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裁决申请人与第三人具有劳动关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7 09:12:54 177 人看过

一、仲裁裁决申请人与第三人具有劳动关系

劳动争议处理中“第三人”的主要情况

(一)企业主管部门越权作出不适当的决定。例如,调动下属企业职工变更劳动合同不与企业或职工协商的,或者不通过企业直接处分职工的;

(二)合作、联营企业或企业集团主要负责人承担不了责任,应由合作联营各方分担的;

(三)劳动者跳槽,用人单位使用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而应承担相应的边带责任的;

(四)甲厂职工在履行与乙厂签订的经济合同时,由于乙厂的原因使甲厂职工发生的伤残亡时;

(五)建筑安装施工单位给对方施工时,因安全措施不好给对方正在履行职务的职工造成伤残亡的;

(六)因履行职务造成人身伤害的;

(七)因交通肇事按规定应定为工伤而出现的第三人;

(八)多重劳动关系。包括:

1、劳动者被其他单位借用、聘用与原单位仍然保持劳动关系的;

2、本单位放假,托管暂时到其他单位工作没有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

3、退养、停蕲留职的工人,从事第二职业的;

4、为了解决和保留职工身份或所有制问题,职工在一个企业工作,名额挂靠在另一企业的;

5、部分合资、合作企业的职工没有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甚至仍保持劳动权利义务关系的;

6、企业被租凭或承包,在此期间内形成原单位与租凭或承包者的劳动关系等等。

二、劳动争议仲裁中第三人的地位

《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及《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第十一条规定“与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可以参加仲裁活动或者由仲裁委员会通知其参加仲裁活动。从仲裁现行规定中仅仅提及第三人,没有明确第三人在仲裁活动中的地位。根据第三人的特点,仲裁机关应通知其参加调解和伸裁活动,但第三人无权放弃、变更仲裁请求或申请撤诉。仲裁委员会经调解达成协议,制作的调解书涉及第三人权利和义务的,第三人应在调解书上署名,仲裁委员会应当将仲裁调解书依法送达第三人。仲裁庭开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第三人经通知不到的,可以作缺席裁决,仲裁裁决第三人承担义务时,第三人对仲裁不服,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志诉讼。第三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履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调解书、裁决书所规定的义务时,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四、劳动争议仲裁中涉及第三人案件的处理

由于侵权第三人的介入,使原来较为简单的仅仅是劳动法律关系复杂化了。如何区分职工所在单位与侵权第三人的法律责任,有及职工所在单位或侵权第三人拒绝或无力承担法律责任时,职工应如何寻求法律救济,仲裁机关应如何处理就成为我们收须认真觖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能合并的尽量合并处理。除因交通肇事以及因履行职务遭致人身伤害的,应由有关部门处理。其理由,

1、第三人参加诉讼属于诉的合并。在诉讼理论上,他人之间正在进行的诉讼,称为本诉。第三人参加的诉讼,称为参加之诉。第三人虽然与劳动者没有劳动法律关系,但由于造成职工的权利被侵犯的法律事实同时产生两个法律关系,而受侵权人的职工一方为权利主体,且侵权第三人的偿付责任又可以抵销职工所在单位的部分责任。因此,侵权第三人是否履行赔偿义务,将影响到职工所在单位的利益,将利害关第人即第三人通知参加诉讼是法律授予仲裁机关的职能,我们各级仲裁机关应当认真执行这一规定,将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通知参加诉讼;

2、这样做可以避免劳动争议仲裁机关与人民法院在适用于医疗事故工伤事响应和交通肇事;

3、合并处理可以避免重复办案,节省办案时间,使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行到保护。这是设立第三人的目的,也是立法的宗旨;四是有利于贯彻有过错和公平的原则,使有过错的一方受到法律追究,从而使案件公正合理的得到解决。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7日 23:0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仲裁调解相关文章
  • 用人单位能否申请裁决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申请裁决解除劳动关系是否是终局裁决
    一、用人单位能否申请裁决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可以申请裁决解除劳动关系。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二、用人单位申请裁决解除劳动关系是否是终局裁决用人单位申请裁决解除劳动关系是不适用仲裁终局裁决的。适用仲裁终局裁决的情形:1.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2.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
    2023-06-20
    171人看过
  • 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说联系不到人怎么办
    一、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说联系不到人怎么办在申请劳动仲裁的过程中,若遇到被申请人一直联系不上的情况,劳动仲裁机构通常会采取公告的方式送达仲裁文书。1.公告送达是一种法定的送达方式,用于在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联系到被申请人的情况下,确保被申请人能够知晓相关的仲裁信息。2.劳动仲裁机构会按照法定程序在指定的媒体或公告栏上发布公告,告知被申请人有关仲裁申请的内容、开庭时间、地点等关键信息。3.如果被申请人在公告送达后仍然不出庭,劳动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缺席判决。(1)缺席判决是指在一方当事人未出庭参与仲裁程序的情况下,仲裁庭根据已有的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裁决。(2)这种裁决对于被申请人具有法律效力,被申请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二、提交材料须知在申请劳动仲裁时,需要提交一系列的材料以证明申请人的诉求和与被申请人之间的劳动关系。这些材料包括但不限于:1.《仲裁申请书》是必备的材料之一。申请人需
    2024-07-15
    97人看过
  • 劳动仲裁立案时 有第三人吗
    第三人与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仲裁活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也可以追加第三人参加仲裁。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一、劳动争议案仲裁委员会受理需要什么条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申斥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②有明确的对方当事人及具体的申斥请求、理由和事实依据;③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适用范围;1、因用人单位开除、除名、辞退劳动者及劳动者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奖金、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包括因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4、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争议;5、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依据《企业劳动争
    2023-03-13
    78人看过
  • 劳动者在劳动仲裁期间,如何申请仲裁劳动关系
    一、请首先确定劳动关系:根据2005年5月25日劳社部发[2005]12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全文如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近一个时期,一些地方反映部分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时因双方劳动关系难以确定,致使劳动者合法权益难以维护,对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带来不利影响。为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现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
    2023-03-02
    242人看过
  • 劳动仲裁裁决与起诉的关系是什么?
    一、劳动仲裁裁决与起诉的关系是什么?劳动仲裁与诉讼的关系是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两者都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途径。劳动争议当事人须首先将争议提交劳动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裁决后,如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应在收到裁决书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未经仲裁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法定前置程序,即“先裁后审”制,劳动争议当事人须首先将争议提交劳动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裁决后,如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应在收到裁决书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未经仲裁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收到仲裁裁决后,当事人未在十五日内起诉的,裁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该裁决,否则对方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在十五日内起诉的,仲裁裁决不发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应当对该劳动争议进行全面审理,不受已完成的仲裁的影响。二、劳动仲裁和诉讼的区别何在?1、性质不同。劳动争议仲裁具有行政和
    2024-01-25
    146人看过
  • 人事争议仲裁与劳动争议仲裁的关系如何?
    人事争议仲裁与劳动争议钟裁在性质上是相同的,都属于行政仲裁的范畴,但两者又有区别:(1)管理对象不同,人事争议仲裁与劳动争议仲裁在受案范围上有所不同。劳动争议仲裁主要处理工人与企业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人事争议仲裁主要处理行政机关与工作人员之间、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发生的人事争议;(2)适用的法律法规不同,在仲裁过程中,人事争议仲裁与劳动争议仲裁分别适用不同的程序法和实体法规范。劳动争议仲裁主要适用国家有关劳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人事争议仲裁则主要适用人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3)人事争议仲裁与劳动争议仲裁的机构及人员构成也不同。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和人员是按照《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和组成的,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的建立和人员的配置是按照《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运作的。
    2023-06-10
    272人看过
  • 个人怎样申请劳动仲裁,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怎么办
    个人怎样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六十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它正当理由超过上述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除外。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当提交申诉书,并按照被诉人数提交副本。申诉书应用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并应载明下列事项:(1)职工当事人的姓名、职业、住址和工作单位;企业的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3)证据或证人的姓名和住址。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服怎么办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有证据证明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一)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三)违反法定程序的;(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五
    2024-04-22
    415人看过
  • 劳动仲裁程序第一步,当事人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当事人申请是劳动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先决条件和必经程序。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必须有当事人的申请,否则,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该案件。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有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必须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写明:申请人姓名、职
    2023-08-04
    498人看过
  • 劳动仲裁的裁决具有终局裁决
    1、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1)劳动报酬包括:计时、计件工资;加班加点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带薪年休假报酬;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其他劳动报酬等。(2)工伤医疗费包括: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化验费、手术费、住院费、药费等与工伤或者职业病治疗有关的费用等。(3)经济补偿金包括:《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竞业限制期内给予的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未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一个月工资;《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其他经济补偿等。经济赔偿金包括:《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第二倍工资;《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违法约定试用期的赔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的加付赔偿金等。2、因
    2023-03-13
    139人看过
  • 劳动仲裁仲裁申请书与仲裁申诉书之义
    【摘要】申请劳动仲裁,提交仲裁申请书还是申诉书?很多人没有在意这个问题,现在开庭时,仍有一些老仲裁员把当事人称作申诉人,申请人与申诉人之间到底有无区别,这种称谓是如何演变的呢?本文中张绍明律师对此作简要探讨。申请劳动仲裁,提交仲裁申请书还是申诉书?很多人没有在意这个问题,现在开庭时,仍有一些老仲裁员把当事人称作申诉人,申请人与申诉人之间到底有无区别,这种称谓是如何演变的呢?一、劳动仲裁当事人称谓的四个阶段作为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在仲裁阶段的称谓经历了四个阶段:1、1950年11月~1987年7月:劳动部《关于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的规定》,称作申请人,提交仲裁申请书。1950年11月16日政务院批准的劳动部《关于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的规定》,其第六条:劳动争议依前条第二项方式处理如仍不能解决,得申请当地劳动行政机关调解;调解不成,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之。规定调解不成的劳动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2、
    2023-06-09
    465人看过
  • 劳动仲裁法解读:第三十六条【撤回仲裁裁决缺席裁决】
    劳动仲裁法解读:第三十六条【视为撤回仲裁裁决和缺席裁决】第三十六条申请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视为撤回仲裁申请。被申请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决。【解读】本条是关于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如何处理的规定。出庭参加仲裁开庭既是当事人的权利,也是当事人的义务。当事人应当根据仲裁庭通知的开庭日期、地点参加仲裁开庭审理。当事人不参加仲裁开庭审理的,应当根据其在仲裁案件中的地位,作出相应的处理,即对申请人可以视为撤回仲裁申请,对被申请人可以缺席裁决。(一)视为撤回仲裁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第二十九条规定:“仲裁庭作出裁决前,申诉人申请撤诉的,仲裁庭审查后决定其撤诉是否成立。仲裁决定须在七日内完成。”申诉人申请撤诉是申诉人的一种权利,是申请人对其仲裁权利的积极处分;但行使
    2023-06-09
    288人看过
  • 劳务关系怎么申请劳动仲裁,劳务关系有哪些
    一、劳务关系怎么申请劳动仲裁劳务关系不能申请劳动仲裁,劳务关系适用《民事诉讼法》而不适用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仲裁只仲裁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个人
    2023-04-18
    83人看过
  • 申请仲裁是否终止劳动关系
    申请仲裁不能终止劳动关系,仲裁是为了解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并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对劳动争议在事实上作出判断、在权利义务上作出裁决的一种法律制度。一、没有合同老板压工资不给怎么办老板压工资不给,没有合同,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即使没有签订合同,但是只要劳动关系是实际存在,而用人单位不按期或者不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就是违法的,可以通过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申请仲裁、法院来解决。劳动监察这一解决途径调查处理周期短,投诉一般要在6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调查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要作出处理,因此周期较短、效率较高。劳动监察大队可以主动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检查,并不限于劳动者投诉的事项,“由点及面”对用人单位有很大的威慑力,还可以采取进场、书面审查、委托审计等各种措施主动进行调查取证,减少甚至免除了
    2023-06-26
    482人看过
  • 申请认定劳动关系管辖仲裁
    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的;因订立、履行、变更、中止、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的;因开除、除名、辞退、劝退、勒令辞职、责令限期调离和辞职、离职(含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的等等。所谓劳动争议仲裁管辖,是指确定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权限和范围,即各级或同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在职权范围上的具体分工。一、没有签劳动合同能不能申请劳动仲裁员工没有劳动合同,如果出现争议纠纷是可以申请仲裁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等等二、正式员工提前多久辞退正式员工提前30天辞退,员工试用期被辞退仲裁是可以的。试用期被辞退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因以下事由产生的纠纷,属于劳动争议,均可申请劳动仲裁:1、确认劳动关系;2、订立、履行、变更
    2023-03-07
    498人看过
换一批
#民事调解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仲裁调解是指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进行调解,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达成协议。如果调解成功,仲裁庭可以根据调解协议的内容制作裁决书,并按照裁决书的内容执行。 如果调解不成,仲裁庭则可以继续进行裁决程序。 仲裁调解是仲裁程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 更多>

    #仲裁调解
    相关咨询
    • 离职申请与劳动仲裁的关系
      重庆在线咨询 2024-11-15
      在离职后,您仍然有权向公司提出诉讼。但此类诉讼的时效为一年。如果您在离职后一年内提起诉讼,您将获得成功。如果您想通过劳动仲裁解决您的问题,则必须在提出诉讼或申请仲裁后的1年内进行。否则,您的案件将失效。在此期间,您应该保留所有与公司相关的文件,如离职证明,以便在需要时证明您在这家公司工作过。如果您遭受了侵犯您权益的行为,您可以向劳动局投诉。请注意,仲裁是免费的。
    • 劳动仲裁申请人与单位劳动关系确认有影响吗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03
      劳动仲裁是员工和单位存在劳动纠纷时申请的。申请人提供和单位申请方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对仲裁结果是否存在影响,是要根据仲裁的内容而定。如果是劳动关系确认的争议,那么就有直接影响。如果非劳动关系的确认,其他争议,那么确认劳动关系可间接影响结果。如果劳动关系明确,出现的其他争议,那么是没有影响的。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
    • 劳动关系仲裁申请书怎样写劳动关系仲裁申请书范X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5-21
      申请人:潘某,男,1966年8月1日出生,汉族,住址:湖北省XX县XX镇腰庄村9组村民。联系电话: 被申请人:河北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北正定县恒山西路000号法定代表人:韩XX联系电话: 请求事项: 请求确认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事实和理由: 申请人于2011年5月23日经老乡介绍来到河北XX工程有限公司位于石家庄市新华区的工地上务工,2011年6月7日早上上班走到该
    • 申请劳动仲裁后,劳动者与申请人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2-05
      首选、根据你提供的材料,可以证明申请人在被申请人处工作并由被申请人发放工资的事实,双方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之间均未对解除劳动关系做出明确的表示,此时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并未解除。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十四条条第二项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所以根据此条款规定,被申请人自用工之
    • 第三人可以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11
      仲裁法第五十八条是关于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专门规定,其精神在于赋予人民法院对仲裁机构一定的监督权,消减一裁终裁原则的消极作用;防止仲裁不公。这一点对仲裁中的当事人来讲是无疑义的。因为,该条明确规定,凡符合其第一款所列六项情形的,仲裁当事人任何一方都有权向仲裁机构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人民法院亦应据该条第二款之规定予以受理审查。但该条款并未涉及到仲裁之外的第三人。仲裁之外的某第三人认为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