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务侵占罪警察要求对账是什么意思
在涉及职务侵占罪的案件处理过程中,警方通常会要求涉事方或相关责任人提交财务明细账目以进行核对,这一过程被称为“对账”。其目的在于证实犯罪嫌疑人是否借用其职位的便利条件非法挪用、占用了公司、企业或者其他经济实体的财产。通过对账这个关键环节,警方能够准确地掌握资金的流动方向,从而确定是否存在职务侵占的行为及其所涉及的具体金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二、职务侵占罪警察有管辖权吗
职务侵占犯罪乃是由公安机关行使管辖权之案件类型,主要涉及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在职员工,他们在工作中,利用职务赋予的便利条件,有意识地对本应归属于本单位所有的财产进行非法占有,且涉案金额往往较大。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职务侵占罪警察要求对账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
职务侵占是什么意思,职务侵占罪与职务
137人看过
-
侵占职务罪是什么意思?
401人看过
-
职务侵占刑事责任中的职务侵占是什么意思
112人看过
-
职务侵占罪客观要件内容是什么,职务侵占罪的对象
188人看过
-
职务侵占在警察队要罚款吗
471人看过
-
职务侵占罪中的职务有哪些意思
213人看过
-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是谁?职务侵占罪是什么意思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06职务侵占罪(刑法第270条),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所谓“动产”,不仅指已在公司、企业、其他单位占有、管理之下的钱财(包括人民币、外币、有价证券等),而且也包括本单位有权占有而未占有的财物,如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拥有的债权。就财物的形态而言,犯罪对象包括有形物
-
警察侵占职务侵占1000元是否定罪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1-06职务侵占1000元不能,但不构成犯罪,也不构成职务侵占罪。职务侵占罪的最低立案标准是6万元以上。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本单位财产,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
警察职务侵占要立案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06-02职务侵占罪立案的标准六万元以上。当事人发现存在职务侵占的行为,向公安机关报警的,经审查,达到立案标准的,认为有犯罪事实的予以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五条的规定,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
-
职务侵占刑事责任中的职务侵占是什么意思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0-14职务侵占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
-
职务侵占缓刑什么意思?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20涉嫌职务侵占罪,只要犯罪嫌疑人符合条件的就可判缓刑。 《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