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开庭后多长时间判决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2-06-25 07:44:59 357 人看过

行政诉讼开庭后可能一个月左右会判决。法律对此并没有强制性的规定,但是若是适用普通程序的,人民法院必须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若是第二审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行政诉讼开庭后多长时间判决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一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第八十三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二节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八十一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4日 18:3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行政诉讼二审一审判决是多长时间
    行政诉讼的二审判决一般应在三个月内作出,自法院收到上诉状之日起开始计算;但是有特殊情况的,法院经高院批准,或者高院经最高院批准,可以延长作出判决的期限。一、民事判决书何时生效民事判决书如果是一审判决(不包括最高院的一审判决),那就是自送达之日起十五天内没有人上诉之后生效、如果是二审判决或是最高院的一审判决书,那么自二审判决送达之后开始生效、如果判决书被撤销的话,那就不会生效。二、重婚罪从起诉到审结要多久重婚罪从起诉到审结,从法院受理案件起,要二个月,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但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等,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则需报请最高院批准。三、离婚财产分割纠纷需要多久离婚财产分割纠纷需要多久依据实际情况来看。适用普通程序的人民法院,应当自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需要延长的,报上
    2023-06-20
    121人看过
  • 行政诉讼判决时间是多久
    一、行政诉讼判决时间是多久1、目前并未规定一审判决结案的具体时限,一审迟迟未判决,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一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二、行政诉讼律师收费标准是什么如果按照小时收费的情况下是每小时200-3000元之间不等,要是按整个案件去收费的情况下,分为涉不涉及财产的问题,不涉及财产方面,行政诉讼律师收费标准是每个案件3000-20000元不等。
    2023-06-14
    382人看过
  • 一审民事诉讼开庭后,判决书会在多长时间内作出?
    民事诉讼一审开庭后下判决书的时间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规定了案件的审理期限。审结期限是从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但公告期间、鉴定期间、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以及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期间不应计算在内。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适用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在审结期限内,法院一定会下发判决书的。人民法院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送达诉讼文书,可以采用下列方式:1、依照受送达人所在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方式送达;2、通过外交途径送达;3、对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受送达
    2023-07-19
    199人看过
  • 二审法庭判决书开庭后等待多长时间
    一、二审法庭判决书开庭后等待多长时间法律上没有规定从开庭到判决的具体时限,但对整个审理过程规定了明确的时限。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二、一审民事判决书和二审民事判决书的区别一审民事判决书和二审民事判决书的区别如下:1.法律效力不同。一审判决作出后不必然生效,如果在诉讼期内不上诉才生效。而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没有上诉期。2.程序上的审理期限不同。一般情况,刑事案件的一审审限是三个月,二审期限是二个月。3.判决书的内容不同。一审判决书是对于案件事实的审判;而二审判决内容除了对于案件事实的认定,还有关
    2023-08-23
    246人看过
  • 离婚法庭开庭后,判决将发布多长时间
    1、离婚诉讼庭审结束后多久发布判决1。法律对庭审后何时作出判决没有规定,但对立案后何时作出判决有相关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人民法院按照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需要延长的,报上级人民法院批准。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49条和第161条一般来说,简易程序(由一名法官审判)的审理期限为3个月;普通程序(由三名以上法官审理的一宗诉讼)的审理期限为6个月,简易程序也可转为普通程序。两者的时限均从立案之日起计算。一般情况下,判决应当在三个月或者六个月期限内作出,判决书应当送达。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可以报请院长或者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延期时间不确定判决后,与法院的审判庭无关。甲、乙双方私下协商的事项与法院审判庭无关。既然有了判决,就没有必要撤回诉讼,也不能撤回。法院不需要办理手续,
    2023-05-07
    263人看过
  • 民事判决书开庭后多长时间出来
    一、民事判决书开庭后多长时间出来1、法律对开庭后多久下判决没有规定,法律只对立案后多久下判决有相关的规定;2、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3、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三个月。二、民事案件开庭不去会怎样1.法院可以拘传他到庭。2.必要时可以缺席判决。不出庭不影响你的诉讼请求,法院只要宣判就对他有强制力他必须履行。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
    2023-06-03
    391人看过
  • 民事诉讼开庭到宣判得多长时间
    一、民事诉讼开庭到宣判得多长时间民事案件开庭之后一般是两个月内会出判决书,案件争议大或者影响大的,出判决的时间就会晚一些,当事人可以给法官打电话询问案件进展,传票上有法官联系方式。(一)法律对开庭后多久下判决没有规定,法律只对立案后多久下判决有相关的规定;(二)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三)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二、交通事故诉讼需提供哪些证据交通事故诉讼需提供下列证据:(一)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二)医疗费发票、交通费发票、住宿费发票等;(三)鉴定机构出具的伤残鉴定报告;(四)病历本、检查检验报告等;(五)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的相关证明;(六)需要的其它证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
    2023-04-20
    180人看过
  • 行政诉讼立案后开庭的时间安排
    行政诉讼立案后可能一至二个月会开庭。法律对此并没有强制性的规定,但是适用普通程序的必须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起诉立案后多久开庭?民事案件的起诉立案到开庭的期限,法律没有具体限定,但按照法律规定,法院采取简易程序审理的(案情简单,争议不大)立案后5天内必须送达对方当事人,给对方当事人15日答辩期,期满后即可开庭,3个月内结案;法院采取普通程序审理的(案情较为复杂,争议较大或者案件争议标的较大、案件影响较广的)立案后5天内必须送达对方当事人,给对方当事人15日答辩期,30日的举证期限(15日答辩期可以覆盖),举证期满后即可开庭,6个月内结案,案情特别复杂的,可向本院院长申请延长6个月,在不能审结的,再向上级法院申请延长6个月,期内必须审结。《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一条人民
    2023-07-06
    311人看过
  • 一般开庭多长时间判决2020
    一、一般开庭多长时间判决1、法律对开庭后多久下判决没有规定,法律只对立案后多久下判决有相关的规定;2、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3、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三个月。二、民事案件开庭不去会怎样1.法院可以拘传他到庭。2.必要时可以缺席判决。不出庭不影响你的诉讼请求,法院只要宣判就对他有强制力他必须履行。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
    2023-02-18
    118人看过
  • 诉讼费交纳后多长时间才能开庭?
    根据法院安排确定开庭时间,一般一周内得到开庭通知,约一个月左右开庭。根据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醉驾后多久开庭如果醉驾产生的后果不是很严重,一般来说一个月内就可以开庭了;如果醉驾的后果非常严重复杂,并且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那开庭的时间还会再延长半个月这样子。而且醉酒驾驶机动车的,需要交给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四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第一百三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
    2023-07-04
    460人看过
  • 继承开庭到判决多长时间
    我国法院的庭审没有时间上的限制,只要在审限内审结案件就可以。但是,按照实际情况,一般来说一次庭审的时间需要1到2个小时左右。如果案件权利关系简单,通常一个小时左右可以审理完毕,要是有一定复杂程度的,需要1个多小时到2小时,或者2小时以上不等。除此之外,还需要关注庭审中以下几个时间:1、关于被告答辩状的时间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注意: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会在收到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给原告。2、法院通知当事人开庭的时间诉讼法规定是在开庭前3天通知。3、法院审结案件所需时间民事案件简易程序案件:3个月;一审普通程序案件:6个月;上诉案件:3个月;特别程序:30天内;公告期满后30天内;再审案件:3个月内。刑事诉讼简易程序案件:20天内(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
    2023-04-21
    52人看过
  • 从立案到判决需要多长时间 行政诉讼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接收起诉状。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起诉状内容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因此,一般而言,行政诉讼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一、行政诉讼赔偿怎么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
    2023-03-14
    387人看过
  • 诉讼离婚多长时间能开庭
    诉讼离婚开庭前三天会通知当事人,并且离婚诉讼一般不会超过六个月。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案件的,从立案之日六个月起结案。一、开庭完多久必须出审判结果法律规定开庭时间是包含审结期限之内的。一般情况下,简易程序的,立案三个月内审理完毕。普通程序,六个月之内审理结束,有其他的情况按另行规定进行处理。对于民事案件说,法院开庭后可以当庭宣判,也可以定期宣判。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具体时间无规定,但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即从起诉到宣判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二、起诉探视权要经历多长时间1、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2023-03-04
    296人看过
  • 民事诉讼要多长时间开庭?
    一、民事诉讼要多长时间开庭?对于民事诉讼,根据法院适用的审判程序不同,开庭审理时间有所不同:1、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法院需要在三个月内审理结案,一般在受理案件后一个月左右开庭审理。2、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需要在六个月内审理结案,一般在受理案件后二个月左右开庭审理,涉及公告送达的传票等情形有,需要等公开期限届满后,再开庭审理。所以这个开庭时间,需要等法官的通知,法官下达开庭通知书之后,一般都会在开庭通知书的规定时间内开庭审理。民事诉讼特殊情形涉外诉讼所谓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是指一国法院受理、审理和执行涉外民事案件的程序。有的又称为国际民事诉讼程序。从各国立法实践看,有的国家在《民事诉讼法》之外另行制定涉外民事诉讼法;少数国家在《民事诉讼法》和国际私法中分别作相应规定;还有的国家则在《民事诉讼法》中对涉外民事诉讼程序加以专门规定。我国属于最后者,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种立法例。严格地说,涉外
    2023-06-03
    496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行政判决后多长时间法院可以开庭
      湖北在线咨询 2021-11-18
      一般情况下,从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判决。但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后可以延长;高级人民法院受理的一审案件,报最高法批准后可以延长。
    • 行政诉讼诉讼起诉到开庭时间要多长?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8-31
      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诉讼案件从立案到开庭的时间法律是没有规定的,但法院应该从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2、法律依据:《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一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 上诉状多长时间开庭呢?开庭后多长时间会下判决书?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14
      民事上诉案件依据《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 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 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刑事上诉案件,根据《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 第
    • 盗窃首饰要诉讼开庭了,行政诉讼开庭后多长时间出结果?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09
      法院开庭之后知道结果的具体时间尚无定论但是,我国民诉法、刑诉法和行政诉讼法中对案件的审理期限都作出了规定。 比如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 一般的来说,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三个月。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期限为三个月。 比如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
    • 行政诉讼开庭到判决一共需要多久时间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07
      行政诉讼从开庭到判决需要多长时间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行政诉讼法》仅规定,一审普通程序自立案之日起应当在6个月内审结。简易程序在立案之日起45日内审结。二审需要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