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动迁违约补偿纠纷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5 10:21:27 257 人看过

被征收人对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达不成补偿协议;

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的,由房屋征收部门报请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按照征收补偿方案作出补偿决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予以公告。

一、征地拆迁中对于拆迁补偿方案不满意怎么办

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被征收人对房屋征收补偿方案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订立后,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协议的约定的搬迁期内拒绝搬迁的,拆迁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诉讼期间,拆迁人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先予执行。

二、从动迁到公示规划需要多久时间

从公示到动迁一般要不得少于30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条房屋征收部门拟定征收补偿方案,报市、县级人民政府。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论证并予以公布,征求公众意见。征求意见期限不得少于30日。第十三条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后应当及时公告。公告应当载明征收补偿方案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权利等事项。市、县级人民政府及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做好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宣传、解释工作。房屋被依法征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时收回。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4日 10:0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动迁相关文章
  • 离婚后损害赔偿纠纷怎么处理,法律依据是什么
    离婚后损害赔偿纠纷的处理方式如下:如果无过错方以另一方的过错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损害赔偿的,若当事人在签订离婚协议时已经明确表示放弃损害赔偿的,那么法院不予受理;若并非明确表示放弃损害赔偿的,无过错方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就对方过错提起诉讼。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五)有其他重大过错。《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2024-05-09
    318人看过
  • 怎样解决征地补偿款纠纷,法律依据是什么
    一、怎样解决征地补偿款纠纷,法律依据是什么解决征地补偿款纠纷可以请求当地县级以上政府进行第一步协调;协调双方未达成合意的,则进一步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对裁决不服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六条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达不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的,由房屋征收部门报请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按照征收补偿方案作出补偿决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予以公告。补偿决定应当公平,包括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有关补偿协议的事项。被征收人对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温馨提示】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二、怎么解决征地的补偿款纠纷对于征地纠纷的解决,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2024-01-28
    102人看过
  • 土地互换纠纷按什么法律依据处理
    被征收人对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达不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的,由房屋征收部门报请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按照征收补偿方案作出补偿决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予以公告。《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六条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达不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的;由房屋征收部门报请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按照征收补偿方案作出补偿决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予以公告。补偿决定应当公平,包括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有关补偿协议的事项。被征收人对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2024-05-15
    85人看过
  • 雇佣关系纠纷处理的法律依据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2、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5条中讲到:“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合伙组织雇用的人员在进行雇用合同规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造成他人损害的,其雇主是当事人”债权人撤销权纠纷处理的法律依据有什么债权人撤销权是指债权人在债务人实施减少其责任财产的行为对债权造成损害时,有权请求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根据法律规定,债权人撤销权
    2023-08-17
    242人看过
  • 征收补偿和搬迁补偿的相关法律依据是什么?
    一、征收补偿和搬迁补偿的相关法律依据是什么?《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二、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土地管理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除外。第四十七条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
    2022-04-15
    93人看过
  • 工伤事故赔偿纠纷的处理依据是什么
    一、工伤事故赔偿纠纷的处理依据是什么工伤索赔的法律依据是《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劳动者经工伤认定为工伤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
    2024-01-01
    479人看过
  • 物业法律法规纠纷依据是什么?
    一、物业法律法规纠纷依据是什么?为正确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建设单位依法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以及业主委员会与业主大会依法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对业主具有约束力。业主以其并非合同当事人为由提出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备注:以未签订物业服务合同为由,拒交物业费,法院不支持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业主委员会或者业主请求确认合同或者合同相关条款无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物业服务企业将物业服务区域内的全部物业服务业务一并委托他人而签订的委托合同;(二)物业服务合同中免除物业服务企业责任、加重业主委员会或者业主责任、排除业主委员会或者业主主要权利的条款。前款所称物业服务合同包括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物业服务企业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或者法律、法规规定以及相关行业规范确定的维修、养护、管理和维护义务,业主请求物业服务企业承担继续履行
    2023-04-13
    136人看过
  • 劳动判决产生纠纷时的处理依据是什么
    2006年10月,经中间人介绍,被告包某与某公司副总经理余某相识,并同余某商谈好待遇条件后于2006年10月16日到某公司工作,由某公司向其发放工资。2006年11月21日发放690元,12月15日发放1495元,2007年1月17日发1412元,2007年2月14日发3246元,3月21日发1435元,4月26日发1268元。原告与被告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被告在仲裁时提出试用期为三个月,工资2000元/月,对此,庭审中某公司提供的证人亦予以证实,故对此事实予以认定。被告包某工作至2007年3月21日被辞退,某公司为此出具“江西某实业有限公司员工辞职手续清单”,该清单“人事部门意见”一栏中有该公司工作人员曾某签名,“部门意见”一栏中有公司工作人员刘某签名。据此可以认定,包某于2007年3月21日被某公司辞退。包某被辞退后,因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金等争议于2007年5月向某市劳动争议仲裁委
    2023-06-12
    157人看过
  • 小产权房纠纷处理有什么法律依据吗
    解决小产权房的纠纷,最好是通过协商解决的方式来处理。因为小产权房属于违法建筑,买卖小产权房的合同无效,不受法律的保护,因此,要维权是很困难的事情。1、本集体组织成员之间买卖小产权房一般认定合同有效。2、小产权房买卖合同被认定无效之后的处理规则: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一、民法典里规定无效合同怎么办?合同无效已经履行的可以遵循以下方法选择,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
    2023-03-24
    319人看过
  • 先补偿后搬迁的法律依据
    一、先补偿后搬迁的法律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先补偿后搬迁】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偿后,被征收人应当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者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第二十八条【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当附具补偿金额和专户存储账号、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用房的地点和面积等材料。二、先补偿,后搬迁”是法律赋予被征收人的权利,如果征收部门不按规定履行补偿义务要求被征收人先行搬迁,甚至非法进行强制搬迁,被征收人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如
    2023-04-05
    244人看过
  • 拆迁补偿的税务处理是以什么为依据的
    一、拆迁补偿的税务处理是以什么为依据的具体施行的赋税如下所述:首先,对于企业所得税方面,依据企业搬迁阶段安排,若企业在异地重建之后重新恢复原有的生产运营业务,或是转换成全新的经营活动,则其从搬迁或资产清理中所获得的收益,可用于购买、构建与之前搬迁前所使用的具有相同或相似特性、用途的新的固定资产以及土地使用权(以下简称为“重置固定资产”),或者对其他固定资产进行改良,亦或是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抑或是安置员工等方面,只要符合上述条件,便允许将这些收益在扣除固定资产重置或改良支出、技术升级改造支出以及员工安置支出之后的剩余部分,计入到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其次,关于土地增值税方面,如果是因为国家建设的需求而依法征用、回收的房地产,那么这类房地产将免于征收土地增值税。这里所说的“因国家建设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产”,特指那些因为城市实施规划、国家建设的需要而被政府批准征用的房产,或者是收回的土地使
    2024-03-30
    361人看过
  • 缔约过失责任纠纷的法律依据
    缔约过失责任法律上是这么规定的: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这条规定的要旨是:合同的缔约过失。所谓的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订立合同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因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有的义务,而使另一方当事人信赖的利益遭受损失,而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况。【案例】康某系某村村民。2012年10月,该村委会主任同康某签订《林木承包合同》,约定村委会将该村内属于该村的树木400余棵交由康某看护管理,待成树后按五五分成。后村委会换届,村委会以该合同当时未经村民代表会议审议,严重违反法律和政策规定,侵害了集体权益为由诉至法院,请求判决《林木承包合同》无效。【判决】2014年6月,通州区法院认定该村委会对集体财产进行处置和分配未通过村民代表大会
    2023-03-10
    277人看过
  • 拆迁纠纷仲裁的证据及其法律依据:
    仲裁申请书应当包括:标题;所有的劳动仲裁申请书都可以直接的以《仲裁申请书》作为标题。申请人信息;必须信息包括申请人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地址。其他信息:申请人性别、年龄、民族、联系电话等。请求的事情。签名加年月日。权益受侵害的事实怎么写要清楚地表达投诉案件的事实、理由、目的要求和投诉双方的基本情况:1、应写明投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2、写清请求,即写明投诉人的具体要求与目的;3、事实和理由,消费者应写明在何时、何地、因什么原因发生什么问题。以便受理单位尽快了解全过程并进行调整处理;4、证据与结尾。证据,即投诉案件的实物和证人证言。《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五条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订立补偿协议。补偿协议订立后
    2023-07-14
    195人看过
  • 廉租房拆迁补偿是怎样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一、廉租房拆迁补偿是怎样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廉租房拆迁补偿是:出租人与承租人对解除租赁关系达不成协议的可以要求赔偿安置费和搬迁费、房屋内各项家电移机损失与非住宅房屋营运损失,出租人与承租人解除租赁关系的可以要求替代租房的租金价差损失赔偿、房屋装修费赔偿以及其他相应损失的赔偿。《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温馨提示】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15分钟获得解答!二、小产权房的房屋拆迁补偿是怎么规定的对于小产权房的房屋拆迁补偿,需要先进行认定。对认定为合法建筑和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的,应当给
    2024-01-28
    401人看过
换一批
#拆迁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动迁
    词条

    动拆迁是指因城市规划、土地开发等原因进行的拆迁。包括对房屋整体或部分拆除,以及对被拆迁人重新安排建设用地的过程。 动迁补偿标准是指根据不同地区政策和实际情况,对被拆迁人给予的补偿标准。一般来说,动迁补偿标准包括房屋价值补偿、搬迁补助费、临时... 更多>

    #动迁
    相关咨询
    • 法律依据是什么?怎么处理合同纠纷?
      青海在线咨询 2023-10-08
      出现合同纠纷时,当事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 1、当事人可以与对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协商,以达成一致,解决纠纷; 2、当事人可以请求第三方居中调解,以达成调解协议; 3、如果双方书面约定仲裁的,可以向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如果双方没有约定仲裁的,可以准备起诉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有工商执照动迁怎么补偿,法律依据是什么
      广西在线咨询 2023-10-09
      有工商执照动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补偿。 房度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依照条例的规定,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知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道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版项,订立补偿协议,进行补偿。法律规定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
    • 房屋拆迁纠纷如何处理,房屋拆迁纠纷行政裁决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样的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4-16
      房屋拆迁纠纷的处理主要有四个问题:第一,裁决;第二,诉讼;第三,复议;第四,执行。 房屋拆迁纠纷行政裁决是指征地拆迁主管行政机关和相关部门依法对当事人之间围绕拆迁的搬迁与补偿安置争议所作出的裁量和决定。已经拆除住房的宅基地使用权问题,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的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但村民拥有新的宅基地的,其老宅基地使用权因市政府登记造册,该户仍
    • 违章建筑在拆迁补偿上有什么法律依据
      河南在线咨询 2023-11-07
      要弄清违章建筑拆除是否有补偿,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违章建筑。拆除违章建筑,当然是不用给补偿的,不但不补偿,严格来说还可以对违法行为进行罚款。
    • 违法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是多少, 法律依据是什么, 法律依据是什么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07
      违法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按《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支付二倍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