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强制执行后未能履行的问题有哪些方法?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6 09:30:53
59 人看过
强制执行后仍不履行的解决办法如下:
1、法院可以依法查封、扣押、冻结、处分被执行人的财产;
2、如果无财产可供执行的,也可以由法院采取限制高消费、加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执行措施,以促使被执行人自觉早日履行生效法律文书;
3、仍无法执行的,则可由法院裁定中止执行,等以后发现了被执行人或被执行人的财产后,可随时再恢复执行。
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执结。
投标人投诉后怎样解决
投标过程中有人投诉的,由主管部门调查相关情况,如果投诉情况属实且影响中标的,则取消中标;如果不影响中标的,则继续发中标通知书。招标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投标人或利害关系人对评标结果有疑问的,可提出异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如何解决强制执行法院不履行职责的问题
291人看过
-
解决老赖问题的有效方法:强制执行申请
292人看过
-
强制执行无法解决公司问题
217人看过
-
强制执行困境:抚养费问题未解决
109人看过
-
赌债问题突出,法院强制执行,解决办法有哪些?
327人看过
-
法院强制执行死者欠债问题解决方法
232人看过
律师服务
#执行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强制执行
词条
#强制执行
最新文章
#强制执行
相关咨询
-
强制执行物品问题的解决方法西藏在线咨询 2024-11-2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当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被当事人拒绝履行时,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并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另外,根据第二百四十条,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后,应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
行政强制法的代履行问题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10以下就是行政强制法的代履行的解释:行政机关采用代履行方法强制执行,无须法律再行设定赋权,行政机关已经获得了一般的代履行强制执行权。这个规定无疑是有意义的;但这个规定在实施中必须明确和严格规范,否则行政机关的裁量权太大,容易形成行政机关和执法人员任意解释甚至是曲解解释。只有在法律责任、行政责任都落实和强化的前提下,行政机关和执法人员才不会随意使用代履行。
-
被告装修违规败诉未履行判决义务,有哪些强制措施解决问题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09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章的规定,我国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通常方法和手段共有以下九种: 1、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2、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3、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4、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 5、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财物; 6、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 7、强制执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 8、强制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
-
被法院强制执行后不履行如何办,强制执行有哪些常见四川在线咨询 2021-11-26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后,法院可以向被执行人发送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逾期不履行法院判决的,法院可以依法查封、扣押、冻结、处分被执行人的财产;如果没有财产可以执行,法院也可以采取限制高消费、加入不可信执行人名单等执行措施,促使执行人自觉尽快履行有效的法律文书。法院采取上述措施后仍不能执行的,可以由法院裁定暂停执行,发现被执行人或者被执行人的财产后,可以随时恢复执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规定,有下列
-
和解后对方不履行法院强制执行的权利江苏在线咨询 2022-09-02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第二百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的效力主要表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