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思考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6 20:01:39 226 人看过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能够有效预防和制止行政机关破坏与威胁环境公益的行为,切实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但我国目前的立法规定却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要求相距甚远,因此,我们要从原告资格、受案范围、管辖权设定、举证责任分配、诉讼费用负担和奖励机制以及诉讼时效等方面对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进行改革,构建新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关键词:公益诉讼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行政诉讼法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是指特定当事人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对公众环境权益造成侵害或者存在侵害可能,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纠正、停止其侵害行为的制度。

将该制度引入我国,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行政诉讼机制,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但是,我国现行行政诉讼制度对由政府自身“失灵”造成的环境行政公益损害却救济乏力。笔者认为,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应当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法律问题:

一、原告的起诉资格问题。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41条规定:“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随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进一步规定:“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依据以上规定,行政诉讼的原告限于受到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害的行政相对人。并且,其合法权益是指原告自身的合法权益。但是,环境权益却具有整体性,属于社会全体成员共有的利益。当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害和威胁环境公益时,这种利益就不再属于某一具体的人,它与每个公民的利益相关,所以每一个公民都可以成为环境公益的维护者,而不论他是否与行政行为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基于此,诉讼法就应当取消对原告资格的限制,将诉权赋予所有社会成员,即“只要能证明环境公益受到了行政行为的侵害或者存在侵害可能,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具体操作中,可以实行由公民、环保社会团体和检察机关提起诉讼的多轨制,即公民、环保社会团体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起诉,也可以对比较复杂、专业性强、牵涉面广的案件,申请检察机关提起诉讼。

二、行政诉讼受案范围问题。

从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来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只能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抽象行政行为则不可诉。但现实生活中,行政机关有时会由于利益驱动或者其他原因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制定一些危害环境的开发计划、规划、政策、规章等。相比具体行政行为,这些抽象行政行为对环境公益的影响范围更广、危害更深、救济难度也就更大。因此,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就应当将行政案件的受案范围扩大到损害环境公益的抽象行政行为。当然,具体到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范围、审查方式、审查标准等问题的界定,笔者认为还需要理论界进一步研究。

三、诉讼管辖权的设定问题。

依据现行行政诉讼体制,县级人民政府作为被告的行政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审理。但因我国司法权威还较弱,行政权不当干预现象屡有发生,笔者认为,为有效审理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法院应当采提级审理模式或者异地审理模式。对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地域管辖,可以规定由环境侵权行为地或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审理,但对于损害或者可能损害一些流域性的或跨区域性的行政行为,原告可以选择被告所在地以外的第三地人民法院审理,如流域管理机构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此外,在级别管辖上,应当通过提高审级来达到公正审理、减少行政干预的目的。

四、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

《行政诉讼法》规定,被告对所作的行政行为有举证责任,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依据。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由于其复杂性、双方地位不平等性、以及占有资源的悬殊性,导致原告举证能力较弱。因此,可以规定,对于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除了要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还要证明其行政行为与环境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对于抽象行政行为,被告要提供专业机构作出的实质性论证、环境影响评价等证据;原告则只需提供“表面证据”,即行政机关已经或者很有可能实施了侵害环境的行政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原被告之间实质的平等。

五、诉讼费用负担和奖励机制问题。

我国行政诉讼费用负担方面规定,由败诉方承担诉讼费用,双方都有责任的由双方分担。但是,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起诉人不仅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更大程度上他的行为是为了维护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所以不能因昂贵的诉讼费用而打消公众的积极性。同时,又不能免收诉讼费用,而造成原告滥诉。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借鉴社会化分担模式来进行诉讼费用承担制度和奖励制度设计,即通过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和设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基金来分散上述风险。程序上,诉讼方面可以先由原告预付部分诉讼费用,经审查合法合理起诉的,无论胜败,悉数退还原告,如经审查属故意捏造事实的,诉讼费用不予返还,以示惩戒。另一方面,鉴于公民参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可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以及承受来自社会的压力,可以设立奖励基金来提高公众参与诉讼的积极性。

六、诉讼时效问题。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39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由于环境侵害的潜伏期长,短时间内难以发现,发现后也较难确定造成的污染损害后果的真正原因,所以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不应受到诉讼时效的限制,只要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害环境公益,任何时候都应当受到追求,这样才能切实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从根本上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马怀德,行政诉讼范围研究[D],马怀德文集,中国法官网.

2.夏云娇、王国飞,国外环境行政诉讼相关立法对我国的启示---以美国、日本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07(9)

3.章志远.行政公益诉讼热的冷思考[J].法学评论,2007(1)

4.叶俊荣.环境政策与法律[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5.林丽,关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法律思考[J],河北法学,2007(8)

(作者单位:山东省曲阜市人民法院)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18日 02:5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公益诉讼相关文章
  • 行政诉讼法有关环境公益诉讼的规定是怎样的
    1、《行政诉讼法》有关环境公益诉讼的规定具体如下:《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第四款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的,人民检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提出需要有公告的诉前程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拟提起公益诉讼的,应当依法公告,公告期间为三十日。公告期满,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英雄烈士等的近亲属不提起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
    2023-02-20
    345人看过
  • 关于我国证人证言制度的几点思考(下)
    (四)建立对证人的社会保障机制为证人办理人身、财产保险,一旦人身、财产等受到侵害,可以得到较好的补偿外,可以象设立见义勇为基金那样,设立证人奖励基金,建立分级奖励制度。根据证人在侦破、审理案件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对证人实施不同的奖励,以此奖励证人出庭作证的积极性。(五)对拒不出庭作证的证人采取相应的法律制裁强制作证原则是国际上普遍认可和实行的一般原则,否则无以确立法律的权威,也无法保障诉讼的正常进行。在英国,除被告人、被告人的配偶、国家首脑以及享有外交特权的人不得强迫其作证外,任何人都可以被强制作证。对于具不履行作证义务,英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可以向证人发出传票或传证令强制证人出庭,直至可对其签发逮捕证或者藐视法庭罪对其进行处罚。《日本刑事诉讼法》第150条至第153条规定,对违反到场义务的证人,可经罚款,并命其赔偿由于不参与不参加所产生的费用;构成犯罪的,则定罪量刑。四、完善证人证言质证程
    2023-04-22
    355人看过
  • 行政机关可否再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呢
    行政机关不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社会组织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行政机关可否再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呢的法律依据《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符合前款规定的社会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提起诉讼的社会组织不得通过诉讼牟取经济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第五章 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第五十八条 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n(一)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n  (二)专门从事环境
    2022-07-19
    254人看过
  • 构建制度的宏观思考
    一是建立统一的城中村房屋征收补偿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审判庭关于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后地上房屋拆迁补偿有关问题的答复》(法[2005]行他字第5号)中写明:行政机关征用农村集体土地之后,被征用土地上的原农村居民对房屋仍享有所有权,房屋所在地已被纳入城市规划区的,应当参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对房屋所有权人予以补偿安置。这主要是因为房屋所在地区早已城市化,周边房地产价格均市场化,参照城市房屋予以补偿安置更为合理。因此,我们建议参照《青岛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制定专门的规范性文件,明确规定城中村房屋征收的原则、主管机关、程序、房屋评估事项、安置补偿方式和标准、法律责任等内容,建立起统一的城中村房屋征收补偿机制,改变各自为政、一村一策的现状,有效避免各区(市)补偿标准和类项不统一,将城中村房屋征收补偿纳入法治化轨道。二是创建完善可行的权利救济机制。公正严格的征地程序,能
    2023-07-02
    74人看过
  • 关于健全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几点思考
    一、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但是血缘关系,也是一种法律关系在绝大多数人的意识中都认为,父母总是为了孩子的最大利益而行事,父母所作的一些都是为了孩子好,父母的利益和孩子的利益是一致的。目前在我国的情况是,家庭监护还被很多人认为是家庭内部事务,父母以怎样的方式或者内容教育孩子是父母的权利。只有像媒体报道的一些恶性案件发生以后,社会才给以关注,于是人们愤慨、声讨、严厉处罚、同情。但事件过后还是无法避免类似的恶性案件发生,人们也没有从恶性案件中思考出预防类似问题发生的制度。所以我们必须尽快建立、完善我们的监护人监督制度,子女不是父母的私人财产,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但是血缘关系,也是一种法律关系,父母对待子女的行为应该置于有效的法律监督之下。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意识到,父母并不总能为了子女的最大利益而行事,甚至有时会严重侵害子女的利益,所以,国家在儿童生理和心理幸福方面是有责任的,在保护儿童方面有积极
    2023-04-02
    275人看过
  • 环境保护科学化机制建构的理性思考
    2014年,丽水空气优良的天数有300多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优良率达到86.6%。近日,习总书记在与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再次肯定了丽水的生态环境。成绩固然可喜,但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必然会逐渐出现。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同时,继续保护好这片养生净土?专家认为应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为依据,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从以下四方面建构科学的环境保护机制。一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理念,注重事前预防。政府层面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我市政府工作规划,明确环境保护工作目标;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和防治污染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二要健全公众参与制度,构建人人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在环境保护过程
    2023-04-24
    188人看过
  •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关系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就生态环境问题相关部门与污染人协商不成的,向法院提起赔偿诉讼,并且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审理一审案件。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序是非常高的,政府成立环境督察小组,不定期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例行的检查,发现环境治理不力的,一律进行调查处理。一、企业造成环境污染的行政处罚方式有哪几种企业造成环境污染的行政处罚方式一般有三种:罚款、责令停产停业、行政拘留。法律依据:《环境保护法》中关于罚款的规定是第五十九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前款规定的罚款处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按照防治污染设施的运行成本、违法行为造成的直接损失或者违法所得等因素确定的规定执行。地方性法规可以根据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增加第一款规定的按日连续处罚的违法行为的种类。这
    2023-03-06
    446人看过
  • 环境公益诉讼行政诉讼两者有区别吗
    环境公益诉讼与行政诉讼两者是有很大的区别;最直观的差别是:前者是对侵害环境的民事主体提起诉讼,而后者是在环境保护方面疏于职守的行政机关提起的诉讼。由于诉讼主体的不同,导致的诉讼方式、救济方式、诉讼费用等都有差别。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国不允许提起这两类诉讼,尤其是环境行政诉讼,因为该两类都是公益诉讼,很难得到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公益诉讼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没有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或者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规定的机关或者组织提起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支持起诉。一、环境污染事故的分级标准是怎么样的?1、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
    2023-02-23
    282人看过
  • 建立行政公诉制度的构想
    行政诉讼制度建立和存在的根据是监督、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和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作为该制度基本模式之一的行政公诉制度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行政公诉制度建立的意义就是使强大的行政权得到有效的制衡,以维护公共利益。行政公诉制度的建立有现实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建立行政公诉制度涉及到诉讼主体、诉讼范围、举证责任等具体制度。关键词:行政公诉建立制衡我国《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公民、举证责任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42页。[③]于安:《行政诉讼的公益诉讼和客观诉讼问题》,《法学》2001年第5期[④]同上[⑤]关于客观诉讼,法国学者波尔多认为是针对违反客观法律规则和法律地位的诉讼。参见王名扬:《外国行政诉讼制度》,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8—79页。
    2023-06-06
    366人看过
  • 设立行政公益诉讼完善行政诉讼制度
    从目前行政诉讼理论和行政执法、司法的实践看,很有必要在《行政诉讼法》中确立公益诉讼制度。首先,行诉法的立法宗旨决定了行政公益诉讼的必要性。我国行诉法的立法宗旨有两个,一是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二是确保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虽私权益之保护是行政法乃至一切部门法的终极宗旨,但若行政机关不依法行政,对私权益的侵害和威胁就无处不在。申言之,即使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和不行为尚未实际害及私权益,但其存在本身对行政法治的破坏,对公益的侵犯,私权益也将因此失去存在的根基。可见确保依法行政这一宗旨有其独立价值,并不依附于保护私权益这一宗旨而存在。行诉法的两大宗旨表明,行政诉讼中既应有私益之诉,也应有公益之诉,在这一点上现行《行政诉讼法》显然有违其立法宗旨。其次,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拓展的要求。我国目前只有《行政复议法》规定了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且仅限于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但
    2023-06-13
    282人看过
  • 浅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对我国行政诉讼法的挑战
    [论文关键词]:公益诉讼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公众环境权[论文摘要]:现实中屡屡发生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公共环境利益的情况,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建立在我国有着必要性和紧迫性。但目前立法规定却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要求格格不入,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在原告资格、受案范围、诉讼费用和奖励机制、审查方式、诉讼时效及申诉不停止执行原则等方面对我国行政诉讼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应在改革现有规定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是指特定当事人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害或威胁到环境公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或纠正、制止损害环境公益的行政活动的制度。诚然,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有着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目前我国相关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却在有些方面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要求格格不入,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在以下方面对我国相关行政诉讼法律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一、对行政诉讼原
    2023-05-22
    300人看过
  • 环境公益诉讼分为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吗
    1、环境公益诉讼分为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环境公益诉讼可以是针对民事主体,也可以是针对行政主体。一般民事主体是指由于在社会生活经济活动中对环境造成破坏或损害即可以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对象。而在行政主体而言,行政机关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在个体利益的驱动下也往往未履行其法定职责,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国家推行的一些规划计划政策也只注重了经济利益忽略了环境价值,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所以这也就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另一类对象。2、环境公益诉讼具有显著的预防性,同时兼具补救功能。环境公益诉讼的提起及最终裁决并不要求一定有损害事实发生,只要能根据有关情况合理判断出可能使社会公益受到侵害,即可提起诉讼,由违法行为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社会秩序不受违法侵害行为的侵害,把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在环境公益诉讼中,这种预防功能尤为明显且显得更为重要,因为环境一旦遭受破坏就难以恢复原状,
    2023-03-02
    240人看过
  • ERP环境下企业审计的几点思考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应用ERP系统,如何在ERP环境下进行审计,是企业审计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2008年笔者参加了中石化原法定代表人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石化的ERP系统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文以中石化审计经历为例谈几点思考,一抛砖引玉。一、中石化ERP系统简介中石化ERP系统2002年左右开始实施,截至2008年底所属单位均已上线,从总部到各生产企业,建立起了统一规范的信息技术平台。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上下贯通与集成共享,信息系统与生产经营管理业务运营紧密结合。借助ERP网络化的管理平台,中石化把岗位授权和内控职责固化在ERP系统中,形成了规范的线上内控体系,对生产经营业务实施了精细化管理。以市场-生产-供应整合的供应链管理为主导思想,实现了信息集成,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在中石化的ERP系统中,司总部为决策中心、事业部为利润中心、生产企业为成本控制中心。二、ERP系统对审计的影响
    2023-06-07
    385人看过
  • 探索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值得鼓励
    1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实施,与此同时,一起与环保有关的案件引发关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人民检察院将环保局告上法院,要求其履行职责处罚一企业。这是我国首起由检察机关直接作为原告,向环保部门提起的行政公益诉讼案(1月6日《新京报》)。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这一以往为人们所陌生,并且还只是在学者的纸上讨论的问题,如今贵州一个基层检察院就能身体力行,率先在全国打响了第一炮,将作为行政执法机关的环保局推上了被告席。虽然最终以撤诉了结,但这一案件意义深远,对于推动法治,对于促进环境保护,都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公益诉讼,检察机关有三种参与渠道,其一是支持起诉,即为一些企业、个人提供法律等方面援助,支持他们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近年来,许多地方的检察机关都积极实施了支持公益诉讼的举措,并且也有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
    2023-06-06
    500人看过
换一批
#反垄断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公益诉讼是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按照适用的诉讼法的性质或者被诉对象客体的... 更多>

    #公益诉讼
    相关咨询
    • 环境行政诉讼与环境公益诉讼有什么区别?
      江西在线咨询 2021-10-29
      最直观的区别是,前者是对侵犯环境的民事主体提起诉讼,后者是对环境保护疏于职责的行政机关提起诉讼。由于诉讼主体的不同,诉讼方式、救济方式诉讼费用也不同。目前,我国不允许提起这两类诉讼,特别是环境行政诉讼,因为这两类诉讼都是公益诉讼,很难得到法律保障。
    • 环境公益诉讼的环境公益诉讼能申请哪些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9-13
      环境公益诉讼即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公益性诉讼,是指由于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违法行为或不作为,导致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允许其他的法人、自然人或社会团体为维护公共利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这里的行为或者不作为不一定完全是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生产经营者的行为,国家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导致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符合规定条件的社会公益性组织也可以对其提起诉讼。根据
    • 关于行政诉讼中的回避制度
      湖北在线咨询 2021-11-29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七条,有两种回避:当事人申请回避和法官主动回避。当事人申请回避是指当事人认为法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有权申请法官回避。根据《最高法院解释》第四十七条,当事人申请回避的,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如果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知道的,应当在法庭辩论结束前提出。申请回避的人员应当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暂停参与本案工作,但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
    • 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是哪些意思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08
      2013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我国法律第一次明确环境公益诉讼的地位,从此法院受理环境公益诉讼有了立法依据。 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生活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
    • 环境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制度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03
      环境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制度,为保证环保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更好地为基层和企业服务,便于群众监督,提高权力运行和服务活动的透明度,加强廉政建设,现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行政执法的职责及内容予以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