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条上只有借款人的签名不能算有效。借条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一般由债务人书写并签名,表明债务人已按借项单所列数额向债权人清偿债务。借据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以下条款:
1、债权人名称;
2、借款金额、计息;
3、还款时间;
4、违约金、延期还款、争议解决方式;
5、债务人名称、借款日期等要素。
一、借条和欠条的区别如下:
1、产生的原因不同。借条主要是因借款而产生的;而欠条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任何能以金钱为给付内容的债都能产生欠条;
2、性质不同。借条反映的是当事人之间借款合同关系,借条本身是借款合同的凭证,每一个借条背后都是一个借款合同;而欠条则是当事人之间的一个结算结果,反映的是当事人之间单纯的债权债务关系;
3、诉讼时效不同。对于注明了还款期限的借条和欠条,诉讼时效均从其注明的还款期限之日起3年。没有注明还款期限时,3者的诉讼时效是有区别的:对于没有注明还款期限的借条,出借人可以随时向借款人要求还款,诉讼时效从权利人主张权利之时开始计算,时间为3年。权利人再次主张权利的,诉讼时效中断。
二、借条的诉讼时效如下:
1、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的次日起计算满3年;
2、没有约定还款期的借条,对于借款期限没有约定和约定不明确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出借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最长不超过二十年。据此,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其诉讼时效从出借人主张返还之日的次日起开始计算满3年。
总之,借条上只有借款人的签名不能算有效。借条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一般由债务人书写并签名,表明债务人已按借项单所列数额向债权人清偿债务。借据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债权人名称、借款金额、计息、还款时间、违约金、延期还款、争议解决方式、债务人名称、借款日期等要素。
一、借条和欠条的法律上起诉时间都是多久的
借条和欠条如果约定了还款日期则两者的诉讼时效没有区别,都是从其单据注明的还款期限届满的次日起计算满3年。如果单据上没有写明还款日期,那么借条和欠条的诉讼时效可能是有区别的。
1、没有约定还款期的借条,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出借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2.而没有约定还款期的欠条,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有存在争议的两种观点:(1)从收到欠条之日起计算满3年;(2)从债权人要求偿还之日起计算满三年。目前主流一般采用第二种观点。
诉讼时效会因为提起诉讼以及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比如发律师函、催告函以及对方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诉讼时效中断的,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
贷款借据上的借款人签名复写有效吗
421人看过
-
手写借款人签字有用吗:关于借款人签名的借条
400人看过
-
借条只有借款人签字没有出借人签字有效吗
239人看过
-
伪造借条共同借款人签名有效吗?
345人看过
-
借款人写借条必须写借到吗,借条没按手印有效吗?
409人看过
-
借款人无法证实假签名是否也要还款,只有人签名有效吗
494人看过
借款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也可以指当事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合同也是一般的民事合同,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律以及相... 更多>
-
和借款人签名都是写的,借款人只按手印,借条有效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05借条和借款人签名都是债权人写的,借款人只按手印,借条具有法律效力。《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
-
借款人中有一个签名只起诉有效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09-12以个人名义借款,虽然声明将借款用于楼房开发,债务人也是开发公司法定代表人,但开发公司与借款无关,不能起诉开发承担偿还债务。对于债务,债务人不按约定偿还债务的,作为债权人应当以债务人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债务人按约定偿还债务。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第二十一条对公民
-
只有手印,借款人的签名不是我写的宁夏在线咨询 2022-06-22可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欠款,首先要有证据证明欠款事实,借条、欠条、收条、银行转账记录等能反映欠款、汇款的书面材料, 第二,至法院起诉要求还款并支付利息, 第三,可查询其名下有无房产、车辆、存款并进行查封、冻结以便执行。 第四,如还款期限届满两年,且期间追要过,需找证据证明,否则超出诉讼时效。 第五,如存在担保人,在担保期限内经担保人立为共同被告,要求共同偿还欠款。具体热线或到所咨询
-
借款人签名只按手印行为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10借条和借款人签名都是债权人写的,借款人只按手印,借条具有法律效力。《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