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十周年以来,全社会保护未成人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给予了更高的关注、更多的保护,促进了广大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
教育,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重要内容。为实施好这一法律,国务院先后制定了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等行政法规;教育部先后出台了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的暂行规定等部门规章。到2000年底,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总规模已超过1.9亿人,比十年前增长了19.25%。国家还专门设立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总投入达100多亿元。
针对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差的现状,中央综治办和共青团中央于1998年开展了青少年自护教育行动,社会各方广泛参与,为广大未成年人举办了自护培训班、训练营、自护学校,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护能力。目前,全国已有10多个省份启动了青少年自护教育,仅北京市就已培训未成年人5万多人次。
为集中解决危害未成年人成长的突出问题,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多次联合行动:公安、工商部门联合开展了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活动,清理非法摊点和娱乐场所;团中央和国家技术监督局开展了保护明天少年儿童食品、用品质量监督行动;共青团、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了少年儿童平安回家活动等。
十年来,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和机构建设不断加强。该法颁布后,各地相继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国务院和各地成立了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全国20多个省、市、区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团中央和各级团组织专门成立了维护青少年权益工作机构;各地还广泛建立了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等社会化组织。
-
青年参加社会保险意识明显增强
267人看过
-
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402人看过
-
葡萄牙扶轮社提倡增强版权保护的意识
375人看过
-
增强安全意识的“十二种方法”
210人看过
-
增强老字号自我保护意识
478人看过
-
社会保护未成年学生的做法
267人看过
社会保护是指各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其他组织及公民,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其主要内容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与健康、保护未成年人的荣誉权、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保护有特殊天赋和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公共场所优惠开放等。... 更多>
-
民宗维权意识明显增强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28找工作的人群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是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的又一里程碑,对于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劳动合同法》实施5年来,员工们的利益得到了保障,也懂得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企业用工也越来越规范。维权意识:明显增强东莞XX局长A告诉记者,《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后,劳动者的维权意识明显增强。据了解,《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的前两
-
如何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作了规定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26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学校、家庭,更要涉及社会这一大环境。社会保护的目的就是要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社会保护的作用也就体现在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上。《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作了如下规定:第二十条国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组织及公民,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第二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创造条件,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
-
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与社会保护有何区别?青海在线咨询 2024-08-28社会保护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它归根到底是要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司法保护是指国家执法机关和国家其他行政机关对未成年人驶时的一种特殊保护措施,是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犯罪的。例如;媒体报道中不透露未成年人姓名属于社会保护;人民法院成立审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庭,采取区别于成年人的侦察、起诉和审叛的方式,做到寓教于审,审教结合,则属于司法保护。
-
社会应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香港在线咨询 2023-08-30《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作了如下规定: 第二十条国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组织及公民,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 第二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创造条件,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第二十二条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文化馆、影剧院、体育场(馆)、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 第二十三条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
-
如何增强农民工法律意识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27我国正在深入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但是农民工法律意识欠缺却是多年来尚未解决的一个棘手问题。自身文化教育素质的低下、传统小农思想的束缚、执法环境的不健康、法律援助机制的不完善等因素造就了农民工法律意识不强的状况,主要体现在法律知识缺乏、法律观念淡薄、法律信仰缺失、法律能力不足等方面。为了有效提高农民工法律意识,国家不仅要加大文化教育投入、强化普法宣传,而且要积极营造健康的法治环境,拓宽农民工法律援助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