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不一定会被判处死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最高可处死刑。故意杀人罪的法定刑从三年起步到死刑不等,再加上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在作出刑罚判处时需要考虑当事人是否有自首情节、获得被害人家属谅解、既遂未遂等量刑情节影响。且过失致人死亡最高刑为七年,因此杀人不一定会被判处死刑。
指使别人杀人是否判死刑
指使别人杀人的行为属于教唆犯,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可以按照故意犯罪进行刑法的处罚。如果故意指使他人杀人导致对方死亡,并且造成情节十分严重,一般是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十年以上,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指使不满十八周岁未成人犯罪的,应当进行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造成较大社会危害,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适当的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死刑是否是杀人罪的最终审判?
427人看过
-
是否可以判处死刑来犯故意杀人罪?
246人看过
-
判死缓是否应该减刑
101人看过
-
是否应该判处强奸罪犯死刑?
237人看过
-
意外撞死人,是否应该被判刑?
131人看过
-
绑架罪:该犯罪是否应判处死刑?
496人看过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执行死刑的方式采用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 采用枪决方法执行死刑,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的,应交付司法警察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可交付武装警察执行。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 更多>
-
杀人未成年人是否可以判死刑四川在线咨询 2022-06-04对于未成年人杀人,不可以判处死刑。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两条明确规定了对少年犯量刑的方向。这是基本于未成年人责任能力不完备及其容易接受改造、可塑性强的特点而确立的,它反映了刑罚与罪责相适应的原则及刑罚目的的要求,以上
-
十四五岁犯杀人罪是否可以判死刑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14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于故意杀人罪如何处刑,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谋杀罪是否都要判死刑上海在线咨询 2023-12-11对于构成故意杀人罪的犯罪分子,是不一定均需要对其判处死刑的,还可以判处其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死刑时过度杀人应该怎么判河北在线咨询 2021-11-26所谓过度杀人,就是激情杀人,是刑法理论上的一种激情犯罪。与预谋杀人相对应,即没有故意杀人的动机,但在受害者的刺激和调侃下,失去理智和控制,进而杀死他人。过度杀人视主观情况而定,可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故意杀人罪或过失致人死亡罪。主观上是故意的,故意杀人罪只是由于情绪的影响,导致认知的局限性和行为的控制力减弱,对行为的性质和后果缺乏必要的考虑,导致突发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
-
指使他人杀人是否会判死刑天津在线咨询 2023-05-30指使别人杀人是否判死刑要按照教唆人在共同故意杀人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和杀人情节来判定。如果教唆人是主犯,被害人已死亡并且情节十分严重的,可以判处死刑;如果是从犯的,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不会判死刑;被教唆的人未杀人的,教唆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也不会判死刑。 《刑法》第二十九条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