部分财产;在民事欺诈中,行为人有履行合同的诚意。虽然他可能不能完全履行合同,但他可以做出各种努力;4、获得财产的处理方式不同。在合同欺诈中,行为人在获得对方财产后,或携款潜逃,或浪费,根本不想履行合同或归还对方财产;在民事欺诈中,行为人在获得财产后,主要用于购买生
    2023-07-06
    456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行为在客观方面的区别
    (一)行为人实际履行合同能力的有无众所周知,签订合同,合同的当事人应当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履行合同的能力,是指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的资金、货源等履行合同的条件,这是履行合同的物质基础,也是判断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的重要依据。合同诈骗,行为人签订合同,往往没有履约能力,但为了骗取财物,任意夸大履约能力,所依据的是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欺诈手段。而合同纠纷中,签订合同则有一定的事实根据(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只是后来因为工作失误等某些特殊原因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造成合同没有履行或没有完全履行,因而引起了经济纠纷。在司法实践中,下列三种情况应视为行为人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1、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已具备履行合同所需的资金、物资或技术力量。2、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虽不具备履约能力,但在合同履行期限内能够合法筹集到履行合同所需要的资金和物品。3、行为人不能按合同约定实际履行义务时,自己和他人能提供担保,担保包
    2023-06-14
    310人看过
  • 诈骗罪优于民事欺诈吗
    刑事责任年龄
    诈骗罪不优于民事欺诈,民事欺诈中的情况,受欺诈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而对于诈骗罪,则行为人需要根据其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以及涉及的金额确定其刑期。一、合同欺诈的构成条件合同欺诈构成要件为: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欺诈人实施了欺诈行为;被欺诈人因欺诈而陷入错误;被欺诈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因欺诈订立的合同,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撤销或者变更。合同欺诈的行为表现为合同当事人一方为了获取非法利益,故意捏造虚假情况,或歪曲、掩盖真实情况,使相对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因此作出不合真意的意思表示,订立、履行合同的行为。司法解释为“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合同欺诈行为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行为人的行为表面上是合法的,行为人通过订立、成立、履行合同行为使自己的行为合法化;另一方面行为人的行为本质是非法的,行为人的行为破坏了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使相对人作出错误的
    2023-03-14
    175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和民事欺诈有哪些差异性
    合同诈骗罪和民事欺诈的差异有:1、主观目的不同,民事欺诈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2、欺诈的内容与手段不同,民事欺诈有民事内容的存在,合同诈骗罪根本不准备履行合同;等等。一、合同没有履行完能构成诈骗罪吗?合同诈骗罪和民事欺诈行为区别,首先在于主观方面的不同,合同诈骗是以签订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为目的;民事欺诈主观上虽有欺诈,但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是以谋利为目的。其次,二者行为的性质不同,合同诈骗罪没有履行合同义务的诚意,而意图使对方单方履行主要合同义务,利用合同非法将对方财物占为已有;民事欺诈是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虽然客观上也采取欺骗的手段,但是在履行主要合同前提下的欺骗。最后,欺诈的程度不同,民事欺诈往往有一定的限度。其中,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是根本区别。《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023-03-06
    295人看过
  • 保险欺诈与保险诈骗的区别
    1、行为目的不尽相同,保险诈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保险欺诈则无此要求。2、行为主体不同。保险欺诈的行为主体是一切与保险活动有关的人员和单位;而保险诈骗的主体仅限于保险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及与保险理赔有关的保险事故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等。3、行为方式不同。保险欺诈的载体是如何的保险诈骗罪量刑标准是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规定执行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涉嫌下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2、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刑法第198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
    2023-08-17
    144人看过
  • 欺诈与诈骗罪的区别在于何处?
    民事欺诈与诈骗罪的区别:1、民事欺诈当事人采取欺骗手段,诱使对方陷入误解,与对方交易,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没有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目的;诈骗罪的目的是让对方陷入错误认识,处分财产,从而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目的;2、民事欺诈行为人签订合同后,总是以积极的态度创造条件履行合同;欺诈行为人根本没有履行诚意或能力;3、为了减轻责任,民事欺诈行为人可能会进行一定程度的辩护,但不会逃避责任;欺诈行为人应当逃避责任,最终给对方造成损失。关于民事欺诈与诈骗罪的法律条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
    2023-07-07
    231人看过
  • 合同欺诈应具备什么条件?与合同诈骗有什么区别
    一、合同欺诈应具备的条件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构成合同欺诈要满足下列条件:1、行为人在主观上有欺诈的故意,并以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为目的。合同欺诈的主观故意同时包含了两层意思,即故意地为不真实之表示行为和故意地使相对人因此而陷入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合同欺诈的成立,两层意思缺一不可。实践中,行为人已有以不真实情况而为表示的行为,且已引起对方当事人陷入错误而为意思表示,但行为人却并不知道自己的表示行为是不真实的;或者行为人虽然明知自己所表示之事项为不真实或夸大,但仅为引起对方的兴趣和注意,而并无使其陷入错误而为意思的目的,均不属于欺诈。2、在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行为人具有告之对方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的客观表现。行为人既可表现为作为的方式,也可表现为本应作为而不作为的方式。3、相对人因受欺诈而陷入错误。对合同内容及其它重要情况产生认识缺陷。而这种错误认识是因行为人的欺诈行为
    2023-05-03
    430人看过
  • 合同诈骗和商业欺诈
    民事欺诈与合同诈骗的区别有:主观目的不同。欺诈的具体表现不同。履行合同的实际行为不同、对所获财物的处理方式不同。受侵犯权利的属性不同,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合同诈骗罪承担刑事责任,而民事欺诈承担民事责任。合同欺诈与民事欺诈都是采用的歪曲事实、隐瞒事实真相以及捏造事实的诈骗方法,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对方的财产遭受损失。一、诈骗行为和诈骗罪的区别一是民事欺诈行为的当事人采取欺骗方法,旨在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交易从而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而诈骗罪实施欺骗的目的是让对方陷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从而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二是民事欺诈行为人在签订合同之后,总会以积极的态度创造条件履行合同;诈骗行为人根本无履行诚意或履行能力,即使有一点履行合同的行为,也是象征性的虚晃一枪。三是民事欺诈行为人为了减轻责任可能进行一定程度的辩解,但不会逃避承担责任;而诈骗行为人则是要使自
    2023-03-04
    177人看过
  • 怎样认定是不是民事欺诈与合同诈骗罪
    民事欺诈与合同诈骗罪的认定:民事欺诈行为是指在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过程中,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做出错误的表示的行为。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一、合同诈骗需不需要到合同所在地报案合同诈骗需要到合同所在地报案。合同诈骗是公诉案件,公诉案件应当先到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如果确实构成犯罪,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报检察院审查起诉,由法院判决。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可以公诉转自诉,受害人直接到法院起诉。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或者是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行为。二、用假
    2023-04-12
    408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违约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合同诈骗也属于诈骗罪的一种,我国法律规定了定罪数额,只有数额达到较大(3000元以上)才成立诈骗罪,法院才会定罪处罚,诈骗数额有三个标准,数额较大,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指个人诈... 更多>

    #合同诈骗
    相关咨询
    • 什么是合同诈骗罪,同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别,合同诈骗与诈骗罪的区别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07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同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别: (1)主观目的不同。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 欺诈与民事欺诈有哪些区别
      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23
      本罪也往往同民事欺诈行为交织在一起,但是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主观目的不同。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欺诈的内容与手段不同。民事欺诈有民事内容的存在,即欺诈方通过商品交换,完成
    • 2022年合同诈骗和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别是怎样的
      北京在线咨询 2022-12-08
      (1)主观目的不同。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欺诈的内容与手段不同。民事欺诈有民事内容的存在,即欺诈方通过商品交换,完成工作或提供劳务等经济劳动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根本不准备履行
    • 什么是,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如何区分?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26
      一、什么是合同诈骗罪我国刑法第224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侵害的客体既包括国家的合同管理制度,还包括合同对方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行为上主要表现为刑法所列举的五种情形: 1、虚构单位名义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即虚假主体;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即虚假担保;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
    • 刑法上诈骗罪与民事上欺诈行为的区别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3-06
      刑法上诈骗罪与民事上欺诈行为的区别是: 1、民事欺诈是指在民事活动中,故意以不真实的情况为真实的意思表示,使对方陷入错误的认识,而作出一定民事行为的意思表示,从而达到发生、变更或消灭一定民事法律关系的不法行为,但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2、而诈骗犯罪行为不产生民事法律关系。 3、行为人是否有实际履行能力是二者在客观方面的区别。如将取得的财物主要用于约定义务的履行,即使客观上未能完全履行的,一般也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