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的相关措施有哪些?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4-01-10 07:48:28 427 人看过

当下在很多民事诉讼案件中会需要证人出庭作证,而很多法律知识薄弱的公民会因为出于其意识薄弱或出于对案件的恐惧或出于不信任法律等情况,而产生拒不作证、甚至作伪证的情况。从而影响案件的进展和判断的方向。那么我们该如何保证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呢?又怎样解决这其中的问题呢?

针对证人出庭作证的问题,目前在立法和司法环节各地方的实务部门都出台了不少强化证人出庭作证的措施。应当说许多建议和措施都是切中时弊的,对解决这个问题不无裨益。不过证人不出庭问题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多个方面着手,不是修改几个法律条文、强制规定证人有作证的法律义务就能解决的。通过上述对证人出庭作证难原因的深刻分析,以我国司法改革为契机,参考国内外有关立法司法的经验,结合基层审判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种对策:

(一)加强对公民进行普法教育,强化公民作证意识

证人不出庭作证的问题不是单纯的法律问题,不是单靠设立一两项措施就可以解决的,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加快发展法制教育事业,树立“依法治国,人人有责”的新理念,提高全民主的法律意识,义务观念是良策。司法机关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收集证人证言、对证人出庭重视不够的思想,从侦查阶段打好基础,加大对证人必要的法制宣传力度。人民法院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律宣传,使公民充分认识到作证的意义和重要性,消除“事不关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狭隘自私的思想,提高公民如实作证的积极性。使证人明确就其感知的案件情况作诚实、完全地陈述是其法定的义务,懂得只有自己如实陈述才有利于司法人员全面查明案情,为正确处理案件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如果自己的证言与其他证据相印证,还能有效、有力地佐证案件的指控,有利于促使当事人放弃侥幸心理,胜败皆服,接受裁判。因此从法律意识的启蒙开始对证人及其他社会大众进行培养和教育,这一点是最重要但也是最难做到的,特别是在证人没有出庭作证氛围的今天更是关键。

(二)规范证人出庭程序,树立司法公信力

程序公正带来实体公正,证人出庭作证应当遵循法定的程序,更有利于司法公信力的提升。

1.关于证人出庭举证的释明权问题。既然公认证人的提出属于当事人举证责任的范畴,那么法官就应当履行关于证人出庭的释明义务,应当向当事人说明证人出庭的举证责任及法律后果,促使当事人积极自觉地动员证人出庭,逐步使证人出庭制度在人们观念中形成一种司法理念。

2.证人出庭一般应依当事人的申请。对一般证人的出庭,以当事人申请为原则,在质证时,一方当事人只提供了书面证人证言,对方当事人对此证提出异议的,法官应当向其征求是否要求证人出庭的意见。同时,应当说明申请证人出庭的申请期限,以保证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的必要时间。对鉴定结论,当事人有异议,法官又无法判定是非的,法院可依职权或当事人的申请通知鉴定人员出庭说明。

3.证人出庭应当由人民法院传唤。审判实践中,证人出庭的方式很不规范,大多数是由当事人私下邀请进行的,证人出庭随意性较大。根据我国的国情实际,从促进出庭制度的发展、规范庭审制度和维护法律尊严角度看,传唤证人应当归于人民法院的职权。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前应当以通知书的形式通知证人出庭。

4.证人出庭作证的释明权问题。对证人的释明权,《证据规定》第五十四条第二款作出了明确规定,而且应当在通知证人出庭作证时,一并告知其应当如实作证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等同于法官的提示义务。同时,人民法院应当负有对其他相关事项的告知义务。如证人出庭作证是证人的法定义务,证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因出庭受到侵害时可得到法律的保护,证人出庭的合理费用可得到相应补偿等。在证人已出庭作证前,法官还应当再次告知证人应当如实作证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同时,应当告知证人客观陈述其亲历的具体事实,不要使用判断、推测或者评论性语言,告知证人作证时诉讼当事人有权向其质询,以确保证人证言的客观真实性。

(三)完善证人的保护措施,提高证人出庭作证率

我国诉讼法对证人保护也有相关设计,但这些规定更多的是对证人的一种事后短期保护,或是对证人被侵害之后的一种慰藉性措施,致使“保护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在实践上显得过于原则。因此我国应建立符合国情的系统的证人保护制度是完善证人出庭作证的关键,遵循全面、可操作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多项措施加以保护,从保护方式、保护手段、实施部门等方面来进行细化保护证人的具体内容,免去证人的后顾之忧。还应该创设无偿诉讼制度。[5]对因作证,本人或近亲属受到侵害而提出的诉讼,法院应免除其诉讼费用。证人在此类诉讼中需要法律援助,应由承担法律援助义务律师对其援助,如果证人自己选择律师,国家应为其支付正常的律师费用。证人出庭作证的合理费用应当裁定先行给付。审判实践中,由于证人出庭大都为当事人私下进行,法院对传唤证人又没有规范起来,尤其是证人缺乏对出庭费用的主张。一部分证人并不知道法律有强制补偿规定,有的证人出于关系面子不得不出庭,不好意思索要费用,有的举证人已在私下给付了证人费用,造成证人出庭的不规范,有时还出现伪证现象。所以,告知证人出庭费用补偿制度,并先行给付,对规范出庭制度十分必要。有关证人出庭的费用,应当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如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的尺度应当为通常标准,并为大众所能接受,误工费应当以案件管辖地的通常标准为妥,不宜以证人的固定收入为依据,否则还要增加法院的核实认定,无法统一标准,也会降低诉讼效率。

(四)确立拒证、伪证制裁制度,维护法律严肃性

我国证人作证制度虽有义务作证的规定,却没有强制作证的具体规定,对证人既不能强制作证,更无法作相应的处罚从而使得证人将作证的义务看成一种可有可无的义务,因而证人拒绝作证之风愈演愈烈。有鉴于此,我国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立法,明确规定对必须出庭作证但没有正当理由拒不出庭作证和作伪证的人要规定必要的制裁措施等追究制度,实现司法公正。

1、明确规定证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作证的法律责任,完善证人出庭制度。出庭作证是证人的法定义务,也是证人作证的基本要求。各国的诉讼立法都十分重视证人出庭作证的制度,明确规定了拒不出庭作证的法律责任。如英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证人如不遵守传唤,则构成蔑视法庭行为,属准犯罪行为,而在法国,不出庭作证的证人,可处100到1万法郎的民事罚款。我国民事诉讼法对证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行为没有规定相应的处理办法和制裁措施,致使证人出庭作证的义务失去了法律规范的本质属性,也给法院造成了执法上的困难。我国民事诉讼法应当规定对必须到庭又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证人,按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予以处罚。经传票传唤,对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作证的证人,予以拘传,强制其出庭作证,并根据情节轻重,并处罚款或拘留,以保证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促使那些无正当理由而又不愿出庭作证的人必须出庭作证。

2、建立和完善伪证惩罚制度。证人作伪证无形中会增加巨大的诉讼成本,特别是对案件的审理会因无法查实相应的证据而被迫中断,严重影响司法的质量。因而建立完善伪证惩罚制度实有必要。对诉讼过程中的伪证行为,世界各国的立法都制定了相应的制裁措施。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和《民诉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对于民事伪证行为,除对作伪证的证人证言不予采纳之外,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刑事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以何罪名追究刑事责任却没有明确规定。以至于我国目前在审判实践中作伪证的现象相当普遍又始终得不到有效遏制。因此,我国立法上应对证人作伪证的行为明确作出制裁性规定。如何制裁伪证行为?我国有些法院已对此作了积极探索,如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规定:“证人必须依法如实作证,故意作虚假证明的,应对其作伪证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或按妨害民事诉讼处理。”我国在相关立法时可予以借鉴。对于提供伪证的证人,可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根据诉讼的不同阶段以及伪证对诉讼相对方造成的危害程度,分别给予民事制裁、行政处罚直至刑事处罚。

3、民事伪证行为屡见不鲜的原因之一是很多证人作证意识不强,法律观念淡薄,因此有必要建立证人宣誓程序,对其形成心理强制,以预防伪证行为的发生。根据《民诉法解释》第一百一十条、一百一十九条和一百二十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证人出庭作证前应当告知其如实作证的义务以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并责令其签署保证书,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除外。保证书应当载明据实陈述、如有虚假陈述愿意接受处罚等内容。证人应当在保证书上签字或捺印。证人拒绝签署保证书的后果是,该证人不得作证并自行承担相关费用。但这种保证并不能完全消除伪证行为。还应当建立证人宣誓程序。证人宣誓程序,是指证人作证时以起誓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证言真实可靠的一种仪式。这种仪式即是国外大多数国家广为使用的一种诉讼程序,也是世界各国在诉讼活动中十分重视的一种程序。不少国家把这种仪式视为证人作证的必经程序,拒绝宣誓者不能作证。我国的司法界和法学理论界,对于证人是否应宣誓一直存在着争议,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立法建立证人宣誓程序。宣誓内容应当包含证人忠诚地信守法律义务,如实提供证言,承担违反义务一切法律后果等。宣誓后,一旦发现证人陈述不实或故意反复证言,都应按照伪证行为追究,对于宣誓时间,可规定在证前宣誓,对于宣誓方式,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文化传统,可以采用立保证书或当庭宣誓的形式。

总之,法律的公正不在于个案的极端正义,而在于诉讼程序上的充分救济。一个剥夺了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审判程序必然产生一个不公正的裁判。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设立就是为了实现裁判的公正而作出的制度安排。这是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制度设计,也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要举措。解决证人出庭和作证难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从理念、文化、制度、规则、保障和惩戒等各方面综合加以解决,尤其要注意从证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要以鼓励和教育为主,强制和惩罚为辅,不断唤起证人主动作证的良知和责任意识,使证人作证成为一件本人觉得理所当然,他人倍加赞赏和予以尊重的行为。

希望每个作为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的公民都能本着每个公民都秉承着一颗善良、正直、严肃的心对待你所说出的每一句证词,不放过一个坏人不冤枉每一个好人。我们应主动学习法律、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毕竟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们都有责任配合法庭和警方的义务。争做一个合格的知法守法的中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九章 保全和先予执行 第一百一十一条 当事人对保全或者先予执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1日 02:3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民事诉讼作为执行根据的有哪些,有哪些执行措施
    一、民事诉讼的执行根据1、人民法院制作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对当事人双方实体权利所作的结论性判定。2、人民法院依督促程序发布的支付令。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债务人自收到人民法院依督促程序发布的支付令之日起15日内不提出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支付令可以作为执行根据。3、发生法律效力而具有财产内容的刑事判决书、裁定书。例如,依据刑法作出的判处罚金、没收财产;判处犯罪分子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等4、仲裁机构依法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书。由于仲裁机构不是国家的审判机构,对仲裁裁决没有强制执行权,因此,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5、公证机关制作的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与仲裁机构相同,公证机关没有强制执行的权力,公证机关作出的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
    2024-04-27
    500人看过
  • 民事诉讼哪些不能作证人
    一、民事诉讼哪些不能作证人?民事诉讼中,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其他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五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二、民事诉讼中证人可以不出庭作证的情形有哪些?(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二)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三)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四)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三、民事诉讼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流程是怎样的?1、申请证人出庭作证与通知证人出庭作证。2、查明证人身份、交代法律责任及证人保证。3、证人陈述事实、法庭质证和法庭补充询问。4、证人退庭。四、民事诉讼的证据种类有哪些?(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五、民事诉讼的质证流
    2024-01-19
    454人看过
  • 证人出庭作证有哪些注意事项
    1、要带身份证复印件和原件。很多证人到了法庭才发现没带证件,有时不能进入法院。白跑一趟事小,影响案件审理事大。另外,一个办事粗心大意的人说话很难让人相信。2、一定要实事求是。俗话说:会说的不如会听的.法官、仲裁员、对方律师通常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因此,不符合实际的话不能自圆其说,经不起质问,不能被法官或仲裁员相信。不但没有实际效果,而且可能为对方作证。3、最好要有法律的基本常识。要知道案件的争议焦点,证言要说明什么问题,要围绕这个问题说。不能说成流水账。要明白办案人员的提问目的,千万想好再答!4、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只有恰好了解案件情况的人才能成为证人,所以证人不能选择,如果遇到心理素质较差的证人,可能会影响效果。尤其要注意,仲裁员、法官开场白都要说作伪证要负法律责任等,这是程序性的话,不必介意。而有的证人恐怕自己说错,反而越说越乱。一、证人出庭作证的条件1、证人出庭作证时,应当出示表明
    2023-03-23
    157人看过
  •  哪些职位的人不得在刑事诉讼中作为目击证人出庭作证?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生理上、精神上存在缺陷或因年幼不具有相应辨别能力的人员、与案件存在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人员以及行使相关刑事诉讼职权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其聘用的人员都不得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担任见证人。以下几类人员不得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担任见证人:1.在生理上、精神上存在缺陷,或因年幼不具有相应辨别能力,或者不能正确表达的人员;2.与案件存在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人员;3.行使相关刑事诉讼职权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其聘用的人员。生理精神缺陷人员能否担任见证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生理精神缺陷人员不能担任证人、鉴定人、翻译人或者诉讼代理人。同时,该法第七十八条也明确规定,生理精神缺陷人员也不能担任诉讼代理人。因此,生理精神缺陷人员不能担任见证人。以上是关于刑事诉讼中不得担任见证人的几类人员的规定。这些人员包括在生理上、精神上存在缺陷或因年
    2023-10-27
    377人看过
  • 民事诉讼申请证人出庭作证人数限制是几个
    一、民事诉讼申请证人出庭作证人数限制是几个?民事诉讼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人数并没有限制,一般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五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二、证人存在哪些情形可以不出庭作证?(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二)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三)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四)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三、民事诉讼的证据种类有哪些?(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四、民事诉讼举证注意事项有哪些?1、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2、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
    2024-01-23
    362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有义务作证的是哪些人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二)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三)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四)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综上所述可知,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应当向办案人员如实提供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况,不得拒绝,这是知道案件真实情况的人的法定义务。民事诉讼中应怎样举证是正确的?《民事诉讼法》对于举证原则的规定包括一般的举证原则、法定无需举证的情形以及举证责任倒置原则。举证责任倒置“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举证责任分配的例外情形,即法律直接规定在特定案件中,不由主张权利一方举证,而由另外一方举证的法律制度。(一)一般的举证原则1、在民事诉讼中,在举
    2023-08-17
    390人看过
  • 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时原被告都在场吗
    一、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时原被告都在场吗?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时,原被告都在场,法律没有规定过证人出庭作证时原被告需要退庭。《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五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二、民事诉讼证人在哪些情形下可以不出庭作证?(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二)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三)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四)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三、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的流程有哪些?(一)申请证人出庭作证与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参加诉讼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启动该程序。启动方式是由需要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一方,以书面的形式,在举证期限届满十日前,至迟在证据交换时,向法庭提交申请出庭作证的证人名单,包括证人的身份、地址、联系方式,拟出庭作证的主要问题。(二)查明证人身份、交代法律责任及证人保证。证人到庭后,应由
    2024-01-05
    166人看过
  • 民事诉讼申请证人出庭作证需要注意什么?
    民事诉讼是当事人和全体诉讼参与人在人民法院进行的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而诉讼参与人有很多角色,原告被告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可知的,而证人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角色。不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里,大多数诉讼现场都是需要证人的。那么什么是申请证人出庭作证时需要注意的?申请证人在出庭时是要在举证期限前申请,并且是要经过法院批准才可以出庭。一、民事诉讼申请证人出庭作证需要注意什么?当事人向法庭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时间要求为“举证期限届满前”。并且,法院经审查决定批准证人出庭作证的,会事先通知;未经法院通知,证人不得擅自到庭,当事人也不得擅自将证人带到法院等候出庭作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第七十三条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
    2023-05-22
    141人看过
  • 鉴定人员出庭作证的相关规定
    一、鉴定人员出庭作证的相关规定1、诉讼法应当明确规定,在诉讼一方对鉴定结论提出异议并要求鉴定人出庭能够作证的情况下,鉴定结论如果不经鉴定人亲自出庭作证,阐明司法鉴定的过程、根据和结论,回答控辩双方和法官的提问,就不能作为法庭据以定案的根据。这样,鉴定结论的可采性就得到法律的明确限定。2、对于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人,法官和法院应当有权采取强制措施。这一点,可以与证人出庭作证一同实施。可以考虑对拒不出庭的证人、鉴定人采取罚款、拘传甚至拘留等措施。3、明确规定鉴定人出庭作证的例外情况,如鉴定人患有重病、死亡、因不可抗力因素无法出庭等。但即使在这些例外情况下,鉴定人的鉴定结论也必须事先经过法官和控辩双方的共同审查,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否则,法庭应当否认其证据效力,而进行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4、建立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经济补偿制度二、司法鉴定的原则司法鉴定合法性原则,是指司法鉴定活动必须
    2023-03-24
    390人看过
  • 民事诉讼协助保全有哪些措施
    财产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保全财产后,应当立即通知被保全财产的人。财产已被查封、冻结的,不得重复查封、冻结。措施要求一、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应当慎重行事,严格遵守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保全条件和保全范围。没有使法律文书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情况的,不应当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二、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原则上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进行,并可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确有必要时依职权保全要特别慎重。三、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应当依法作出裁定。四、对于易损、易腐、鲜活物品采取保全措施后,可以责令当事人及时处理,也可以交有关部门及时变卖,所得价款由人民法院继续保全。五、对生产工具、经营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如车辆、船舶等)确需采取保全措施的,一般可只扣押有关证照,允许当事人继续使用、营运,控制其收人;必须查封、扣押实物的,查封、扣押后一定要妥善保管、处置。胡*来律师提醒:点击返回《民事诉讼法》目
    2023-06-14
    112人看过
  • 证人出庭作证的基本要求在民事诉讼中是什么
    一、证人出庭作证的基本要求在民事诉讼中是什么证人出庭作证的要求有:1.证人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2.证人可以正确表达意思。《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出庭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为证人。二、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流程1.申请证人出庭作证;2.通知证人出庭作证;3.查明到庭证人身份;4.法庭向证人交代权利义务;5.证人保证如实作证;6.证人陈述作证;7.交叉询问质证;8.法庭补充询问;9.证人退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三、证人出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证人出庭作证注意事项:1.要带身份证复印件和原件。2.一定要实事求是。3.最好要有法律的基本常识。4.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5.接
    2023-09-26
    271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对证人作证作了哪些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当事人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只要知道案件情况的,就可以作为证人。一、基本要求:1、证明的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健康状况相适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3条,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为证人。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证人。2、证人能够客观陈述亲身感知的事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7条规定,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证人为聋哑人的,可以用其他表达方式作证。证人作证时,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的语言。二、作证的形式:1、书面证言或视听资料或双向视听传播技术手段《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
    2023-04-21
    158人看过
  • 证人出庭作证怎么办理相关程序?
    1、申请证人出庭作证与通知证人出庭作证程序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程序,是指为说明印证本方主张,参加诉讼者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法庭作出决定允许本方证人出庭作证的程序。参加诉讼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启动该程序。启动方式是由需要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一方,以书面的形式,在举证期限届满十日前,至迟在证据交换时,向法庭提交申请出庭作证的证人名单,包括证人的身份、地址、联系方式,拟出庭作证的主要问题。合议庭的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对申请证人出庭一方提交的申请书及证人名单进行审查,作出批准或不批准出庭的决定并对此决定负责。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均应以通知形式通知申请人。批准证人出庭的应以出庭通知的形式告知证人。该程序作上述规定,目的是使法庭能根据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安排开庭的时间、地点、人员,以保证案件的审判活动能顺利进行。诉讼的各方最了解本方的主张,了解本方证人的情况,了解其证言的证明力,对传谁到庭作证,也最有发言权,故如果
    2024-01-22
    442人看过
  • 哪些人不能作为民事诉讼证人?
    作证的证人必须具有作证资格。下列人员不得作为证人:1、因生理或精神原因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但有证据表明间歇性精神病人作证时所被证明的事实发生当时其精神状态正常的除外;2、本案的检察人员、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不能同时充当本案的证人;3、本案的代理人,不能同时充当本案的证人;4、法律规定其他不得作为证人的人员。证人应当如实作证,作伪证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70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当事人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只要知道案件情况的,就可以作为证人。一、基本要求1、证明的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健康状况相适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3条,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为证人。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证人。2、证人能够客观陈述亲身感
    2023-06-25
    162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是什么,证人出庭的条件和程序有哪些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18
      1,参考如下第五十五条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询。 证人在人民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时出席陈述证言的,可视为出庭作证。 第五十六条《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的“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是指有下列情形: (一)年迈体弱或者行动不便无法出庭的; (二)特殊岗位确实无法离开的; (三)路途特别遥远,交通不便难以出庭的; (四)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无法出庭的; (五)其他无法出庭的特殊情
    • 民事诉讼法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不出庭有法律责任吗?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21
      民事诉讼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后果并不严重。在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经常会要求对案情有了解的证人出庭作证,这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当然也有一些人不会出庭,可能是嫌麻烦或者其它原因,这方面并没有对应的强制及制裁措施。要求出庭作证也不具备强制性。
    • 当庭申请刑事证人出庭作证,证人有关作证的权利义务是哪些?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29
      证人作证既是证人的权利,也是证人的义务。但是更侧重于是义务,证人在作证时享有各项权利。 附民事诉讼法条文: 第七十二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 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
    • 民事诉讼中作伪证的情形有哪些, 民事诉讼中伪证罪的定义及相关责任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01
      证人在民事诉讼中作伪证,情节严重的,不构成犯罪。但属于违法行为的,可以予以民事制裁,包括训诫、罚款、司法挽留(最长15天)。一、定义:伪证罪是特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由此可见民事诉讼中不构成伪证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伪证罪】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
    •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如何申请证人出庭作证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12
      证人要出庭作证,由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综合审查认定证明效力。1、《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一十七条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第一百一十九条人民法院在证人出庭作证前应当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