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锅炉设备公司女业务员张某在外出办公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二级伤残。由于张某没有固定工资,在如何计算工伤待遇等问题上,未能与公司达成一致意见。为此,张某将公司告上法庭。近日,太原市万柏林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公司支付张某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共计4万余元;公司按月支付张某伤残津贴等1632元。
2006年2月,张某与太原某锅炉设备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张某担任公司业务员,试用期工资为1000元,试用期满后的工资按单位制定的考核提成办法发放,不保底,不封顶。同年8月24日,张某乘坐公司派遣的车辆,履行单位指派的投标任务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原告腰椎体骨折,脱位伴截瘫。经劳动部门认定,张某为工伤,已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属二级伤残。事后,张某与公司就工伤待遇及安置问题产生分歧,2008年1月9日,太原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原、被告的工伤待遇问题作出裁决,原告不服诉至法院,要求单位支付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及业务提成工资等共计18万余元。
法院认为,原告张某因工受伤,理应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而张某并无固定工资,根据其前3个月的试用期工资和后3个月的业绩提成工资平均计算,张某工作6个月的月平均工资为925元。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原告工资低于全省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月工资的60%,应以全省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平均月工资的60%来计算赔偿费用。
相关法条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月工资收入固定的,工资按职工工伤前12个月的平均月工资算;无固定收入或月工资收入不固定的,其工资比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标准。其中,若职工受伤前月均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而低于300%的,按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
工伤待遇争议是否先仲裁?
292人看过
-
劳动争议也叫工伤待遇吗
202人看过
-
工伤待遇案件的法律争议
75人看过
-
工伤待遇争议怎样才能起诉
300人看过
-
工伤认定无异议支付工伤待遇没商量
174人看过
-
劳动争议仲裁员的工资待遇
370人看过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
工伤待遇与工伤待遇争议的解决方法,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如何处理?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14【工伤待遇】遭遇工伤待遇争议的解决方法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在我国境因工伤医疗费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仲裁庭对追索工伤医疗费的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决先予执行,移送人民法院执行;对于追索工伤医疗费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因工伤引起
-
关于工伤待遇的争议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14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 (二)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服的; (三)签定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经办未履行有关协议或者规定的; (四)工伤职工或者其
-
工伤待遇争议仲裁的管辖权如何确定?工伤待遇争议管辖权该如何确定浙江在线咨询 2022-04-09职工在申请工伤待遇争议仲裁时,遇到了选择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的问题。同样的,人民法院在审理工伤待遇争议案件时,也存在管辖权的划分。根据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工伤待遇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这一规定表明: (1)工伤待遇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法院管辖。这是地域管辖原则的体现,也是工
-
工伤待遇无法确定工资怎么办重庆在线咨询 2023-03-06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
-
工伤待遇争议是否先仲裁四川在线咨询 2022-09-02第79条规定,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30条进一步明确规定,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这些规定,都明确了职工与用人单位因保险待遇发生争议的,当事人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先经过仲裁,对仲裁不服的,才能向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