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和使用假币罪、非法持有假币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构成持有假币罪既遂如何量刑
持有假币罪的判刑:
1、明知是伪造货币而持有、使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2、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使用假币如何处罚
假币持有人在不知所持有的货币为假币的情况下使用假币不构成违法犯罪。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十三条
购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或者明知是伪造、变造的人民币而持有、使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一万元以下罚款。
《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
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花假钱怎么处罚
所谓花假钱,法律上的定义就是持有、使用假币的行为。持有、使用假币,不必然就是犯罪行为,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的,应予追诉”的规定。由此可见,只有持有、使用假币达到在四千元以上的才要按照刑法以持有使用假币罪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的规定: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即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即总面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即总面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非法持有假币罪和持有劣币罪的区别
123人看过
-
非法持有假币多少是有罪的
323人看过
-
持有假币200万判多少年
264人看过
-
持有假币罪多少年可以判缓刑
311人看过
-
持有假币和非法持有假币的刑罚有何规定?
127人看过
-
持有假币多少才算犯罪
500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非法持有假币罪与持有和使用假币罪的区别宁夏在线咨询 2022-06-08持有和使用假币罪、非法持有假币罪既遂的处罚: 1、行为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使用或擅自接受假币,构成非法持有假币罪,还是非法持有假币罪??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05李某的行为构成了持有、使用假币罪。持有、使用假币罪是指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持有假币是指将假币置于自己的实际控制之下的一种状态,包括带在身上或放置在任何自己可以对假币进行控制的场所。使用假币是指将假币投入流通领域,使用假币购买商品、接受服务等。本罪要求主观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或使用。李某在长期业务过程中,不慎接受大量的假币,为避免损失将这些假币意图使用出去
-
怎么区分使用假币罪和持有假币罪?福建在线咨询 2022-06-10构成持有和使用假币罪、非法持有假币罪的构成要件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持有、使用伪造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为故意。
-
持有假币多少假币算犯罪?天津在线咨询 2021-07-2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明知是假币而持有、使用,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总面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总面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以上是整理的持有假币罪的相关认定和处罚规定,只要持有假币数额较大,即4000元以上,就将会受到刑事追究
-
假币罪如何判刑,如何区别持有假币罪与使用假币罪?海南在线咨询 2021-11-23符合下列要求构成持有、使用假币罪: 1、主观要件:主观表现为故意; 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 3、客体要件: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客观上表现为持有和使用伪造货币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