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讯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享有公司知情权,股东有权查阅、复制董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等资料,而北京门头沟区某投资公司因拒绝股东查阅财务资料被诉至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某投资公司于10月9日被法院强制执行,提供了公司董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会计账簿供股东查阅。
在原告北京某教育服务公司与被告北京门头沟某投资公司知情权纠纷一案中,被告是1998年依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原告因认缴出资1000万元而成为公司的原始股东,而持有公司25%的股东表决权。公司经营期间,原告为了解和落实被告实收资本和经营的变化情况,多次要求查阅、复制自公司成立至2007年各年度的董事会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并要求查阅会计账簿,均遭无理拒绝。2007年8月,原告诉至法院要求判令被告提供1998年至2007年各年度的董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会计账簿以供查阅。
判决中,法院认为,依照法律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复制董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并说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根据查明的事实,原告在足额缴纳认缴的出资后,明确表示了查阅范围以及查阅的目的为落实公司资本情况。被告不能证明原告的查阅请求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又不给予书面答复的行为,构成拒绝提供查阅。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判决被告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提供1998年至2007年期间公司董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会计账簿供原告查阅。
判决生效后,被告一直未提供公司资料供原告查询,原告于2008年9月4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中,投资公司法定代表人拒绝协助原告查阅公司资料,以业务繁忙为由一直未配合法院执行,企图以此拖延、拒绝执行。随后,执行法官根据查获的公司法人和财务主管均在公司的时间,协同原告一起到公司强制执行,在法院的监督下,敦促其提供公司董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会计账簿供原告查阅,解决了股东与公司的知情权纠纷。
-
股东知情权法院强制执行如何执行
361人看过
-
拒绝履行法院判决——是否可以强制执行?
179人看过
-
不履行法院判决被强制变卖房产执行案
60人看过
-
被执行人拒不履行法院判决被移送公安机关
224人看过
-
探视不成拒付费阻挠执行被拘留
486人看过
-
不执行法院判决是否会被强制执行?
223人看过
消费者知情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前有权获得充分、明确、真实的信息,包括产品特性、价格、质量、安全性等方面的信息。 这一权利旨在确保消费者能够做出理性、明智的消费决策,防止商家隐瞒或误导消费者,从而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知情权要求企业... 更多>
-
-
公司法股东知情权被侵犯后,股东是否可以请求法院强制执行公司账户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05《公司法》明确规定: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15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本案中,孙先生作为股东,享有《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的权利。本案的争议焦点为公
-
拒不履行判决怎么办法院已经做出强制执行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281、胜诉之后,如果对方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后,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 3、另外他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他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则他会有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会被司法拘留 4、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下,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5、《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
-
怎样履行公司股东知情权?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1-24股东知情权分为主动行使和被动的行使。《中国公司法》关于行使股东知情权的规定如下: 首先,通过书面申请向公司申请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说明查询目的。公司15天内未回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公司法》第三十三条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记录、董事会决议、监事会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的会计账簿。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公司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
-
对方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法院如何采取强制措施执行?西藏在线咨询 2024-12-07在强制执行过程中,若发现被执行方存在财产擅自转移的行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立即与负责本案的执行法官进行沟通,并提交被执行方实施财产转移行为的相关线索材料,以便法院展开全面深入的调查工作。 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申请人利益不受侵害,可以考虑提出并申请执行财产保全措施。若发现此种不当行为发生于强制执行立案之前,可以向法院寻求撤消该项转移行为的支持;而如果财产转移行动已在立案之后发生,则可申请对被执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