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错误算既遂。打击错误又称目标错误、行为误差行为人意图侵害某一对象,因未能控制行为方向而侵害了另一对象的错误。
打击错误是发生在行为过程中的偏差,不影响行为人的故意心理,行为人应就实际发生的危害结果负故意的罪责,否则会轻纵犯罪分子。
一、过失致人死亡罪责任认定标准
过失致人死亡罪责任认定标准如下:
行为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是否应当预见,如果应当预见,但是由于疏忽大意的过失而没有预见,则属于过失致人死亡。
(一)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事件的界限:
区分这两者的关键在于要查明行为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是否应当预见,如果应当预见,但是由于疏忽大意的过失而没有预见,则属于过失致人死亡。如果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而引起死亡的,就是刑法上的意外事件,行为人对此不应负刑事责任。
(二)过失致人死亡罪同“误杀”的故意杀人行为的区别: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求的是行为人对其行为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存有过失心理态度。在司法实践中,不应将行为人在故意杀人中因打击错误误杀其“针对对象”(即行为人追求的杀害对象)以外之人的行为认定为过失的致人死亡罪。
二、司法解释何谓主观
1.主观方面,主要是指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以及犯罪结果的心理态度,具体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实施的犯罪,必须认识的事实内容和必须具有的意志状态。2.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第二,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第三,认识错误,涵盖了事实认识错误和法律认识错误。
三、什么情况下会构成假想防卫
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假想防卫的构成条件如下:(1)不法侵害行为的实际不存在。这是假想防卫成立的前提条件,也是假想防卫行为区别于正当防卫和其他防卫错误的关键。(2)行为人主观上存在防卫意图。这是假想防卫在主观上的必备条件。这种防卫的意图来源于行为人主观上判断错误,如果行为人明知不法侵害并不存在,也就不会产生防卫意图,假想防卫当然也就不会发生。(3)行为人的防卫行为给无辜者造成了损害,这是假想防卫成立的结果条件。
-
打击错误是犯罪未遂吗
188人看过
-
方法错误与打击错误的区别
342人看过
-
什么是具体的打击错误
365人看过
-
抢劫罪是否属于既遂?
142人看过
-
绑架罪对象错误能否既遂
394人看过
-
打击对象错误应如何处罚
142人看过
犯罪目的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人主观上所追求的非法利益。这种非法利益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精神性的;可以是违法的结果,也可以是不法状态本身。犯罪目的对犯罪动机具有决定和制约作用,它支配着行为人对犯罪对象的选择和对危害结果的追求。... 更多>
-
绑架罪对象错误是否既遂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15《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
遂至既遂的犯罪是否属于既遂?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15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具体来说,两者有以下的一些区别: 1.犯罪结果不同:未遂的结果是犯罪目的无法完成,既遂则是完成了犯罪目的。 2.定义不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实施完成的是既遂。3.量刑不同:犯罪既遂按照相关法
-
打击错误和对象错误的区别是什么?安徽在线咨询 2024-08-23二者的共同点是不影响定罪量刑,对象错误是对犯罪对象存在认识错误又称判断错误,打击错误又称手法错误或行为错误是由于行为失误至其所损伤的对象与行为人所欲损伤的对象不同。打击错误是行为人没办法精确控制行为和对象之间的关系。
-
对象错误与打击错误的区别是什么?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08二者的共同点是不影响定罪量刑,对象错误是对犯罪对象存在认识错误又称判断错误,打击错误又称手法错误或行为错误是由于行为失误至其所损伤的对象与行为人所欲损伤的对象不同。打击错误是行为人没办法精确控制行为和对象之间的关系。
-
打击错误是犯罪未遂的吗,有没有法律规定海南在线咨询 2023-09-22法律分析 打击错误不是犯罪未遂而是犯罪既遂。打击错误是事实认识错误的一种,是指行为人意图侵害某一对象,但因为行为人的未能控制行为方向而侵害了另一对象的错误。此时已经对犯罪客体造成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