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力是一项免责条款,是指买卖合同签订后,不是由于合同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和无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发生意外事件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者推迟履行合同。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一、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的权利有哪些?
(一)人身权请求权。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民法典》中增加了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其起算点可以延至未成年人成年之后开始计算,充分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权益的保护。
(二)支配性权利,比如物权和知识产权;
(三)抗辩权;
(四)形成权;
(五)物权性权利,比如排除所造成或的妨碍、消除所形成或即将形成的危险、停止正在进行的侵害、不动产或者已经登记的动产返还请求权等都物权性权利都不适用诉讼时效。
(六)道德性义务的请求权也不适用诉讼时效,比如赡养、抚养、扶养等费用的要求。
另外,需要注意一点的就是,一般债权请求权都是适用诉讼时效的,但是以下情况除外:
1.本金利息返还请求权,一般存款人随时都可以要求银行兑付,如果有诉讼时效的限制,那么对于存款人要求兑付将会造成严重的不利,容易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
2.对于国债和企业债券的购买一般是基于对国家或企业的信任,如果使用诉讼时效,也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3.对于未缴纳出资人的缴付出资请求权也不适用诉讼时效,否则不利于企业有充足的资金对外开展业务,从而不能对外承担责任。
-
诉讼时效不可抗力可以延长吗?
395人看过
-
诉讼时效抗辩是什么意思,诉讼时效抗辩是什么意思
154人看过
-
不可抗力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止吗
144人看过
-
不可抗力诉讼时效中止规定包括什么情形?
481人看过
-
什么是诉讼时效抗辩?诉讼时效抗辩适用的范围有哪些?
237人看过
-
诉讼是否属不可抗力
402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诉讼时效抗辩是什么意思,诉讼时效抗辩是什么意思甘肃在线咨询 2021-04-25诉讼时效抗辩是一种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行使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法律行为,也可以理解为已经进入诉讼阶段,对对方当事人违反有关“诉讼时效”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时效抗辩”,请求驳回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的情况。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除外。
-
诉讼时效经过的抗辩是指哪些?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19一般债权的诉讼时效是两年,从债务偿还期限届满起计算,两年中诉讼时效未中止、中断的,此债权的诉讼时效即终止,终止后债权人向法院起诉的,债务人可以债务过了两年的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不予偿还此债务。
-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诉讼时效问题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9-01(1)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2)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
-
不可抗力诉讼时效中止规定包括哪些?北京在线咨询 2023-10-24诉讼时效中止的不可抗力原因包括了自然灾害、军事行动等情形。如果在是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出现了规定的事由导致当事人无法行使诉讼权利时,也是可以向司法机关申请将事件的诉讼时效进行中止的,这样也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当事人的各项权益的。
-
不可抗力事件是指广西在线咨询 2023-04-12不可抗力是什么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包括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洪水、冰雹;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三方面。 注意问题: (1)合同中是否约定不可抗力条款,不影响直接援用法律规定; (2)不可抗力条款是法定免责条款,约定不可抗力条款如小于法定范围,当事人仍可援用法律规定主张免责;如大于法定范围,超出部分应视为另外成立了免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