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起诉开庭前能协商解决吗
1、被起诉开庭前一般能协商解决。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用简便方式通知当事人、证人到庭。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如果有客观原因,可以提出异议上诉,要求再次开庭审理。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第九十九条
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第一百条
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
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二、民事起诉被告开庭前做哪些准备
民事起诉被告开庭前一般要做如下准备:
1、阅读原告起诉状内容,针对原告的起诉状准备好答辩状;
2、在法院确定的举证期限内,就自己的答辩主张提交证据;
3、按照法庭规定的时间,地点准时出庭;
4、如果被告对诉讼程序不了解可以委托律师代理。
开庭前能拿到钱吗
开庭前一般是拿不到到钱。一般是在判决之后会生效赔偿得的,具体的流程:
1、民事判决书,一审判决为收到判决书15日内如不上诉,自动生效,因为有相关的法律规定,送达到当事人之日起十五日内,当事人不提起上诉的,判决书发生效力,二审判决做出即为生效;
2、刑事判决书,一审判决为收到判决书10日内如不上诉,自动生效,二审判决做出即为生效;
3、行政判决书,一审判决为收到判决书15日如不上诉,自动生效,二审判决做出即为生效。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能够确认其收悉的电子方式送达诉讼文书。通过电子方式送达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受送达人提出需要纸质文书的,人民法院应当提供,以送达信息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
能否在开庭前进行协商解决?
86人看过
-
信用卡逾期被起诉开庭还能协商协议还款吗
263人看过
-
被起诉开庭前还款了还需要开庭吗
200人看过
-
民事诉讼前协商和解还能起诉吗
459人看过
-
被起诉前,信用卡欠款能解决吗?
343人看过
-
开庭调解后还能起诉吗
167人看过
代理是法律术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又称本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又称相对人)实施民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实施代理行为。代理人以被代理... 更多>
-
协商不管用可以起诉吗? 起诉能解决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01到法院去起诉处理准备以下材料: 1、起诉状,弄清楚对方的基本登记信息,可以自己写也可以找律师代写;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复印副本; 2、准备证据,你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和对方发生纠纷的所有对你有利证据及复印件、及其他可能对你有帮助的证据及证人名单等3,带上诉讼费;到法院立案庭立案。第一百零九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
-
民事诉讼前协商和解还能起诉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3-10-10若参加民事诉讼的双方在诉讼前协商和解的话,当事人是仍然可以向人民法院进行起诉的。《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的条件包括: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抢劫罪被起诉到法院开庭能判决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13看其是否有从轻的情节。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
-
起诉离婚需要开庭吗,开庭前调解书怎么写四川在线咨询 2021-11-22在起诉离婚开庭会进行调解,这也是离婚诉讼中必须经过的过程。法律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感情破裂,调解无效的,准予离婚。 调解贯穿于整个诉讼程序: 1、在起诉阶段,夫妻双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寻求专业律师调解的帮助,也可以向专业调解机构申请调解; 经专业律师或者专业调解机构调解的婚姻家庭纠纷,可以经人民法院确认; 2、立案前,法院也可以根据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在问题明确、事实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