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期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如何处理
超期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如下处理:劳动者可以催告用人单位及时与其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如果单位逾期不签的,则劳动者可以要求单位向其支付最多不超过十一个月的双倍月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二、不签劳动合同仲裁需要什么证据
不签劳动合同仲裁需要的证据如下:
1.工资卡、工资存折、工资条或其它工资发放记录、职工花名册;
2.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3.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上岗证、外派证等能够证明职务职位身份的证件;
4.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5.用人单位的考勤记录,如考勤表、出勤卡;
6.其他劳动者的证言;
7.其它能够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
三、劳动合同履行地如何确定
劳动合同履行地为劳动者实际工作场所地,用人单位所在地为用人单位注册、登记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用人单位未经注册、登记的,其出资人、开办单位或者主管部门所在地为用人单位所在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条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n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n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
如何处理合同签订日期不同的情况?
476人看过
-
用人单位在搬迁后如何处理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
204人看过
-
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如何应对日期确定的情况?
469人看过
-
如何证明存在劳动关系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
175人看过
-
劳动合同未签订一年的用工情况
231人看过
-
老板如何处理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员工被辞退的情况?
193人看过
-
如何认定劳动关系(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北京在线咨询 2024-12-01劳动保障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13〕12号) 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
劳动合同签订后一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双方如何补偿劳动者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01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应该在建立劳动关系起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未在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从第二个月起一二倍的工资补偿。参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2.已经建立劳动关系而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并要求结清工资和进行经济补偿,参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
-
如何应对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宁夏在线咨询 2024-12-20一)、关于劳动合同签订问题 1. 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合作愉快,并且认为自己和用人单位的合作前景良好,最好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并完善相关手续。这符合我们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2. 如果劳动者想要从用人单位离职,可以考虑以下两种方式: (1)向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寻求政府行政手段的干预,以解决该问题。 (2)收集整理好证据并写好申请书,向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
-
未签订劳动合同已过试用期单位不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如何处理河南在线咨询 2022-03-18我国的《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按照《劳动合同法》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第二个月开始支付直至签订劳动合同前一日,或劳动关系终止前一日。但
-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如何应对被辞退的情况四川在线咨询 2024-12-31一、未签劳动合同被辞退后如何维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自用工之日起即建立劳动关系。一个月内订立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是劳动者的权利,也是用人单位的义务。若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则违反了相关法规。 在此情况下,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和第四十六条、四十七条的规定(即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