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逃罪的定义包括什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2-28 21:40:22 393 人看过

脱逃罪是依法被逮捕、关押的犯罪分子,为逃避羁押或刑罚处罚,逃离监禁处所的行为。按中国刑法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区分脱逃罪的既遂与未遂的界限。行为人实施脱逃的目的在于逃离羁押或者改造场所,以达到逃避关押、改造的目的。因此,脱逃行为是否得逞,主要应看行为人是否逃出了羁押、改造场所,是否摆脱了看管人员的控制,已经逃离羁押或改造场所的范围,摆脱了看守人员监视控制的,就是脱逃既遂。

实施脱逃,如果在羁押改造场所内被发现,或者虽然逃出了羁押改造场所的范围,但在看守人员直接监视下被抓回的,是脱逃未遂。区别既遂与未遂,是裁量刑罚的一个依据。如果查明行为人脱离劳改场所,确实是偷干其他的事情,并无脱逃意图的,如在农田劳动的犯人,晚间溜出劳改场所,去偷附近农民种植的瓜果等,不宜作为脱逃罪论处,可视其情节给予纪律或者其他处罚。

一、脱逃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进行拘留、逮捕、羁押、监管是司法机关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施加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法律强制措施,是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秩序,同犯罪作斗争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司法机关司法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环节。接受司法机关依法对其所采取羁押、监管,是犯罪嫌疑入、被告人、罪犯必须遵守的义务。如其不遵守义务而脱逃,就直接破坏了司法机关的监管秩序,妨害了司法机关的活动。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逃离羁押、改造场所。羁押场所主要是指看守所。改造场所主要指监狱、劳动改造管教队、少年犯管教所等。另外,押解犯罪分子的路途中,也应视为监管场所范围。譬如,被逮捕的罪犯在被押送至人民法院应诉受审的途中脱身逃跑的,被判刑的罪犯在被押解至劳改机关关押的途中,跳车、越船脱逃的均是脱逃行为。行为人的逃跑方法有使用暴力脱逃与未使用暴力脱逃两种,未使用暴力脱逃,是指行为人寻找机会,创造条件,乘司法工作人员不备而逃跑。使用暴力脱逃,是指行为人通过对司法工作人员施以殴打、捆绑等暴力行为,或者威胁、恐吓等胁迫行为,而摆脱其监管控制。从人数上看,有单个人逃跑的,也有数人共同逃跑的。无论采取什么形式脱逃,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脱逃的形式属于量刑情节。但是,如果脱逃中犯有重伤害或者故意杀人的,应按处理牵连犯的原则,从一重罪处罚。对于多数人集体脱逃的,应按共同犯罪论处。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依照本法与刑事诉讼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即一是依法被拘留、被逮捕的未决犯;二是已被判处拘役以上刑罚,正在劳改机关服刑的已决犯。只有上述两种人才能成为本罪主体。被行政拘留或劳动教养的人逃跑的,不构成本罪。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行为人脱逃的目的是逃避羁押与刑罚的处罚。如果没有逃避羁押或刑罚处罚的目的,则不构成犯罪。例如,犯人获准回家办理丧葬事宜,确实因故未能按时返回监狱,就不能视为脱逃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29日 00:0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拘役相关文章
  • 脱逃罪的认定方式
    脱逃罪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行为人逃离羁押、改造场所,摆脱监护人的控制,逃离羁押或改造场所的范围,摆脱监护人的监控,构成既遂。被错抓、错判的人,不愿拘留或者劳改逃跑的,以逃犯罪论处。逃犯有重伤或者故意杀人的,从重罪处罚。多数人集体逃跑的,按共同犯罪论处。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是如何构成的?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的构成:(一)主体要件: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二)主观要件:主观上必须为过失;(三)客体要件:客体是国家司法法律、规章、制度和司法机关对在押人员的正常管理和正常工作秩序;(四)客观要件: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7-08
    302人看过
  •  帮助犯脱逃罪定罪标准是什么?
    脱逃罪的帮助犯在刑罚上可能会从轻或减轻,因为他们是共同犯罪的一部分。根据我国《刑法》第317条,从犯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而帮助犯则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因此,对于脱逃罪帮助犯的刑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判断。脱逃罪的帮助犯的刑罚通常是依据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而从轻或减轻处罚。依法被逮捕、关押的犯罪分子,为逃避羁押或刑罚处罚,逃离监禁处所的行为构成脱逃罪,一般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脱逃罪的帮助犯属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脱逃罪帮助犯刑罚从轻减轻规定脱逃罪帮助犯刑罚从轻减轻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一项规定,旨在保护被羁押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同时鼓励犯罪分子积极悔过自新,回归社会。根据该规定,帮助犯脱逃罪的人可以被从轻或减轻处罚。具体来说,如果脱逃罪帮助犯系被羁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等,且其脱逃行为危害较小、主观上没有故意,则可以被判处
    2023-10-21
    360人看过
  • 法律规定脱逃罪属于什么犯罪?
    脱逃罪属于故意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脱逃罪】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行为人逃出了羁押、改造场所,摆脱了看管人员的控制,已经逃离羁押或改造场所的范围,摆脱了看守人员监视控制的,构成脱逃既遂,应当立案。一、保外就医跑了构成脱逃罪由谁立案应由司法工作人员立案。根据《刑法》第316条第1款规定了脱逃罪:“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此外,对于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的明确规定。根据我国《刑法》第四百条第二款规定,司法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
    2023-03-08
    358人看过
  •  脱逃罪的规定有哪些?
    脱逃罪是指被判处拘役以上刑罚的罪犯、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从监禁场所或押解途中脱逃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若成功脱逃,罪犯、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本罪的主体是被判处拘役以上刑罚,正在服刑的罪犯以及被依法逮捕、关押的未决犯。根据法律规定,若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成功脱逃,将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脱逃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从监禁场所脱逃,或在押解途中脱逃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被判处拘役以上刑罚,正在服刑的罪犯以及被依法逮捕、关押的未决犯。 脱逃罪的法律定义脱逃罪,又称逃离罪,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在被捕后,擅自脱离司法机关对其进行羁押或监管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七条的规定,脱逃罪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其法律定义为:犯罪主体:特殊主体,即依法被关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犯罪主观方面: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其行为会妨
    2023-08-28
    228人看过
  • 怎样认定脱逃罪
    有期徒刑
    认定脱逃罪的要件有: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逃离羁押、改造场所;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为故意。脱逃罪的概念及处罚是什么脱逃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从羁押和改造场所逃走的行为。脱逃罪的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脱逃罪;劫夺被押解人员罪】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脱逃罪的构成特征1、犯罪客体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接受司法机关依法对其所采取羁押、监管,是犯罪嫌疑入、被告人、罪犯必须遵守的义务。2、犯罪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逃离羁押、改造场所。羁押场所主
    2023-07-26
    168人看过
  • 被告人犯脱逃罪怎么处罚,如何正确认定脱逃罪的呢
    一、被告人犯脱逃罪怎么处罚被告人犯脱逃罪将会按照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来进行处罚。《刑法》第316条第1款规定了脱逃罪:“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二、如何正确认定脱逃罪的呢(一)客体要件。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对犯罪嫌疑入、被告人、罪犯进行拘留、逮捕、羁押、监管是司法机关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施加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法律强制措施,是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秩序,同犯罪作斗争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司法机关司法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环节。接受司法机关依法对其所采取羁押、监管,是犯罪嫌疑入、被告人、罪犯必须遵守的义务。如其不遵守义务而脱逃,就直接破坏了司法机关的监管秩序,妨害了司法机关的活动。(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逃离羁押、改造场所的行为。羁押场所主要是指看守所。改造
    2023-03-17
    413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拘役
    词条

    拘役是刑罚中的主刑之一,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 拘役刑期短于有期徒刑,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服刑期间,被处拘役者每月可回家1~2天,参加劳动者还可酌量发... 更多>

    #拘役
    相关咨询
    • 脱逃罪包括哪些要素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10
      1、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对犯罪嫌疑入、被告人、罪犯进行拘留、逮捕、羁押、监管是司法机关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施加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法律强制措施,是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司法机关司法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环节。接受司法机关依法对其所采取羁押、监管,是犯罪嫌疑入、被告人、罪犯必须遵守的义务。如其不遵守义务而脱逃,就直接破坏了司法机关的监管秩序,妨害
    • 脱逃罪的犯罪客体是什么?犯罪客体包括哪些?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10
      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接受司法机关依法对其所采取羁押、监管,是犯罪嫌疑入、被告人、罪犯必须遵守的义务。
    • 脱逃罪的定义及基本依据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5-27
      脱逃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从羁押和改造场所逃走的行为。行为人构成脱逃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依照本法与刑事诉讼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
    • 叔父非法逃脱拘留所被逮捕了问权威脱逃罪的主体不能包括什么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10
      本罪的犯罪构成: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限于被依法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被非法关押的人谈不上构成脱逃罪;劳教分子、受行政拘留处分的人,不能构成脱逃罪;被司法机关采取监视居住、取保候审等强制措施的人逃走的,不能构成脱逃罪。 关于被关押的嫌疑人脱逃问题,新刑法比原刑法规定严密。 本罪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过失不构成犯罪,其犯罪动机是逃避羁押和刑罚的处罚。犯罪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客观方面表
    • 在事故中逃脱的刑事人,要如何定义脱逃罪行为对象?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29
      犯罪是侵犯法益的行为。作为违法构成要件要素的行为也被我国刑法理论成为危害行为。刑法上的行为,是指基于人的意识实施的客观上侵害法益的身体活动。具有有体性、有意性和有害性三个特征。有体性,是人的身体活动,包括积极活动与消极活动。所以,思想被排除在行为之外,随之被排除在犯罪之外。行为是客观的,外在的表现,能够改变客观世界,侵害法益。有意性,是人的意识,基于人的意识而做出的。这是行为的主观要素。所以,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