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审查的集体合同包括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
(2)审查集体合同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集体协商双方代表的资格,即:用人单位是否是具有用人自主权的企业法人;职工代表是否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双方代表人数是否对等。
②签订集体合同遵循的原则和程序,即:是否遵循了合法,平等,协商一致,双方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是否履行了集体协商,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双方首席代表签字等程序。
③集体合同中各项劳动标准是否合法。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是否符合国家和北京市宏观调控政策。
参阅文件:
《关于审查集体合同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劳关发[1996]105号,1996年4月26日)
《关于审核集体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京劳关函[1997]60号,1997年9月16日)。
一、集体劳动合同的规定有哪些
集体劳动合同又称为团体契约、集体协议等,它是经全体职工或者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后,由工会或者职工委托的代表与用人单位为规范劳动关系订立的,以全体劳动者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为主要内容的协议。
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对当地本行业、本区域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
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二、多少天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生效
集体劳动合同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后,劳动行政部门收到集体合同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一条【集体合同的订立和内容】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
第五十四条【集体合同的报送和生效】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对当地本行业、本区域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
-
施工合同的变更内容与范围
64人看过
-
集体土地包括的范围有哪些内容
275人看过
-
企业合同审查与管理流程的具体内容规定?
494人看过
-
集体劳动合同须经审查集体劳动合同审查
329人看过
-
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法。,审查合同内容是否合法。
103人看过
-
合同法规定的内容范围
473人看过
集体合同是指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企业代表,在平等协商一致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以上参会人需要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进行讨论,听取意见,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依法签订... 更多>
-
怎样审查合同的主体,如何审查合同的内容河南在线咨询 2022-05-10审查合同的主体时,应审查签订合同的当事人是否是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法人或其他组织、自然人;审查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资格证明;代订合同的,要审查是否具备委托人的授权委托证明,并审查是否在授权范围、授权期限内签订合同;有担保人的,审查担保人是否具备相应的担保能力和担保资格。审查合同的内容时,应当重点审查合同内容是否有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形,如是否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是否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
-
集体合同应当对哪些内容进行审查安徽在线咨询 2023-02-17集体合同需要审查的内容有: 根据《集体合同规定》第44条的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对报送的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下列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 (一)集体协商双方的主体资格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 (二)集体协商程序是否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 (三)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内容是否与国家规定相抵触。
-
合同转让范围及具体内容贵州在线咨询 2024-12-311、关于合同权利转让对债务人的效力问题,我国民法典采取了让与通知原则。如果债权人已将合同权利转让给第三人,但债权人未通知债务人,那么债务人仍可以向债权人履行合同义务,并且可以以此作为不向受让人履行合同义务的抗辩。相反,一旦债务人收到转让通知后,即使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义务,也不构成不向受让人履行合同义务的抗辩,债务人仍应向受让人履行义务。债权转让一旦通知债务人,债权即移转于受让人,即其成立、履行及法
-
-
无效合同的审查范围是怎样的天津在线咨询 2022-04-29对于合同无效的审查,根据法律规定,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注意: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一般属于可变更或撤销的合同,只有在损害了国家利益时,才属于无效合同。 2、恶意串通,并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3、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5、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