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3 15:21:57 297 人看过

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两种行为,是和前面讲的犯罪概念、犯罪构成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两种行为的基本特点,从外表上看似乎具备刑法分则某一种犯罪构成的要件,但实际上它们并不具有社会危害性这一犯罪最本质的属性,相反它们是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行为。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为“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例如某妇女用剪刀扎死强奸自己的犯罪分子。这一行为从外表上看好象具有杀人罪的犯罪构成,实际上却是正当防卫的合法行为。又如某民航班机,在飞行途中突然遇到恶劣的寒冷天气,飞机表面结冰,重量增加,被迫下降,情况紧急,飞行员为了保障旅客的生命安全,防止飞机超重坠毁,在没有其它有效措施可采取的情况下,只得命令将过重的行李、物品抛出舱外。从外表上看,飞行员的行为也似乎具有故意毁坏财产罪的犯罪构成,实际上却是紧急避险的合法行为。

一正当防卫

(一)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意义

依据我国刑法第17条的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造成一定限度损害的防卫行为。从这个概念出发,必须明确下面两个问题:

其一,一个人在正当防卫情况下所实施的行为,从客观上看它是制止不法侵害行为,使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免遭损害,这种行为对社会,对人民起的作用是有益的,因此它不仅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相反是有益于社会的,从主观上看行为人实施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不具有违法犯罪的心理状态。根据主客观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正当防卫行为是有益于社会的合法行为,它同危害社会的违法犯罪行为是有本质区别的。

其二,刑法规定对不法侵害可以实行正当防卫;这是法律赋予我国公民的一种权利。正当防卫所以成为公民的一种权利,是基于这种行为产生的特殊背景,即行为本身发生在合法利益正在遭受不法侵害的紧急状态下,而国家的公安、司法及有关机关在时间上又干预不及时,在这种场合下,提倡每一个公民起来积极实行自卫、勇于帮助他人、维护国家的利益、坚决同不法侵害作斗争是十分必要的。也正因为这样,支持和鼓励公民充分行使正当防卫的权利,对于防止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都具着重要意义。

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说,正当防卫是一项合法权利,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正当防卫又是公民的一种道义上的义务,即每个公民都有义务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所以对于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应当予以表扬和鼓励;逃避同正在进行的犯罪行为作斗争,在客观上就是纵容犯罪,应当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有的还要受到纪律处分或者负法律责任。负有特定义务的人,例如负有维护社会治安责任的人民警察,如果对正在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不进行斗争,则是严重的失职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以不作为形式犯罪的,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正当防卫的条件

正当防卫行为的出发点是保护合法权益,采取的方式是防卫人直接同不法侵害人作斗争,并使其受到一定的损害。因此,法律对正当防卫作了一定限制,赋予法定的条件,不能滥加使用。如果允许人们滥用正当防卫,不仅达不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目的,甚至会对他人的人身或其他权利造成不应有的损害,造成危害社会、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后果。因此,为了保证正当防卫权利的正确行使,实行正当防卫必须同时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第一,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根据刑法的规定,不法侵害的范围是指下属合法权益遭受不法侵害,即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公共利益,泛指国家的利益、集体的利益等等。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包括本人的生命、健康、人身自由和财产权利等等。当这些合法权益遭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时均可以实行正当防卫。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7月17日 13:3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紧急避险相关文章
  •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两者之间的区别有
    1.危险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比较广泛,可以是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在遭遇到人的不法侵害时,如果行为人是对不法侵害人进行反击,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如果为了躲避不法侵害,而损害第三人(不法侵害之外的人)利益的,属于紧急避险的范畴。2.紧急避险必须是出于迫不得已,而正当防卫无此要求。3.对主体的要求不同:紧急避险要求主体不能有特定的身份(如警察、军人或消防队员等)。而正当防卫就没有这样的要求。任何人均有正当防卫的权利。4.避险保护的是合法利益,损害的也是合法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怎么样选择,两害相全取其轻,避险所保护的利益必须要大于避险行为所损害的第三者的利益,如果等于或者小于所损害的利益,避险就没有意义,法律也就没有保护的必要。5.实施对象不同: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人实施,而紧急避险必须是向第三者实施。一、自卫伤人该如何判自
    2023-06-28
    54人看过
  •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司法实践与理解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防卫行为。而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较小的另一方的合法利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两者的区别如下:1、起因条件不同。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是不法侵害,而紧急避险是正在发生的危险包括但不限于不法侵害;2、对象不同。正当防卫是不法侵害人本人,而紧急避险是合法第三人;3、限度条件不同。正当防卫的限度是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而紧急避险是没有造成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有何区别?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区别有:1、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紧急避险必须是出于迫不得已;2、紧急避险要求主体不能有特定的身份,正当防卫没有身份要求;3、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人
    2023-08-11
    362人看过
  •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联系与区别有哪些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主观目的都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成立的前提是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两者都有某种限度的制约,否则,都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成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区别在于:1、危害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中危害的来源只能是人所实施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中危害来源比较广泛,它不仅限于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还可以是自然界的力量、动物的侵袭等等。2、行为指向的对象不同。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来实行,不能损害没有参与实施不法侵害的其他人的利益;而紧急避险所损害的只能是与危险的发生无关的第三者的利益。3、对行为的限制条件不同。紧急避险要求行为人必须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作为排除危险的惟一方法时才能实施;而正当防卫则无这样的要求,即使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用其他方法来避免损害,也可以实施正当防卫。4、对损害程度的限度不同。正当防卫所造成的损害,允许等于或者大于不法侵害行为所可
    2023-05-01
    103人看过
  •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案例与案例的分析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是排除犯罪的两种情况,虽然它们都对外造成了侵害,但都不是犯罪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这两个知识点可以说是每年的必考考点,而且往往与案例结合,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我们首先看一个案例:李某,男。某晚,李某见两男子正侮辱他的女友,即上前制止。其中一男殴打李某,李某被迫还手。此时,便衣警察黄某路过,见状抓住李的肩膀,但黄未表明其身份。李某误以为黄某是对方的帮手,便拔刀刺伤黄某后逃跑。问:李某行为如何认定?分析:李某的行为应以故意伤害罪论处。李某一开始被迫与攻击他的男子打斗的行为,可以认定为正当防卫。李某打击警察黄某的行为是假想防卫。所谓假想防卫是指,事实上不存在不法侵害,行为人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对臆想中的侵害者进行防卫。对于假想防卫应根据主观上有无过失而予以不同的处理。本案中,李某误以为黄某是对方的帮手,因而采取了侵害行为。实际上,这种侵害是不存在的,李某属于假想防卫。这种情况
    2022-11-12
    248人看过
  • 什么是,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是什么?
    一、什么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被侵害人所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行为并且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这项权利来源于宪法中的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二、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是什么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都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收侵害,而给他人的某种权利或者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都属于正当行为。但是二者又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一,行为的对象不同。正当防卫只能损害不法侵害者的利益,而紧急避险损害的则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第二,主体的限定不同。正当防卫是每个公民的法定权利,是人民警察执行职务时的法定义务;紧急避险则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
    2023-02-18
    150人看过
  •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
    一、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一)正当防卫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五个要件:1、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这种不法侵害可能是针对国家、集体的,也可能是针对自然人的;可能是对本人的,也可能是针对他人的;可能是侵害人身权利,也可能是侵害财产或其他权利,只要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行为,即符合本要件。2、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所谓“不法侵害”,指对某种权利或利益的侵害为法律所明文禁止,既包括犯罪行为,也包括其违法的侵害行为。3、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避免危害结果发生,因此,不法侵害必须是正在进行的,而不是尚未开始,或者已实施完毕,或者实施者确已自动停止。否则,就是防卫不适时,应当承担刑事责任。4、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即正当防卫行为不能对没有实施不法侵害行为的第三者(
    2024-02-07
    228人看过
  • 怎么区别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之间的区别
    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二者的区别是:1、危害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中危害的来源只能是人所实施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中危害来源不仅限于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还可以是自然界的力量、动物的侵袭等。2、行为指向的对象不同。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来实行,不能损害没有参与实施不法侵害的其他人的利益;而紧急避险所损害的只能是与危险的发生无关的第三者的利益。3、对行为的限制条件不同。紧急避险要求行为人必须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作为排除危险的惟一方法时才能实施;而正当防卫则无这样的要求。4、对损害程度的限度不同。正当防卫所造成的损害,允许等于或者大于不法侵害行为所可能造成的损害;而紧急避险所损害的合法权益必须小于所保护的合法权益。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相同之处(一)目的相同二者都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二)前提相同二者都必须是合法权益正在受到侵害时才能实施。(三)责任相同二
    2023-07-21
    259人看过
  •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主要区别包括哪些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主要区别:1、危险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比较广泛,可以是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在遭遇到人的不法侵害时,如果行为人是对不法侵害人进行反击,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如果为了躲避不法侵害,而损害第三人利益的,属于紧急避险的范畴;2、紧急避险必须是出于迫不得已,而正当防卫无此要求;3、对主体的要求不同。紧急避险要求主体不能有特定的身份而正当防卫就没有这样的要求。任何人均有正当防卫的权利;4。避险保护的是合法利益,损害的也是合法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怎么样选择,两害相全取其轻,避险所保护的利益必须要大于避险行为所损害的第三者的利益,如果等于或者小于所损害的利益,避险就没有意义,法律也就没有保护的必要;5、实施对象不同。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人实施,而紧急避险必须是向第三者实施。防卫过当和正当防卫的主要区别?一、正当防
    2023-08-03
    54人看过
  • 正当防卫及紧急避险应该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正当防卫的构成:1、必须存在不法侵害的行为。2、侵害行为必须是正在进行的。3、防卫必须针对侵害人本人,而不能针对第三人。4.、防卫不能过当。即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5、主观条件。防卫人主观上必须出于正当防卫的目的,即是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一、紧急避险构成:1、必须遭受现实的危险。现实的危险包括:自然力量产生的危险,如洪水、地震等;机械、能源设备产生的危险,如飞机故障、油库自燃等危险;动物侵袭造成的危险;人为原因造成的危险等。2、必须是正在发生的危险,即危险迫在眉睫,合法权益正处在危险威胁之中,如不实行紧急避险,危险立即会转化为现实危害,使有关的合法权益遭受不可挽回的损失。3、必须是不损害某种合法权益就无法避免的危险,紧急避险是别无选择的一种选择。4、必须出于保护合法权益的目的。行为人损害某一合法权益,必须是出于避免较大
    2023-03-19
    64人看过
  • 紧急避险或正当防卫导致侵权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吗
    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相关知识拓展:1、什么是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2、什么是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行为。《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一条【正当防卫】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第一百八十二条【紧急避险】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
    2023-06-13
    223人看过
  • c. 紧急防卫
    正当防卫
    1、必须是为了保卫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才能实施正当防卫。2、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行为而进行的防卫。3、必须是针对实施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进行防卫。对实施不法行为者的亲属或其他人进行报复的行为不是正当防卫;4、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行为进行的防卫。正当防卫成立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第一,防卫的意图,必须是有正当合理的防卫意图,包括国家的、公共的利益、本人或别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第二,防卫的起因,必须是存在不法侵害行为。第三,防卫的时间,必须发生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第四,防卫对象,必须是针对进行侵害行为本人的人身或财产实行防卫,不得针对第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
    2023-08-13
    348人看过
  • 我国法律中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关联与区别是什么
    从规定来看,似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没有太大区别,然而事实上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有着重大差别。1.对象区分:正当防卫的来源为人,所以正当防卫的对象为人,而紧急避险的对象则不一定是人,有可能是自然灾害等。正当防卫的对象只能是对你或他人正在实施侵害的行为人,而紧急避险的对象可以是无辜的第三方。2.限度条件:正当防卫虽然也有防卫过当的可能,但是本质上并没有两种利益的比较,比如说他人正在抢劫,被抢劫者因为反抗而和抢劫者扭打起来,在扭打过程中致犯罪人死亡,这种情况是不超过正当防卫的。但是紧急避险本身是为了保护一种利益而不得不使另一种利益受到损失,所以紧急避险的限度不能超过你所要保护的利益。3.限制区分:紧急避险是在自然人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时才能选择的,而正当防卫则没有该类限制。那么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呢,答案是肯定的。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制定都是因为己方或他人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并且来不
    2023-06-03
    149人看过
  • 因紧急避险、正当防卫而造成他人损害需要负赔偿责任吗
    紧急避险是公民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行为。如为避免沉船而抛弃货物的行为。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二条【紧急避险】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行为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是公民实施自救的正当合法行为。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一条【正当防卫】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值得注意的是,因正当防卫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的,所以,其必要限度
    2023-06-13
    262人看过
  • 在我们国家的法律规定中怎么区别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防卫行为。而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较小的另一方的合法利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两者的区别如下:1、起因条件不同。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是不法侵害,而紧急避险是正在发生的危险包括但不限于不法侵害;2、对象不同。正当防卫是不法侵害人本人,而紧急避险是合法第三人;3、限度条件不同。正当防卫的限度是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而紧急避险是没有造成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
    2024-04-30
    383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紧急避险是刑法规定的一种出罪事由。具体来说其构成要件有: 1、避险人的合法权益面临现实危险(不含职业或者业务上有特定责任的人要面对的对其本人的危险); 2、这种危险正在发生; 3、因为不得以损害另一合法权益; 4、紧急避险要有避险意识,也即... 更多>

    #紧急避险
    相关咨询
    •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是什么,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是什么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15
      关于紧急避险,刑法是这样规定的:“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简而言之,紧急避险是为了保全一部分合法利益而损害无关第三人的另一个较小的合法利益。当然,紧急避险也不能超过必要限度。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必须小于受保护的权益,如果两者相同或者由于避险造成的损害大于所保护的权益,紧急避险就超过必要的限度了
    • 紧急避险属于正当防卫还是故意?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7-26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属于正当行为。正当行为是指客观上造成一定损害结果,形式上符合某些犯罪的客观要件,但实质上既不具备社会危害性,也不具备刑事违法性的行为,例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依法执行职务、正当冒险行为等。
    • 2022年应该如何区分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22
      1、首先,对行为的限制条件不同。紧急避险要求行为人必须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不作为排除危险的惟一方法时才能实施;而正当防卫则无这样的要求,即使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用其他方法来避免损害,也可以实施正当防卫。 2、其次,对损害程度的限度不同。正当防卫所造成的损害,允许等于或者大于不法侵害行为所可能造成的损害;而紧急避险所损害的合法权益必须小于所保护的合法权益。
    • 实施紧急避险之后,还可以正当防卫吗?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1-0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为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个人、财产等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非法侵权,制止非法侵权,对非法侵权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辩护,不承担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实施紧急避险后,您的危险已经解除,此时无需防卫。如果你再次进行所谓的正当防卫,它可能会转化为故意伤害,并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 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的相同之处不包括什么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2-26
      一、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相同之处有: 1、目的相同。二者都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 2、前提相同。二者都必须是合法权益正在受到侵害时才能实施。 3、责任相同。二者超过法定的限度造成相应损害后果的,都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减轻或免除处罚。 二、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有: 1、危险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比较广泛,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