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
1、当事人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折价补偿。
2、对合同无效有过错的一方当事人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遭受的损失;
2、各方当事人都有过错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欺诈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的民事合同,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欺诈合同经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合同无效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无效的情况有哪些?
273人看过
-
哪些类型的欺诈导致劳动合同无效
252人看过
-
如何防止合同欺诈?合同欺诈的形式有哪些
466人看过
-
无效合同是否属于欺诈合同
73人看过
-
欺诈合同无效怎么赔偿
403人看过
-
什么叫欺诈合同或无效
431人看过
1、无效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自始无效,主要是指是自合同成立之时合同就没有法律效力。这是因为,合同无效的原因常常存在于合同成立之际。因为,尽管确认合同无效,撤销合同的行为的发生与合同成立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但确认和撤销的行为是具有溯及力的... 更多>
-
欺诈的合同无效情形有哪些,包括哪些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26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五十三条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
合同欺诈有哪些内容,合同欺诈的特点有哪些海南在线咨询 2022-04-24合同欺诈是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合同欺诈的行为表现为合同当事人一方为了获取非法利益,故意捏造虚假情况,或歪曲、掩盖真实情况,使相对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因此作出不合真意的意思表示,订立、履行合同的行为。司法解释为“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合同民事欺诈有四个特点:一、欺诈人发
-
被法院判决欺诈合同无效的行为有哪些浙江在线咨询 2021-10-31因欺诈订立的无效合同的条件是: (1)欺诈者主观上有故意。 (2)欺诈者客观上实施了欺诈行为。 (3)被欺诈者因欺诈而陷入错误,并以错误为意思表示。 (4)欺诈订立的合同损害了国家利益。
-
导致无效的欺诈有哪些类型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25《劳动合同法》第26条第1款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欺诈的种类很多,包括: (1)在没履行能力的情况下,签订合同。如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但应聘的劳动者没有这种资格,提供了假的资格证书。 (2)行为人负有义务向他方如实告知某种真实情况而故意不告知的。
-
无效的欺诈的典型情形有哪些?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02《劳动合同法》第26条第1款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欺诈的种类很多,包括: (1)在没履行能力的情况下,签订合同。如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但应聘的劳动者没有这种资格,提供了假的资格证书。 (2)行为人负有义务向他方如实告知某种真实情况而故意不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