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时效2年还是6个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24 19:54:45 321 人看过

行政处罚的时效是指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人追究行政责任,予以行政处罚的有效期限。《行政处罚法》对处罚的时效做出了明确的限定:违法行为在2年内未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所以,行政处罚法时效是两年。

对于大多数行政处罚案件来说,追究时效为两年,同时也明确规定在行政处罚时效问题上“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考虑到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十分复杂,行政违法案件又千差万别,作出这样灵活的规定有利于行政处罚的有效执行。实践中,对时效问题作出了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6个月内公安机关没有发现的,不再处罚。前款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根据这一规定,对于违反有关治安管理方面的行政违法行为,追诉时效就应以六个月为限,不再执行两年的规定。在制定行政处罚法的过程中,关于处罚时效问题,是否规定,如何规定,各方面有许多不同意见。一些同志提出,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情况复杂,有些特殊的行政违法行为被发现需要较长一段时间。

一、行政处罚追诉期限已过怎么办

行政处罚追诉期限已过的话就不再给予行政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0日 03:2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行政处罚时效相关文章
  • 治安处罚时效6个月和两年追溯是否有冲突
    治安管理处罚的时效是6个月,若在此期间未发现或举报违法行为,则不合法。公安机关在6个月内发现违法行为,可启动处罚程序。若公安机关已发现但未启动程序,仍可启动,需提供6个月内的证据。追溯期限为6个月,从违法行为发生或终止之日起计算。 治安管理处罚的一般时效是6个月,但在这6个月内,如果违法行为未被发现或举报,则不合法。如果公安机关在6个月内发现违法行为,则视为公安已经发现,可以启动处罚程序。但如果公安机关立案后说,我机关已经发现,只是没有启动程序,现在仍然可以启动处罚程序,需要公安机关提供6个月内发现的证据。治安违法行为的追溯期限为6个月,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治安处罚时效与追溯期限之间的法律矛盾性分析 治安处罚时效是指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的时间限制,而追溯期限是指可以追溯的时间范围。在某些情况下,这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法律上的矛盾性。 根据相关
    2024-01-05
    158人看过
  • 保证期间2年/6个月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在约定保证期间无效情形,同样适用六个月的法定保证期间;在保证期间约定不明的情况下,适用两年的保证期间。一、合同担保期限从什么时候起算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一般保证、连带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保证期间可以设定为除斥期间,在约定不明时可以按主债务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计算债务到期日起算二年。二、抵押担保诉讼时效多久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抵押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根据202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规定,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
    2023-06-27
    428人看过
  • 行政处罚办案时限3个月
    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90日内作出处理决定;案情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处理决定的,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日;案情特别复杂,经延期仍不能作出处理决定的,应当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关会议集体讨论决定是否继续延期。一、公检法自查需要多少天?从公安机关到检察院办案时间:1、线索初查一般应在二个月内完成。2、立案后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限届满前不能侦查终结的案件,经市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重大复杂案件还可经省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二个月。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如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还可经省人民检察院批准再次延长二个月。办理审查批捕案件,应当在案件受理后的七日内作出是否逮捕的决定,未被拘留的,应当在案件受到后的十五日内作出是否逮捕的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不得超过二十日。3、检察院办理审查起诉案件,应当在一个月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案件,
    2023-03-01
    449人看过
  • 税收行政诉讼6个月的诉讼时效吗?
    税收行政诉讼就是六个月的诉讼有效期。即税务行政诉讼时效,纳税人行使行政诉讼权力的时间间隔。该期限过后,纳税人的诉讼权力即告消灭。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当事人应在接到税务机关的有关通知之日起15日内或者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对税务行政复议机关不予受理的裁决不服,可以收到不予受理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对税务行政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出复议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间届满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一、撤销行政复议还能申请行政诉讼吗1、撤销行政复议还能申请行政诉讼,在行政复议期间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但提起行政诉讼后无法申请行政复议。2、法律规定:《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
    2023-04-11
    62人看过
  • 行政处罚6个月后可以提起诉讼吗
    受到行政处罚六个月后,满足法律相关规定条件的,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如果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属于其自身的原因耽误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特殊情况耽误起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如果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但最长不得超过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起诉期限
    2023-05-06
    336人看过
  • 惩罚2年6个月实刑可以判多久
    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1、一般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2、如果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没收财产;3、如果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绑架惩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
    2023-08-02
    422人看过
  • 行政处罚罚款有效期限为24个月
    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行政处罚的时效期间是两年,即如果违法行为在两年没有被发现的,两年后即使发现,也不再追究。当然,如果违法行为已经被发现,只是没有找到违法行为人或者证据尚不确凿的,不论经过多长时间,都可以追究。行政处罚有追诉时效吗行政处罚中有追究时效,而刑事案件中有追诉时效。如果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行政机关发现的,行政机关不能再给予其行政处罚;如果违法行为对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造成了危害后果,则该期限延长到五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2023-07-07
    64人看过
  • 担保 6个月 2年怎么分
    需要分情况来看,在对保证期间无约定的情况下,保证期间为6个月。若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间的,视为没有约定,这种情况保证期间是6个月。若约定保证期间至本息还清为止,也视为约定不明,但这种情况的保证期间为2年。一、欠条担保人的担保期限是多长欠条担保人的担保期限:一般情况下,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二、房子抵押过了三年是否还有效抵押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定,抵押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抵押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抵押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三、签订保证合同是否可以早于借款合同可以,保
    2023-03-05
    98人看过
  • 仲裁时效是按6个月执行,还是按60天执行呢
    现在的仲裁时效应一律按60天执行。虽然国务院1993年颁布的《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的6个月时效,在“劳动法”颁布后,也没有明文废止。但是,由于“劳动法”的法律效力高于《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且是在《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之后实施,根据“大法优于小法”、“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自从“劳动法”规定的60天仲裁时效实施后,实际上就默示废止了《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中规定的6个月。所以现在的仲裁时效应一律按60天执行。对于“劳动法”规定的“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这句话中的“争议发生之日”,有关法律的解释是,“争议发生之日”是指“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也就是说,“争议发生之日”,并不是非得以双方当事人产生正面冲突为标志,而是从当事人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时,在法律上就被认为是产生“争议”之日,此时也就是仲裁时效的起算之日。一、劳动仲裁法定追诉
    2023-03-28
    315人看过
  • 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的时效是几年
    行政处罚法中违法行为的时效一般是二年。但至多可延长至五年。如果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行政机关不能给予行政处罚;如果违法行为对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造成了危害后果,则五年内未被发现的,不能再予以处罚。一、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是如何规定的行政处罚的时效是指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人追究行政责任,予以行政处罚的有效期限。行政处罚法对处罚的时效做出了明确的限定:违法行为在2年内未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时效的计算,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如果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则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二、行政处罚法免除处罚情形对于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有违法行为的,不进行行政处罚,但要责令监护人进行管教。对满14岁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应该酌情从轻、减轻行政处罚。精神病人在不能辩认自己行不的期间做出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由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违法行为轻为轻微
    2023-06-25
    462人看过
  • 判刑2年6个月正常坐几年
    他可以申请减刑,执行的总刑期不能低于一年三个月,也就是说至少也要一年半,从拘留那天开始算一、杀人犯被判死缓怎么办?杀人犯判死缓怎么减刑要根据《刑法》对被限制减刑的死缓犯罪分子实际执行的刑期的规定:最低服刑时间,如缓期执行期满后被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将不能少于二十五年;如缓期执行期满后被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将不能少于二十年。也就是说,无论如何被限制减刑的死缓犯罪分子都要服满至少二十年的徒刑。二、累犯判一年半能减刑吗?累犯判一年半,满足减刑条件的能减刑。法律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因此累犯判一年半,并符合上述条件的,可以依法减刑。三、判刑18年一般坐牢几年犯罪嫌疑人在判刑的时候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无期徒刑还有一种是有期徒刑,在服刑的过程中如果无期徒刑的犯人表现好的话是可
    2023-04-02
    333人看过
  • 2年院判刑6个月什么时候判刑
    判刑2年6个月,最快一年三个月能出来,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法定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但是,判处有期徒刑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盗窃案到法院什么时候判刑《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法》第七十八条,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
    2023-07-24
    285人看过
  • 行政处罚24小时不得处罚2次
    这是行政法领域的“一事不再罚”原则,指对违法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同一依据,给予两次以上的处罚。一、关于行政处罚的一事不再罚原则“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法理学上的概念,是指对违法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同一依据,给予两次以上的同种类处罚。理解这一概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同一个违法行为是指一个独立的违法行为而非一类违法行为。第二,同一个违法行为在实施的主体上,是同一违法行为人。第三,同一个违法行为是指一个违法事实而非一次违法事件。第四,同一个违法行为,指的是该违法行为的全貌,如果违法行为人针对该行为向行政处罚主体作了重大欺瞒,且该欺瞒导致处罚主体对该违法行为的定性和施罚产生重大影响,则处罚主体在第一次处罚后可以根据新查明的事实情况对违法当事人追加处罚。二、同一违章两次处罚时间间隔1、在同一天,同一地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虽然都是违章但是不会记两次违章,而
    2023-02-09
    212人看过
  • 涉嫌行政处罚超过6个月还能追究法律责任吗
    行政处罚超过6个月还追究。法律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六个月还在这个期限内,因此依然会追究。这个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行政处罚后还能刑事处罚吗?刑事处罚主要是指罪犯违反国家刑法要求,其行为对他人或者国家社会造成严重后果,而接受的处罚;而行政处罚多指违反国家其他法律法规后,接受相关机关的处理,或者拘留拘役或者罚款。既然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都是我国对违法者的处罚方法,那么,行政处罚后还能刑事处罚吗行政处罚后还能刑事处罚吗?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对违反刑法相关规定的个人或集体是需要依法接受相应的刑事处罚的。而我国刑事处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行为人应该接受何种处罚是由其自身的犯罪情节决定的。受到刑事处罚后通常不承受行政处罚,但是如果违法做法构成犯罪,即使接受了行政处罚,也要追究刑事处罚。《行政处罚法
    2023-07-24
    227人看过
换一批
#行政处罚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行政处罚时效是指对违法行为人的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追究行政处罚责任的有效期限。按其所适用的阶段不同,行政处罚时效又可分为追诉时效、执行时效和救济时效。... 更多>

    #行政处罚时效
    相关咨询
    • 时间从强制执行到强制执行是6个月还是2年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4-05
      申请强制执行的时效是俩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规定,申请人在提出强制执行申请六个月内法院应当采取强制执行,否则申请人可以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第二百三十九条对
    • 行政处罚合同有效期是三个月还是六个月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08
      对于2015年4月的行政处罚的诉讼期可分为两种。若是在15年的5月1日前起诉期限尚未届满的则适用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关于起诉期限的规定,也就是六个月。若是起诉期限届满的,也就是5月1号前的,则适用修改前的行政诉讼法关于起诉期限的规定,也就是三个月。诉讼法第八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
    • 税务行政诉讼时效6个月时效简介?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9-13
      1.行政诉讼法司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第四十一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
    • 行政处罚超过6个月还会被追究吗?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6-27
      1、行政处罚超过6个月还会追究。 2、一般行政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才不予追究;如果行为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则五年内未被发现的,才不予追究。
    • 保证期间6个月还是2年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04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在约定保证期间无效情形,同样适用六个月的法定保证期间;在保证期间约定不明的情况下,适用两年的保证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