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主体可以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1、依法成立并核准登记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
2、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例如律师协会、信托业协会等);
3、上述第1、2项中用人单位设立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登记证书或是受用人单位委托的分支机构。
4、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
一、会计主管聘用合同是否需要签订
1、会计主管聘用合同是需要签订的,如果是经工商部门批准登记注册,并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也就是《劳动合同法》里所说的个体经济组织,那么签订劳动合同合法,受法律保护。
2、如果虽以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但没有招用雇工,如同人们通常所称的“夫妻店”等,这样的个体户没有雇工,全靠自己家里人提供劳动,相互之间不构成劳动关系,不适用《劳动合同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二、劳动关系的主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劳动关系所涉及的劳动者是指依据劳动法律和劳动合同,在用人单位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并获得报酬的自然人。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并具有劳动能力是成为劳动者的必备条件。用人单位则是依法招用和管理劳动者,并对劳动者承担相关义务的相对方,主要类型有
(1)在中国境内依法核准登记的各种所有制性质、组织形式的企业。如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企业、乡镇企业等。
(2)依法核准登记的个体经济组织。即依法取得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
(3)依法成立的事业单位,包括文化、教育、卫生、科研等各种单位。事业单位在国家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有权使用劳动者。
(4)依法成立的国家机关。它们在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也有权使用劳动者。
(5)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包括工会、妇联、研究会、协会等社会团体组织。
-
民事主体资格是什么意思,民事主体有哪些
384人看过
-
主体资格在合同中的意义是什么?
408人看过
-
书面劳动合同是什么意思(劳动合同格式和内容)
88人看过
-
劳动合同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是怎样的
288人看过
-
借款主体资格啥子意思
311人看过
-
集体合同中的劳动合同管理是什么意思?
229人看过
律师事务所在组织上受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的监督和管理。它在规定的专业活动范围内,接受中外当事人的委托,提供各种法律服务;负责具体分配和指导所属律师的业务工作;根据需要,经司法部批准,可设立专业性的律师事务所,有条件的律师事务所可按专业分工... 更多>
-
订立合同是什么意思?主体资格的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5-11合同的主体资格则是对民事法律关系主体而言的,是指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律关系的参与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简称民事主体,是指法律规定的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从而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非法人组织。
-
劳动者年龄是多大,劳动者主体资格如何审查劳动者的主体资格是什么上海在线咨询 2022-04-23年满16岁的公民,就有权从事劳动了。只要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就具备了独立劳动主体资格。审查劳动者的主体资格规定如下: A劳动者年龄审查;用人单位应要求劳动者提供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进行核对,然后让其在复印件上签署“与原件一致,由某某提供”并签名确认。 B劳动者学历、资格及工作经历的审查;用人单位应让劳动者提供学历、资格的原件及复印件,并让其签字确认提供证件是真实的。同时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提供的工作
-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是什么意思江苏在线咨询 2023-07-24一、劳动法主体的规定:《劳动合同法》第二条的规定,劳动关系的一方的用人单位必然是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某些用工中也可以作用人单位。从上述规定来看,直接排除了个人、或未登记的企业作为用人单位的可能。 二、员工在就业时应注意用人单位是符合劳动法所规定的法律主体资格,并不是所有名称叫厂、公司的就办理过营业登记。如果没有登记就不可能构成用工主体,那么劳动
-
分公司有合同主体资格吗合同主体有什么意义江苏在线咨询 2023-07-16通常情况下,分公司是可以签订施工合同的,如果分公司没有权利签订施工合同的话,在这个时候也可以由公司代分公司来进行签订,但是合作的一方也是和分公司进行合作。
-
审核合同主体资格时应注意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18合同签约主体资格审查应当注意的相关问题: 1)审查合同主体资格最有效的文件是看对方的营业执照和企业参加年检的最新证明资料。 2)严格审查签约对方的主体资格之外、对签约主体履约能力、信用情况等进一步审查。 3)审查签约人有无签约权限 4)拥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上所记载的内容是否与经相关主管机关所批准的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相一致的审查。 5)特殊行业的当事人,需审查对方的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或相应的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