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杀人的刑法解析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8 08:42:11 357 人看过

判决前杀人者死亡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杀人后自杀,仍构成故意杀人罪,只是犯罪嫌疑人判决前已自杀死亡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杀人杀人后自杀属于刑事责任吗

凶手自杀死了之后,就不能再追究其刑事责任了。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2日 04:1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致人自杀犯故意杀人罪吗,导致他人自杀犯故意杀人罪吗
    一、致人自杀犯故意杀人罪吗1、相约自杀。指相互约定自愿共同自杀的行为。因行为人均不具有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所以对其中自杀未逞的,一般不能认为是故意杀人罪;但是,如果行为人受托而将对方杀死,继而自杀未逞的,应构成故意杀人罪,量刑时可考虑从轻处罚;以相约自杀为名,诱骗他人自杀的,则应按故意杀人罪论处。2、致人自杀。既由于行为人先前所实施的行为,而引起他人自杀结果的发生。对此,应区别三种情况分别处理:(1)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是正当的或只是一般错误、一般违法行为,他人自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杀者本人的心胸过于狭窄,这时不存在犯罪问题;(2)行为人先前实施了严重违法行为,结果致被害人自杀身亡的,可把致人自杀的结果作为一个严重情节考虑,将先前严重违法行为上升为犯罪处理。如当众辱骂他人,致其当即自杀的,可对辱骂者以侮辱罪论处;(3)行为人先前实施某种犯罪行为,引起被害人自杀的,只要行为人对这种自杀结果没
    2023-02-28
    84人看过
  • 医院对病人住院自杀的法律责任分析
    病人住院治疗期间自杀身亡,医院应否承担责任?日前,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人民法院对一起特殊的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作出一审判决,认为医院对患者的护理,目的是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观测,而非对患者进行看管,医院不应对患者的自杀承担赔偿责任。2006年4月14日,已被确诊身患癌症的刘女士入住马鞍山市某医院治疗。5月1日凌晨4时许,刘女士自行离开病房和医院。5时许,医院护士发现刘女士不在病房,即叫醒两名陪客,但二人也不知刘女士去向,大家遂开始四处寻找,均未找到。直到5月5日,刘女士才被公安机关发现已溺水身亡。刘女士的亲属认为,刘女士系身患癌症的危重病人,医院未能尽到护理、巡视义务,未及时发现病人离开床位,且医院住院部与外界无院墙等隔离设施,使病人可以随意出入,最终致刘女士自杀身亡,医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遂向法院起诉,要求医院承担百分之五十的责任,赔偿各项经济损失和精神抚慰金共10.8万元。而医院方则认为,
    2023-07-02
    366人看过
  • 情侣烧炭自杀一死一获刑相约自杀也算故意杀人
    曾厝垵北二路,大洋山庄小区内,女子小菲(化名)被人发现死在密闭的房间内,身子僵硬,嘴唇呈樱桃红色。她是和男友相约自杀的,两人服下安眠药,又在室内烧炭。结果,小菲死了,男友施某却意外活了下来。近日,自杀男子施某被送上了厦门中院的被告席。他和女友相约自杀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这一问题,成为法庭争议焦点。现场:女子殒命密闭房内去年10月8日下午,大洋山庄小区保安发现小菲屋内异常情况后,马上报了警。很快,警察就赶到了现场,在房间内发现了已经身亡的小菲。当时,屋里的炭火盆已经熄了,但明显有燃烧过的痕迹,屋里拉着窗帘,就像一个大蒸笼,密不透风又燥热难当。小菲躺在靠墙的一侧。据房东说,她赶到时,出事的次卧的门是锁着的,男子施某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神情颓丧。他们二人原本是要一起自杀,不知道为什么,施某活了下来,而小菲死了。案发后,小菲的母亲、哥哥都赶来了。他们认为,是施某害死了小菲。据邻居介绍,小菲还有
    2023-06-11
    100人看过
  • 杀人之后自杀,被杀的还需要赔偿吗
    一、故意杀人后自杀需要赔偿吗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后当事人自杀的,不会再追究刑事责任,但民事赔偿是免除不了的,被害人家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维护被害人利益。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六条【赔偿经济损失与民事优先原则】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二、有什么规定被保险人自杀保险公司需要赔偿吗自杀属于人身保险合同中的除外责任范围。如果是签订的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自成立之日起满二年后被保险人自杀的,保险公司会赔偿,反之不满两年的,则不会赔偿。【法律依据】《保险法》第44条,以被保险人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自合同成立或者合同效力恢复之日起二年内,被保险人自杀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
    2023-04-03
    200人看过
  • 杀人自杀的是否必须立案
    在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之后,若该人随后选择自杀身亡,则该事件仍应被认定为故意杀人罪。然而,由于犯罪嫌疑人已经离世,因此将不会再进行任何形式的刑事责任追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故意杀人的判决结果包括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等严重惩罚;而对于情节相对轻微者,则会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5-06
    162人看过
  • 杀人自首罪的刑期计算方法
    行为人主观上为故意,实施杀人行为的,构成故意杀人罪,将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轻的,将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行为人在实施犯罪以后,主动向相关机关投案,并且如实供述自己所犯罪行的,属于自首情节,量刑时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犯罪较轻的,还可以免除处罚。故意杀人自首怎么判没有明确规定,但是会减刑。犯罪后自首的有以下几种情况:1、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2、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3、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的,以自首论。值得注意的是,刑法总则规定的自首制度适用于一切犯罪,旨在通过鼓励犯罪人自动投案,一方面有利于案件的及时侦破与审理,另一方面促使犯罪人
    2023-07-01
    371人看过
  • 杀人后自杀怎么处罚?
    故意杀人的,无论杀人后有没有自杀,都构成故意杀人罪。犯罪嫌疑人自杀未遂的,根据犯罪情节判处相应的刑事责任;犯罪嫌疑人自杀身亡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应在其遗产范围内赔偿受害人。《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第五项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杀人后自杀还要赔偿吗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杀人后当事人自杀的,不会再追究刑事责任,但民事赔偿是免除不了的,被害人家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维护被害人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六条【赔偿经济损失与民事优先原则】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
    2023-08-18
    473人看过
  • 不作为过失杀人罪的案例解析
    案例介绍:2006年12月24日下午,被告人李某约江某到其家中卖淫。晚6时许,两人吃完晚饭后到二楼卧室看电视。此时,江某称身体不太舒服,但两人仍脱掉外衣开始互相抚摸,后江某称身体更不舒服,且其脸色开始变黄。其间,李某帮江某揉了太阳穴约二、三分钟。李某意识到江某可能有生命危险,但怕嫖娼的事情败露,并未采取送江某上医院或拨打“120”求助电话等积极措施予以施救。晚9时许,江某已无法开口说话,眼睛翻白,嘴巴微微张开,手脚不能动弹。晚10时30分左右,江某眼睛上翻、嘴巴张开并流出泡沫状的液体,但身体还有温度。李某见状即找来绳子和木梯,将江某转移到山上丢弃。在移动过程中,江某两边肋部被擦伤,头顶部被碰伤。经法医鉴定,被害人江某系左心功能不全(陈旧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死亡。同时,经某医院检验病理科病理诊断,江某头顶及腋下的伤均系生前伤,但并非主要致死原因,应视为加速死亡的因素。【分歧】本案在
    2022-11-16
    351人看过
  • 把别人逼到自杀算杀人吗
    1、故意杀人罪是行为人采取暴力、胁迫或者使用其他手段结束他人生命的行为。2、逼迫他人自杀要看使用何种手段逼迫,该行为手段是否达到自杀者难以反抗的程度。3、举例说明,甲用枪指着乙的头,要求乙跳楼自杀,否则开枪射杀,如乙跳楼,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甲辱骂乙,乙羞愧不堪,于是跳楼自杀,则甲一般不构成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1、情节严重的犯故意杀人罪犯
    2023-03-07
    376人看过
  • 自首杀人犯的量刑方式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行为人犯故意杀人罪的,侵犯了他人的生命权,将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犯罪情节较轻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行为人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并且对自己所犯罪行供认不讳的,构成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免于处罚。聚众赌博自首怎么判刑聚众赌博自首的,人民法院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开设赌场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
    2023-07-01
    272人看过
  • 故意杀人中关于自杀的处理
    1、相约自杀指相互约定自愿共同自杀的行为。因行为人均不具有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所以对其中自杀未逞的,一般不能认为是故意杀人罪;但是,如果行为人受托而将对方杀死,继而自杀未逞的,应构成故意杀人罪,量刑时可考虑从轻处罚;以相约自杀为名,诱骗他人自杀的,则应按故意杀人罪论处。2、致人自杀既由于行为人先前所实施的行为,而引起他人自杀结果的发生。对此,应区别三种情况分别处理:(1)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是正当的或只是一般错误、一般违法行为,他人自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杀者本人的心胸过于狭窄,这时不存在犯罪问题。(2)行为人先前实施了严重违法行为,结果致被害人自杀身亡的,可把致人自杀的结果作为一个严重情节考虑,将先前严重违法行为上升为犯罪处理。如当众辱骂他人,致其当即自杀的,可对辱骂者以侮辱罪论处。(3)行为人先前实施某种犯罪行为,引起被害人自杀的,只要行为人对这种自杀结果没有故意,应按其先前的犯罪行为定
    2023-03-28
    84人看过
  • 男子当街捅杀女子后自杀,故意杀人怎么判刑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该男子已经自杀死亡了就不用再负刑事责任了。如果该男子未死亡,在治疗后仍需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相关知识教唆他人自杀如何处罚:二者具有较强因果关系,并且有证据证明的话,可以按照故意杀人罪判刑。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3-06-12
    410人看过
  • 杀人与自杀:过失致死与故意杀人之别
    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两者的显著区别在于:第一,在认识因素上,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估计不同。第二,在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区别。故意杀人是行为人想让被害人死亡的心态,而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人是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有排斥的心态。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是: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区别要点: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仅有消极的不救助行为;而故意杀人或伤害罪行为。(1)有积极行为,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2)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因为遗弃、隐藏,使被害人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注意,对这种情形在不能证实具有直接故意的情况下,如果事实上没有发生“死亡或残疾”结果的,不应按照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未遂罪处罚。根据《刑
    2023-07-20
    264人看过
  •  杀人的行为表现分析
    本文介绍了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和既遂与间接故意杀人罪的区别。同时指出,只有对防止他人死亡结果发生负有特定义务的人,才能构成不作为杀人罪。故意杀人罪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而且动机可以反映杀人者主观恶性的不同程度,对正确量刑有重要意义。首先,必须存在侵犯他人生命的行径,无论是作为还是不作为都可能构成。以不作为行为实施的杀人罪,只有那些对防止他人死亡结果发生负有特定义务的人才能构成。其次,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即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执行死刑、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均不构成故意杀人罪(因紧急避险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案例极少,通常要避险+立功才可能会不构成犯罪)。经受害人同意而剥夺其生命的行为,也构成故意杀人罪。对所谓的“安乐死”,仍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当然,量刑时可适用从轻或减轻的规定。第三,直接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间接故意杀人罪以被害人死亡为要件,但是,只有查
    2023-11-15
    254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如何分析自杀的刑法问题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08
      个人自杀不属于犯罪。刑法对于自杀的处理,应具体分析:一、相约自杀。 (1)双方约定共同自杀,两人均自杀身亡,不存在犯罪问题; (2)一方自杀成功,另一方自杀未逞,不构成犯罪; (3)相约自杀,一方先杀死另一方,然后自杀未逞,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二、行为人以某种行为引起他人自杀。(1)正当行为或轻微不法行为,引起他人自杀不成立犯罪;(2)严重不法行为引起他人自杀身亡的,以相关犯罪处理,可作为情节因素
    • 涉嫌了杀人自杀了,刑法中言语导致他人自杀是怎么样的?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19
      一般不承担刑事责任,因为个人针对他人言语过激属于激情下丧失冷静思考的行为,其本身并不具备恶劣的社会危害性,也就在客观上无法构成犯罪因素,因此自杀的后果表面上与言语过激有直接关系,但自杀本身并非受到他人一直控制而是出于自身意志决定产生的结果,所以两者间并无因果关系。不过话说回来这样不道德,应该想办法弥补。
    • 相约自杀,未自杀的人构成故意杀人罪吗?会被判刑吗?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03
      你弟弟和其女友相约自杀,后你弟弟没死,一般情况下,按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论,依法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罪】故意杀人的,处、或者十年以上;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其他人自杀是故意杀人还是自杀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7-27
      致人自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致人自杀包括狭义的致人自杀,逼迫或诱骗他人自杀,教唆、帮助他人自杀等等情形。 既由于行为人先前所实施的行为,而引起他人自杀结果的发生。对此,应区别三种情况分别处理: (1)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是正当的或只是一般错误、一般违法行为,他人自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杀者本人的心胸过于狭窄,这时不存在犯罪问题; (2)行为人先前实施了严重违法行为,结果致被害人自杀身亡的,可把致人自
    • 杀人者自杀,索赔问题如何解决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1-16
      对于那些在自杀前留下财产的人,如果他们在死前还拥有财产,那么这些财产必须用于赔偿受害者。如果受害者的亲属没有继承到他的遗产,那么他们也不必为此承担赔偿责任。遗产是指一个人去世后留下的个人所有财产以及法律允许继承的其他财产权益。遗产包括积极遗产和消极遗产两种类型。积极遗产是指死者生前自己拥有的财物或其他合法权益,例如债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益等。消极遗产是指死者生前欠下的个人债务。 要成为遗产,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