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中常见的强制手段是什么意思
刑事案件中常见的强制手段意思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治安保证侦查和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依照法律规定对被告人、现行犯和重大嫌疑人和特定人的人身自由强制剥夺或者限制的方法。
1.公检法机关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进行拘传;
2.公检法机关对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取保候审;
3.公检法可以对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监视居住;
4.检察院法院可以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逮捕的强制措施。
二、刑事强制措施的期限有多少
1.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期限,自取保候审后的次日起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2.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的期限,自监视居住后的次日起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3.对犯罪嫌疑人传唤期限刑诉,自传唤后次时起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
4.对犯罪嫌疑人拘传的期限刑诉,自拘传后次时起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
5.对被拘留的人讯问的期限是自拘留后次时起24小时以内;
6.对被逮捕的人讯问的期限刑诉自逮捕后次时起24小时以内。
三、立案后会被采取强制措施吗
立案后不一定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只有当行为人的犯罪行为符合应当采取强制措施的条件时才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主要有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n(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n(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n(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n(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n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
常见的卖房手段是什么
405人看过
-
中介欺诈买房案件的常见手段有哪些
283人看过
-
哪些是刑事诉讼中的常见强制措施
75人看过
-
刑事案件中立案标准是什意思
297人看过
-
刑事抗诉案件中的质证意见是什么?
488人看过
-
强制猥亵是什么意思,日语中强制猥亵是什么意思
116人看过
-
什么是套路贷的各种案件的常见犯罪手段山东在线咨询 2023-09-27实践中,“套路贷”的常见犯罪手法和步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1)制造民间借贷假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往往以“小额贷款公司”“投资公司”“咨询公司”“担保公司”“网络借贷平台”等名义对外宣传,以低息、无抵押、无担保、快速放款等为诱饵吸引被害人借款,继而以“保证金”“行规”等虚假理由诱使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签订金额虚高的“借贷”协议或相关协议。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还会以被害人先前借贷违约等理由,迫
-
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中的强制合同是什么意思?陕西在线咨询 2021-12-21以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是指一方以造成物质性损害或者精神性损害为要挟,使对方出于恐惧,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对于受胁迫订立的合同,受胁迫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量刑手段是什么意思?安徽在线咨询 2023-08-16量刑法定情节是“量刑酌定情节”的对称。法律有明文规定的量刑情节。 包括刑法总则、刑法分则和其他刑事法律规定的量刑情节。量刑情节的一种。以是否由法律明文规定为标准划分的量刑情节类型。量刑法定情节又可以划分为确然量刑情节和或然量刑情节两种。
-
刑事案件三阶段辩护人的意见包括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3-06-16刑事案件三阶段辩护人的作用是: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通报家属的关切;可以为犯罪嫌疑人讲解其所涉嫌的罪名及相关法律知识;了解到其无罪或者罪轻的犯罪线索,帮助做一些固定有力证据的工作;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刑讯逼供的发生;可以帮助犯罪嫌疑人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行为,便于争取立功的机会,从而减轻处罚等。
-
刑事抗诉案件中的质证意见是什么?天津在线咨询 2021-09-301、质证意见是指在诉讼过程中,由法律允许的质证主体借助各种证据方法,旨在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在内的各种证据采取询问、辨认、质疑、说明、解释、咨询、辩驳等形式,从而对法官的内心确信形成特定的证明力的一种诉讼活动而提出的意见。 2、关于刑事庭审质证,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7条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