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犯罪过失的两种类型具体包括有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过失犯罪,法律规定的才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过失的类型
1、疏忽大意的过失: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
前提是行为人能够(应当)预见。
应当预见的内容是:
法定的危害结果。
2、过于自信的过失:
已经预见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的心理状态。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有认识的过失,而疏忽大意是无认识的过失。
3、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相同:
两者都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都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
区别:
(意志上)间接故意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结果的发生符合行为人的意志,过于自信的过失是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结果的发生违背了行为人的意志;
(认识上)间的主观上考虑避免结果的发生,客观上也没采取的措施;
过于自信过失则考虑到可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一个是明知,一个是预见。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刑法》的规定,犯罪分子释放或者特赦后5年内再犯罪,前罪和后罪都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就会构成累犯。
但过失犯罪和未成年人犯罪的,不能认定为累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
犯罪过失的概念及种类
476人看过
-
过失犯罪过失的种类
170人看过
-
过失犯罪的种类
471人看过
-
犯罪过失的种类
224人看过
-
犯罪过失种类
210人看过
-
职务犯罪的种类及其特征
489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过失犯罪的种类台湾在线咨询 2022-05-04过失犯罪主要是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两个方面。疏忽大意的过失表现在: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的社会的结果和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过于自信的过失又表现在: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和行为人轻信能够避免但未能避免,以致发生了危害结果。
-
犯罪过失的种类西藏在线咨询 2023-01-20犯罪过失种类有: 1、疏忽大意的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前提是行为人能够(应当)预见。应当预见的内容是:法定的危害结果。 2、过于自信的过失:已经预见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的心理状态。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有认识的过失,而疏忽大意是无认识的过失。
-
犯罪的过失种类山东在线咨询 2023-05-01犯罪过失种类有: 1、疏忽大意的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前提是行为人能够(应当)预见。应当预见的内容是:法定的危害结果。 2、过于自信的过失:已经预见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的心理状态。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有认识的过失,而疏忽大意是无认识的过失。
-
过失犯罪的种类以及组成要件江苏在线咨询 2023-06-101、疏忽大意的过失。 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应当预见的前提是能够预见:需要考虑行为人的知能水平、行为本身的危险程度以及行为时的客观环境。 应当预见的内容是法定的危害结果,即构成要件意义上的实害结果,而非任何结果。 2、过于自信的过失。 又被称为有认识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
-
犯罪过失种类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07犯罪过失种类有: 1、疏忽大意的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前提是行为人能够(应当)预见。应当预见的内容是:法定的危害结果。 2、过于自信的过失:已经预见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的心理状态。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有认识的过失,而疏忽大意是无认识的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