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因无暇或不愿去医院而使得健康问题频频遭遇红灯:正值青壮年不料积劳成疾患了过劳死;一次原本应该认真对待的体检自以为无碍便草草应付或回避体检,结果后悔不迭;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身体信号因为久拖不治最后酿成了大患等等,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并不鲜见。专家指出,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回避进医院,但这不等于他们身体就没有疾病。别看一些小疾小患在当时不会掀起大风大浪,可在连续疲劳或有其他诱因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诱发大的疾病。
驼鸟战术埋下隐患
记者见到何女士是在一家医院的消化科病房,她高挑的身材,体重却只有49.5公斤,清秀的五官加上得体的穿着使她看上去不像一位病人。不看病历,更不会相信她已是一位晚期癌症患者,而且还是一位医务工作者——一所地级市医院手术室护士。她被确诊患了直肠癌,进一步的检查发现已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说这些的时候,她的语气很平静,一副看开了的漠然。在深感惋惜的同时记者亦道出了心中的不解:没有痔疮、长期便秘,近半年来总是大便带血,身体消瘦,这些都是可疑的信号,是普通老百姓都会引起警惕的问题,而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有在医院工作的便利条件,为什么没能做到及时发现、主动治疗呢?面对这样的询问,何女士显得有些无奈和后悔,她说,其实早在半年前就感觉到排便系统不对劲,每每看到便后带血也在直肠癌方面怀疑过,但那时症状还不是太明显,考虑到工作忙,而且上有年迈需要赡养的老人,下有马上就要参加高考的孩子,一旦检查结果真的是癌症,整个家不就完了吗?人到中年,需要顾虑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了!思前想后,她选择了回避检查。就这样,思虑太多和可能不会得癌症的侥幸心理,使何女士错过了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的最佳时机。
采访中,记者发现持有类似何女士心理的患者不止一位,是什么心理让他们选择了回避检查呢?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尹文刚博士对此分析说,回避去医院检查的人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动机:有些人对自己的身体高度自信,认定自己身体夯棒,不要说死神光顾,就是小疾小患也不会找上门来;有些人怀疑当前的医疗技术;有人不相信西医,有人不相信中医;有些人则患有一些较为隐私的疾病,对自己的病有一种羞耻感,羞于向医生诉说,他们选择了隐瞒不说或一拖再拖,心理学上称之为驼鸟战术——明明有病,却像驼鸟一样把头埋到沙子里,权当做不知道,等到拖成了大病,却已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不能不让人深感惋惜,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不可取。
别对自己的身体盲目自信
近年来,许多中年人甚至年轻人的健康频频遭遇红灯:过劳死、中年猝死、癌症、慢性病等越来越多,一个似乎很健康的人,突然检查出来癌症晚期;或者晚上你还和一位朋友一起神聊,第二天却得知他突发心脏病,走了让人惋惜痛心的同时,也很疑惑:为什么疾病如此轻易地就能夺走一个个看似年轻和健硕的生命?我们对自己的身体究竟认识多少?
不久前,一位重庆青年不到两天时间里,累计工作超过35个小时,在宿舍死亡,被鉴定为过劳死。
2005年年底,江苏教师李华突然晕倒在办公室,经过多方抢救无效最后死亡,医生认定为劳累过度猝死。
今年温州市殡仪馆统计的死亡病因显示,仅3月份就有3位年龄在30岁到40岁之间的人因劳累猝死。
据调查显示,过劳死现象近年来呈年轻化快速增长的趋势,无论男性还是女性,30岁到45岁青壮年男女人群的死亡率均有较大幅度上升。更有大学教师英年早逝的例子不时提醒着我们:往往还在我们高枕无忧,自认为很健康的时候,癌症、慢性病甚至死神就找上门来。
中国健康教育促进委员会副会长、保健专家杨秉贤介绍,其实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过劳死仅仅是一种通俗的说法,过劳死不是累死,其实质还是病死,劳累只是疾病的促发因素,真正的元凶还是疾病。别看一些人很少踏进医院,可不等于他们身体就没病。只是当疾病还是隐性疾病或小毛病时,他们没有发现,或是不予理睬,甚至讳疾忌医。别看这些小毛病平时不会掀起大风大浪,可在连续疲劳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诱发大的疾病,甚至可以覆舟。但这样的危险信号并不被一些人尤其是中年人所重视,他们对自己的身体高度自信,认为自己身体很好,只是血压有点高、血脂有点稠、有点脂肪肝等等,于是既不监测血压,也不去接受治疗,拼命工作或大量饮酒,最终因严重的脑出血而死亡;还有血脂血黏高或有隐性冠心病的人,由于过度劳累,最终导致心肌梗塞而突然死亡。更有一些人对单位提供的健康体检也不屑一顾,认为年纪轻轻身体夯棒,不用多此一举。
人对自己身体高度自信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尹文刚研究员分析说,人的自信往往是这样产生的,即根据已有的一些经验或例子。对自己的身体高度自信,可能是基于我曾喝一斤酒没事等错误经验,缺乏相应的科学知识,对细节方面不够关注,只是身体整体感觉尚好,过度自信,不加防备。如果留意一些过劳死或猝死的患者,会发现他们往往是不看病或较少看病,自认为外观上的体格魁伟就是身体健康。专家建议,其实人在其他方面可以自信,但在身体方面不妨缺少点自信,及时做做健康体检,学会没病找病,防患于未然。
回避检查于事无补
回避检查是不是一种心理疾病?我们究竟应该以何种态度来对待疾病,对待自己的身体呢?尹文刚研究员解释说,理论上说,回避检查不能算是一种心理疾病,应该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一般情况下人都有回避负面信息的本能。但是对待自己有可能患病的身体,无论是运用驼鸟战术还是对自己的身体超级自信的人,回避检查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除非你已经极度厌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积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正视疾病,科学对待。
尹文刚同时提醒大家,不同性格、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对待疾病的态度上会有差异。一些人因惧怕而回避检查时,作为家人和亲属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去劝导他,比如对那些确知身体出现了问题却又回避检查的人,往往是有他担心的东西,因为怕失去某种东西而不敢去正视它。要了解清楚他到底担心什么,然后进行点拨,孰轻孰重,让患者自己权衡出来。作为患者或一个准患者,回避检查有时是怀着一种侥幸心理:我不会、不可能,伴随着种种猜测,其实内心反而容易夸大对某种疾病的臆想,产生心理上的泛化,从而夸大某种疾病。这种泛化心理会带来消极的情绪,使身体也处于消解的状态,如果没有知识和理性做支撑的话,这种消耗的状态会使身体陷入更为糟糕的境地。人们如何看待疾病,如何适应一个负面信息,其实也体现了一个社会的知识普及和文明水平,对患者来讲,医学知识的普及会帮助他们对疾病作出科学的选择。尹文刚研究员如是说。
-
误诊延误治疗构成医疗过失
456人看过
-
如何判定医院延误治疗
134人看过
-
延误治疗是否算作医疗过错?
113人看过
-
延误治疗是否构成医疗疏忽?
249人看过
-
医疗事故误诊误治
264人看过
-
医院延误治疗如何举报投诉
339人看过
延误治疗是指在疾病或伤害发生后,没有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治疗,导致病情或伤害的加重或恶化。 在医学上,延误治疗可能会增加治疗难度和风险,甚至危及生命。 在遇到疾病或伤害时,应该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以确保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更多>
-
医疗费延误治疗怎么算河北在线咨询 2023-11-051、由于医疗服务合同的继续履行必然导致医疗费用的不断产生,该费用应当由患者自行承担。但如果医疗机构在此期间存在诊疗行为不当,造成患者病情加重,那么该医疗费如何负担呢? 2、在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中,医疗损害后果的发生往往与患者自身病情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只要诊疗行为存在过错,所有损害后果都由医疗机构承担,是不合理的。应该考虑医疗机构过错程度和诊疗行为在损害结果发生中的原因力大小确定各项赔偿比例。 3、
-
延误治疗医疗费怎么算湖南在线咨询 2023-05-241、由于医疗服务合同的继续履行必然导致医疗费用的不断产生,该费用应当由患者自行承担。但如果医疗机构在此期间存在诊疗行为不当,造成患者病情加重,那么该医疗费如何负担呢? 2、在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中,医疗损害后果的发生往往与患者自身病情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只要诊疗行为存在过错,所有损害后果都由医疗机构承担,是不合理的。应该考虑医疗机构过错程度和诊疗行为在损害结果发生中的原因力大小确定各项赔偿比例。 3、
-
婚前医学检查需要检查哪些疾病新疆在线咨询 2023-09-131、严重遗传性疾病; 2、指定传染病; 3、有关精神病。 4、法律依据:《母婴保健法》第八条婚前医学检查包括对下列疾病的检查: (一)严重遗传性疾病; (二)指定传染病; (三)有关精神病。 经婚前医学检查,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出具婚前医学检查证明。
-
医学会有职权回避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28有以下情形的时候医学会专家组成成员应当回避: (一)是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
-
治疗延误需要怎样的医院福建在线咨询 2021-11-20由于医院延误的治疗时间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1。由于医院没有完成手续或暂时没有支付费用,延误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对患者造成损害2、医院救护车延误太慢,抢救不及时,延误患者最佳治疗时间,对患者造成伤害。延误患者最佳治疗时间对患者造成损害的医院应承担赔偿责任。根据法律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科学规律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以及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因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