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家庭暴力的法律责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2 17:36:13 362 人看过

1、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因实施家庭暴力,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受害方要求离婚的,法院应当准许。

3、受害方在离婚诉讼中可以请求加害方赔偿。该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家庭暴力的防治

1、将禁止家庭暴力上升为基本原则。这一原则是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宪法原则的体现,也为今后各地制定反家庭暴力的地方性法规、规定提供了法律依据。

2、在裁判离婚的法定理由中,将配偶一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作为法院对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离婚案件,作出准予离婚的法定理由之一。

3、在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一章,规定了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的救助措施与施暴者的民事法律责任。例如,配偶一方因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3日 22:3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家庭暴力相关文章
  • 法律中如何界定家庭暴力问题,家庭暴力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法律中界定家庭暴力问题,根据行为人是否通过实施暴力行为对家庭成员进行身体虐待、言语虐待、性虐待等;家庭暴力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责任等法律责任。一、法律中如何界定家庭暴力问题法律中界定家庭暴力问题如下: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虐待行为。它包括对配偶、亲子、手足或长者的身体虐待、言语虐待、心理虐待和性虐待。具体表现有:1.身体虐待:推、甩、踢、揍、掴、抓、咬、拗扭肢体,甚至使用刀械枪枝等攻击受害人。2.言语虐待:企图以字眼、声调来控制或伤害另一个人。3.心理虐待:威胁自杀、阻止对方探视其亲人、嘲笑、侮辱对方的朋友、滥用药物和酗酒、不实的指控对方有外遇、极度忌妒、无法保有一份工作、禁止对方上学或工作,跟踪、监视、谎言操控人、批评对方的外表、责备、冷漠以对等等。4.性虐待:强迫对方进行性行为、逼迫对方看色情影片或图片、拒用保险套等等。二、家庭暴力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家庭暴力
    2022-07-16
    240人看过
  • 对未成年家庭暴力算什么
    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1、持续,经常性的体罚。这个是家庭暴力最主要的体现,就是父母会时不时对孩子出气,没有错的时候也会习惯性的体罚孩子,犯错之后更会找到理由加倍的施加暴力,如果出现了这种经常性的体罚,鞭打,那就可以认为是家庭暴力,是违法的。2、身体和精神的损害如孩子回家晚了就不给吃饭,这种事情一直出现的话,也会给孩子心理造成不小的影响,可以认为是家庭暴力,即也属于违法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4-05-05
    78人看过
  • 未成年人对小孩实施家庭暴力犯法吗?
    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主要是指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家庭成员对未成年人以打骂、冻饿、关禁闭、捆绑、有病不医、强迫超体力劳动、限制自由、污辱人格、歧视等暴力手段,从肉体及精神上对未成年人进行摧残迫害的行为。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并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对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支付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的判决。若经常地、连续地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且情节恶劣的,便构成我国《刑法》第260条规定的虐待罪,依法要承担刑事责任。一、受害人遭受家庭暴力后怎么办(一)社会救助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二)民事救济受害人可以在离婚诉讼中向施暴者要求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与精神损害
    2023-02-04
    225人看过
  • 家庭暴力刑事责任坐牢几年
    要看受害者实际的伤情才能确定判决的刑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致人轻伤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二条有下列侵犯他人人身权利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一)欧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二)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三)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四)虐待家庭成员,受虐待人要求处理的;(五)写恐吓信或者用其他方法威胁他人安全或者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胁迫或者诱骗不满十八岁的人表演恐怖、残忍节目,摧残身心健康的;(七)隐匿、毁弃或者私自开拆他人邮件、电报的。一、家庭暴力怎么赔偿?家庭暴力离婚赔偿的侵害对象是人身损害,赔偿范围是物
    2023-02-17
    497人看过
  •  家庭暴力骨折的法律责任期限是多久?
    该段内容讲述的是虐待罪犯的相关法律制裁。若虐待行为构成轻伤害,相关法律制裁长达三年。而虐待罪犯属于自诉案件,情节严重的可以以故意伤害罪、虐待罪等起诉。故意伤害罪的判刑则根据情节轻重而定,最高可达十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因此,若发现虐待行为,应立即报警接受创伤鉴定,以保护受害者的权益。这种情况需要立即报警,并接受创伤鉴定。若构成轻伤害,相关法律制裁将长达三年。家暴属于自诉案件,情节严重的,可以以故意伤害罪,虐待罪等起诉。关于判刑多少,具体看其情节状况。虐待罪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遭受家暴如何进行法律维权?遭受家
    2023-08-25
    361人看过
  • 家庭暴力侵犯了未成年人哪些合法权益
    家庭暴力如何认定?(一)肉体摧残式。如对家庭成员用推挤、拳击、扭臂、掐脖子、扇耳光、咬、掐、开水烫、火烧、用刀等手段及器械伤害,故意杀害、伤害、重度殴打、冻饿、性摧残等使受害人身体受到严重损害。(二)精神迫害式。用威胁、恐吓、辱骂、猜疑、恶意贬低、故意刁难等手段干涉配偶行动自由,尤其不得与其他异性来往,怠慢对方的感受及需要;捏造事实强加给家庭成员或四处宣扬,将第三者带及家中同居或发生性行为,使受害人精神极度伤害;实施冷暴力等。(三)性虐待式。违背配偶意愿强迫进行性行为,或强迫其进行难以接受的性行为方式,损伤其性器官,强迫拍摄淫秽照片或录相。(四)虐待体罚式。如经常对家庭成员进行打骂,有病不给治疗等,具有连续性的特征;如对家庭成员罚跪、强迫过度劳动、禁闭、限制行动自由等。(五)经济虐待式:剥夺生活必需品,遗弃家庭成员,限制配偶花钱,夺走工资,扣留身份证件,禁止外出工作,禁止求医,在外赌博欠债
    2023-04-27
    72人看过
  • 家庭暴力行为涉及到哪些法律责任
    一、家庭暴力行为涉及到哪些法律责任家庭暴力会负的法律责任:1.要对受害者一方进行离婚损害赔偿;2.如果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3.如果实施家庭暴力人的施暴行为构成犯罪,由人民法院判处刑罚。二、法律规定的家暴行为有哪些法律规定的家暴行为有:1.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2.经常性谩骂、恐吓;3.性暴力。家庭暴力是对身体和精神的侵害,属于严重侵犯人格权的行为。《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第三条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履行家庭义务。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三、家暴一定会判离吗家庭暴力不是一定会判定离婚的。如果当事人一方实施了家庭暴力,另一方提起诉讼,经人民法院调
    2023-10-13
    188人看过
  • 实施家庭暴力救助措施及法律责任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自诉,虐待致使重伤死亡的除外;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律师提醒:如果存在家庭暴力行为,受害方首先须保留好证据。一旦发生或即将发生家庭暴力,一定要及时报警或寻求居委会的帮助,这样有利于及时固定证据,为日后诉讼离婚做准备。即使不打算离婚,在婚内也可以向法院提起侵权之诉,要求对方婚内索赔,这样可以起到有效抑制家庭暴力的作用。
    2023-06-14
    236人看过
  • 2016年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家庭暴力概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将家庭暴力概括为家庭暴力,一般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履行家庭义务。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我国为什么要禁止家庭暴力1、侵害了受害者的人格尊严和身心健康,甚至威胁生命。在调查中,多数受害者都是在被施暴时惨遭残害。暴力行为严重地侵犯了受害者的人身权利。2、家庭暴力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不及时有效遏止家庭暴力,受害者本人又不知用法律保护自己,在忍气吞声、长期遭受暴力的扭曲心态下,采取了法律禁止的手段,酿成恶性事件。给社会带来恶劣的后果,极大的危害了社会安定的局面。3、严重影响、破坏了社会组成细胞——家庭。在一个家庭中,经常发生家庭暴力的,必然影响夫妻感情。当妻子无法
    2023-07-14
    376人看过
  • 向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如何处理
    一、向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如何处理对于家暴未成年人这一恶劣行径,我国政府依据具体情况采取严格处罚措施。首先,应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对责任人予以拘留,并处罚款数额不超过1000元人民币的处罚标准;其次,若情节特别严重,已经触犯刑法相关条例,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对加害人进行严厉惩处。例如:凡导致受害者轻伤的,将被判处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在内的相应惩罚;而对于致受害者重伤者,则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处罚。至于由于极端残忍手段致受害者重伤以致严重功能障碍的,将被处以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乃至无期徒刑的处罚,甚至可能赐予其生命终结的裁决。《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二、向未成年人出售卷烟怎么处罚依据我国现行法律
    2024-07-16
    314人看过
  • 是否有未成年人参与家庭暴力事件?
    只要是家庭成员采用了家暴手段,造成了伤害的后果,即构成家庭暴力。我国法律规定禁止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女打男算家暴吗一、女打男算家暴吗1、女打男算家暴。在婚姻关系中,女的打男的算家暴。关于家暴的定义为,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所以不管是男方打女方,还是女方打男方,都属于家暴。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二、什么情况才算家暴家庭暴力是指:1、针对身体的暴力(殴打);2、针对精神的暴力(精神暴力);3、针对性的暴力(性暴力)力。身体的暴力表现为殴打、虐待等。而精神暴力则是
    2023-07-03
    390人看过
  • 家暴未成年人的法律惩罚措施
    我国的刑法规定,一般情况下,家暴属于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如果由于家暴导致别人重伤的,那可以判刑。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导致别人重伤的,通常该犯罪分子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家暴行为导致别人死亡,或通过特别残忍的手段导致别人重伤,或严重残疾的,那会被法院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家暴判刑多少年因家庭暴力造成轻伤以上损害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造成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01
    394人看过
  • 家庭暴力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1、找到能够庇护你的亲人。2、找寻亲人之外的朋友,老师帮助。3、报警4、联系媒体,曝光到网络。5、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被撤销监护资格的父母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费用。未成年人家庭暴力首先作为一个未成年人,首先得区分什么是家庭暴力,什么是中国古代的‘棍棒出孝子’。在父母对你进行体罚的时候,首先判断自己是不是有错,如果真是自己有错,那最好及时承认错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可以及时避免遭到父母‘教育’。1.持续,经常性的体罚。这个是家庭暴力最主要的体现,就是父母会时不时对孩子出气,没有错的时候也会习惯性的体罚孩子,犯错之后更会找到理由加倍的施加暴力,如果出现了这种经常性的体罚,鞭打,那就可以认为是家庭暴力。2。身体和精神的损害孩子作为父母的心头肉,在一
    2023-07-07
    272人看过
  • 未成年受到家庭暴力该怎么办
    未成年人遭遇家庭暴力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处理,如果因家庭暴力造成严重后果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本单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未依照本法第十四条规定向公安机关报案,造成严重后果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本单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一、对于家暴受到威胁怎么办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遭受家庭暴力面临人身安全威胁的,受害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申请人身保护令等途径维护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三条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
    2023-03-13
    333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纠纷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家庭暴力是一种违法行为,当发生家庭暴力行为时,受害人及其亲属应当及时向有关机构反映情况。 对家庭成员实施家暴行为,受害方或亲属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警方应当到现场进行调查,根据其受害者的受伤情况,及时将受害者送至医院治疗;对于实施家暴者,... 更多>

    #家庭暴力
    相关咨询
    • 家庭暴力法律关于家庭暴力的法律责任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6-03
      家庭暴力的法律认定: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所以,如果法官无法判断是否家暴的,也有引入专家证人的机制,可以请专家来判断是不是暴力。法官也会借助于其他的技术手段,例如请法医鉴定验伤。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 家庭暴力的法律侵权责任是什么,家庭暴力的性质特点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4-25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等,但妇女受丈夫的暴力侵害是最普遍的,她们受到的身心伤害也最大,家庭暴力尤其指丈夫对妻
    • 什么是家庭暴力,法律规定家庭暴力的成员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17
      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等,妇女和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残疾人也会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 未成年人家庭暴力应该如何处理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24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最常听到的就是“”这几个字,有很多人以为家庭暴力只会出现在夫妻间,但是家庭暴力也会出现在父母与孩子之间,那么未成年人家庭暴力怎么办?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而在其他国家,未成年人被定义的年龄范围不同。例如在日本,未成年人是指未满二十周岁的公民。但是在美国,未成年就指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目前,我国针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判断一个人是否为未
    • 对未成年实施家庭暴力算违法吗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6-24
      1、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 2、以《刑法》规定的罪名为基础,以行为种类来分,未成年家庭暴力犯罪主要有以下几种: (1)故意伤害罪、虐待罪、遗弃罪。 (2)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经教育不改的,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