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精神损失赔偿多少钱
打人致轻伤会被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刑事判决下来后,被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追索民事赔偿,此时可以在诉求中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获得精神损害赔偿,需要先做司法鉴定,对受伤致残的伤残程度进行鉴定,如果够等级了,则司法鉴定会给你的伤残情况评定一个等级,等级有1~10级。最高1级,一般可以获得精神损害赔偿5万元。最低10级,一般可以获得5千元精神损害赔偿。以此类推。
精神损害抚慰金计算方式
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确定应当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供参考,因为各个地区,当事人的经济状况及相关的地方性条例的规定不一致。因此目前为止关于数额的确定只能依据以上的几点因素法官主观裁量确定。
残疾赔偿金计算方式
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伤残赔偿指数×赔偿年限
(1)60周岁以下人员的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伤残赔偿指数×20年
(2)60-75周岁之间人员的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伤残赔偿指数×[20-(实际年龄-60)]
(3)75周岁以上人员的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伤残赔偿指数×5年
以上计算公式中的伤残赔偿指数,根据伤残评定级别来算,伤情评定为一级伤残的,按全额赔偿,即100%;二级~十级的,则以10%的比例依次递减。也就是说,伤残等级具体等级对应的伤残赔偿指数为:一级:100%;二级:90%;三级:80%;四级:70%;五级:60%;六级:50%;七级:40%;八级:30%;九级:20%;十级:10%。
死亡赔偿金计算方式
死亡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二十年。
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上年度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相关数据:
1、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
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
-
我们国家赔偿精神损失每天赔偿多少钱?
304人看过
-
精神损失费赔偿最高多少,精神损害赔偿金可继承吗
233人看过
-
婚内出轨精神损失费大概多少钱赔偿金
369人看过
-
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最多多少钱
243人看过
-
诽谤罪精神损失费赔多少
359人看过
-
打人赔偿精神损失费的规定有哪些
326人看过
-
精神损失起诉离婚赔偿多少钱啊?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13按最高院的司法解释,精神损害赔偿一般不超过5万。离婚精神损失费的标准: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 2、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 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及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5、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影响。
-
民法典规定精神出轨离婚精神损失赔偿多少钱山东在线咨询 2023-07-16精神出轨离婚精神损失赔偿十万元左右,出轨字面意思是指偏离原有轨道,现在人们赋予出轨新的含义,即指在婚姻家庭中一方或者双方违法夫妻忠诚义务,在婚姻存续期间与他人恋爱或者是生活。出轨分两种形式,精神出轨和身体出轨。身体出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肉体出轨,即背叛爱人和婚姻而与异性发生了性关系。精神出轨是相对肉体出轨而言的,有些人迫于社会、舆论、家庭、孩子等因素影响,控制了自己在身体行为上的“婚外情”,但是通
-
-
什么是精神损失?精神损失如何赔偿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30精神损失是指由于加害人的侵权行为给受害人造成精神痛苦或使其精神利益受到损害。精神损害既可以是生理方面的,也可以是心理方面的,还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受害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精神上的损害不仅仅来源于加害人对受害人人身权的侵害,也可以来源于对受害人财产的侵害。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三)侵权行为
-
国家赔偿精神损失每天赔偿多少?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08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已经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的内容。 国家赔偿法 第三十五条:有本法第三条或者第十七条规定情形之一,致人精神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赔偿标准一般是比照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