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事业单位薪酬不公问题的措施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21 23:10:54
88 人看过
一、如何应对事业单位薪酬不公问题的措施
应对事业单位薪酬不公问题的措施: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事业单位待遇不公平的,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主管部门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工资是按照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约定的数额来计算,但是双方约定的工资不能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且要与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相符合。
二、事业单位退休后如何领取退休金
事业单位退休后领取退休金的流程如下:
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经主管部门批准退休;
2.退休批准后缴清至当月社保费后,携带上述资料到市社保基金局三楼业务大厅“退休申报”15-19号窗口申报;
3.申报受理后,凭《领取基本养老金核定表》到地税部门办理除基本医疗保险外的其它险种的停保业务即可。
三、事业单位开除职工条件
事业单位开除职工条件如下:
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事业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4.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业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5.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开除处分的,解除聘用合同。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欠薪如何处理外地施工单位的问题
207人看过
-
公款挪用问题应对措施
351人看过
-
工资损失的赔偿问题:单位失误的应对措施
186人看过
-
营业执照重名问题的应对措施
65人看过
-
民营企业欠款问题的应对措施
457人看过
-
单位如何应对婚外情问题
230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公司如何应对员工降薪措施?河南在线咨询 2024-12-05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必须具备明确的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等事项。对于劳动合同约定事项的变更,企业与员工需协商一致。若企业单方面变更工作岗位并降低劳动报酬,则属于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将被视为变相解除劳动合同。若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企业需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劳动合同除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
-
针对事业单位超生的问题,应该如何处理?广西在线咨询 2024-11-16根据不同地区的计生政策规定,以当事人所在地区的规定为准。例如,《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条规定: 1.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乡镇集体企业应分别对超生职工给予开除处分或解除聘用合同,对超生的村(居)民委员会成员应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 对超生人员,有关单位在依照本条例规定作出处理决定后,五年内不得招工、录(聘)用;五年内不得选为村(居)民委员会成员和评为先进
-
事业单位员工自动离职的应对措施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2-28事业单位员工的自动离职处理方式是什么? 对于擅自离职的员工,将按照旷工规定进行处理。未经批准擅自离职或停薪留职期满后1个月内未办理辞职手续的员工,即使没有要求回原单位工作,也属于无故旷工行为,因此可以按照除名规定进行处理。 自动离职和擅自离职的含义相同,都指员工不向用人单位打招呼,随意脱离工作岗位和所在单位的行为。这种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会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也会追究该劳动者的责任
-
关于事业单位恶意克扣工资的应对措施重庆在线咨询 2024-11-07一、什么是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与企业单位相比,事业单位有以下特征:一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二是财政及其他单位拨入的资金主要不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回报。事业单位的明显特征为中心、会、所、站、大队等字词结尾,例如会计核算中心、卫生监督所、司法所、银监会、保监会、质监站、安全生产
-
如何应对临时反倾销措施的法律问题重庆在线咨询 2025-01-01临时反倾销措施是指在反倾销调查后,进口方政府认定存在倾销并给其国内产业造成损害,从而对外国进口产品采取的临时限制进口措施。这些措施的主要形式包括临时反倾销税、现金保证金、保函或其他形式的担保以及预扣反倾销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