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刑法对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判刑标准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25 03:50:34 499 人看过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按照以下标准量刑:

1.构成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

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23日 22:1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可以追究什么刑事责任
    一、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可以追究什么刑事责任1、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可以追究的刑事责任为:行为人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疫情信息构成犯罪吗1、编造故意传播虚假疫情信息构成犯罪,具体构成的犯罪的罪名是触及到我国刑法当中,第291条第1款当中的规定: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
    2023-06-12
    132人看过
  • 故意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多少年可以判缓刑
    构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一款规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国对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的处罚标准?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编造出恐怖信息,有意让他人知道,他人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予以传播,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的,编造者、传播者构成本罪。将他人编造的恐怖信息传播,但确实不知是虚假的恐怖信息的,则不能构成本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一款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
    2023-08-07
    98人看过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量刑应该如何公正?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判刑: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构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要件有:1、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3、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
    2023-07-06
    111人看过
  • 刑事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如何量刑处罚?
    一、刑事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如何量刑处罚?刑事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的量刑处罚: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是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所侵害的客体为社会秩序。《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什么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虚假恐怖信息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应当立案调查:(一)致使机场、车站、码头、商场、影剧院、运动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秩序混乱,或者采
    2024-01-18
    371人看过
  • 根据刑法规定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会判多长时间?
    一、根据刑法规定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会判多长时间?根据刑法规定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判罚标准:根据我国《刑法》对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相关规定,触犯本罪的,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罪后果达到严重标准的,应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二、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会判多长时间构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会被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只有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才会构成本罪,所谓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是指造成下列情形:(一)致使机场、车站、码头、商场、影剧院、运动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秩序混乱,或者采取紧急疏散措施的;(二
    2024-01-12
    223人看过
  • 辽宁一男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被判刑1年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村民季大海给上级机关打电话称,如不处理村支书的贪污受贿行为,就用60千克炸药炸毁附近的铁路大桥。这一紧急险情导致警方和相关部门迅速出动,动用大量资源。苏家屯区法院日前以犯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一审判处季大海有期徒刑一年。苏家屯区地处沈阳市的城郊接合部。该区下辖的某村村民季大海性格内向。去年8月,季大海先用手机给上级机关打了一个举报电话,称本村党支部书记陈某有贪污受贿行为。随后他又说:如果不处理,就用手中的60千克炸药炸毁附近的一座铁路大桥。接到季大海的举报电话后,警方和相关部门动用大量警力和侦查设备,在接到电话5个小时内查找到季大海,查明所谓的紧急险情是季大海一时无聊自编自导的闹剧。虽然只是虚惊一场,但因涉嫌犯罪,公安机关很快对季大海予以刑拘。沈阳市苏家屯区检察院认真审查案情后,认为季大海编造虚假的爆炸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
    2023-06-06
    160人看过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惩罚标准该如何规定的
    1、犯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犯罪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2、本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故意传播编造的恐怖信息。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构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构成要件为:1、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是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
    2023-08-13
    425人看过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量刑具体细分成哪些标准?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量刑具体细分成的标准: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什么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主要不良影响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主体要件是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要涉及犯罪、刑法、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主要参考法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刑法》第二百九十
    2023-08-09
    426人看过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最少判几年
    一、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最少判几年1、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最少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2、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客观方
    2023-06-11
    304人看过
  • 刑法对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的处罚规定
    刑法对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的处罚规定,是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本罪与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本罪与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界限。本罪与后罪在主体、主观方面犯的客体等方面有相同或类似之处。二者的区别是:(1)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本罪的主观故意内容为明知编造、
    2023-02-27
    340人看过
  • 怎么样才构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
    符合以下要件才构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一)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二)主体要件: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三)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四)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传播编造的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一、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构成要素?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构成要素: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有关证券、期货交易的管理制度;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并且传播对证券、期货交易有影响的虚假信息,扰乱证券、期货交易市场,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3、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4、主观要件,为故意。二、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最长可以判刑多久呢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最长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具体为:1、编造虚假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的,构成故意传播虚假信息
    2023-06-26
    267人看过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有哪些惩罚?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惩罚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一、虚假出资罪既遂最新量刑标准?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散布谣言属于什么违法行为散布谣言的违法行为分以下四种:1、散布谣言的行为针对个人的,轻
    2023-03-21
    456人看过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刑事责任会如何承担
    在司法实践中,对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刑事责任承担如下:1、犯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法院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2、若因其犯罪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性质恶劣、社会影响重大的,法院则应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涉嫌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自首可以从轻处罚吗有自首情节是可以从轻处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可见,对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量刑,应该根据给社会秩序造成的影响确定,在这里也要提醒广大民众,日常生活中,相关的信息都
    2023-08-02
    496人看过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构成四要素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构成四要素:1、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2、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上是故意;3、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4、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一款规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有哪些惩罚?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惩罚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2023-07-25
    376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和造假恐怖信息罪的区别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12
      二者之间的区别是: (1)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本罪的主观故意内容为明知编造、传播的是虚假恐怖信息而仍决意为之;后罪的主观故意内容却表现为明知是虚假的危险物质而决意投放。 (2)行为方式不同。前罪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故意传播编造的恐怖信息;后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 (3)犯罪对象不同。本罪的对象为虚假的恐怖信息。
    • 刑法规定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什么是编造?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28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刑法第291条),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刑法裁量规定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9-18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什么标准才算是有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
      河南在线咨询 2021-10-13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才能立案的标准是: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应当立案。编造出来的虚假恐怖信息,必须经过传播出去,让公众知道,才能制造恐怖气氛,引起恐怖,进而扰乱社会秩序。只有编造行为,如果未传播出去,则不能构成本罪。但是,构成本罪,并不要求行为人既有编造行为,又有传播行为。本罪所侵害的客体为社会秩序,包括机关、企业、事业单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刑事判缓多少年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9-22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