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之后确实有可能获得无罪的结果,主要出现在以下两种情况中:第一种情况是:取保候审后公安机关经过继续调查取证,发现没有较充足的证据证明嫌疑人犯罪,因而不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在这种情况下,一年的保释审查期满,嫌疑犯被解除保释审查后,没有任何影响,不会继续追究刑事责任,不会留下前科不良记录,也不会影响自己和孩子的政治审查。第二种情况是:嫌疑人获得取保候审,公安机关调查取证结束向检察院移送起诉,但是检察院经过审查,认为不构成犯罪,或者虽然构成犯罪但是情节轻微,依法决定不起诉。此时,法律程序终结,与第一种情况一样不会产生特别的不利影响。最终,即使在等待审判后没有得到无罪的结果,一般来说得到缓期执行也没有什么障碍,嫌疑犯被拘留后,必须在最初的时间得到法律的帮助,接受审判。
取保候审后可能无罪吗?
取保候审如果符合无罪的条件就可以判无罪: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
取保候审怎样才能无罪,取保候审适用的情形是什么?
203人看过
-
故意伤害罪怎样才能取保候审
162人看过
-
能否使用无罪证明来确保取保候审?
93人看过
-
怎样才能成功解除取保候审?
70人看过
-
是否能查他人取保候审
420人看过
-
取保候审的话怎么才可以无罪
323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怎么才能让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期间无罪呢?上海在线咨询 2021-11-21取保候审与最终有罪无罪无关。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强制措施。最终有罪无罪取决于法院的审判。取保候审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对未被逮捕或者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缴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被拘留或者暂时解除拘留。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取保候审无罪的结果主要发生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取保候审后,公安
-
怎么样才能使取保候审的人再被刑事拘留辽宁在线咨询 2023-05-06违反法律规定的,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
-
无罪的取保候审犯罪没抓到其他人会怎样新疆在线咨询 2023-01-01符合下列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取保: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
-
担保经济犯罪怎样才能取保候审?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21我朋友的爸爸是经济犯罪案件的取保候审如何担保?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的,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对同一犯罪嫌疑人,不得同时责令其提出保证人和交纳保证金,犯罪嫌疑人的保证金起点数额为人民币一千元
-
怎样才能取保候审?取保候审需要哪些条件?西藏在线咨询 2022-05-101、不属法定必需条件;2、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律师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有权决定的机关应当在收到书面申请后7日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3、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并且提出了保证人或者能够交纳保证金的,公安、司法机关应当同意,并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