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有直接与间接之分。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一、在别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帮助别人犯罪是否犯法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了帮助别人犯罪的情况,如果不属于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不构成犯罪。但如果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情形构成过失犯罪。根据《刑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十五条的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放纵走私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放纵走私犯罪的;
2、因放纵走私致使国家应收税额损失累计达10万元以上的;
3、放纵走私行为3起次以上的;
4、放纵走私行为,具有索取或者收受贿赂情节的;
5、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刑法》第四百一十一条规定,海关工作人员询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三、判死刑需要赔偿吗
判死刑需要赔偿。死刑是刑事责任,赔偿金钱是民事责任,所以即使被判死刑,也要承担法律责任。根据违法行为违反的法律性质,法律责任可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经济法责任、刑事责任、违宪责任和国家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诈骗有没有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441人看过
-
间接故意和直接故意是一个意思吗?
402人看过
-
如何才能准确地区分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134人看过
-
间接故意会比直接故意罪轻吗
292人看过
-
主观要件: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415人看过
-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能否构成共同犯罪
117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故意是否有直接与间接之分,法律上有哪些规定香港在线咨询 2023-11-21故意有直接与间接之分。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故意含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吗,法律是如何规定的云南在线咨询 2023-10-21法律分析 故意犯罪在主观上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
是否有直接与间接故意之别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11-15故意犯罪可以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情形。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则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不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或者希望避免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如果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那么就构成了故意犯罪。同
-
如何理解刑法规定的直接故意、间接故意、间接故意以及间接故意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15(一)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 (二)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
-
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吗,具体的规定是什么广东在线咨询 2023-08-10故意犯罪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犯罪故意的一种。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