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可知,雇员仿照雇主未公开使用设备而完成的发明应归雇主,即其属于职务发明,其专利权应该属于雇主所有。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
什么情况属于执行本单位任务完成的发明创造?
以下情况属于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
1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
2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3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一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这种发明创造尽管是在离开原单位后作出,但由于与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分配的任务有关,所以规定其为职务发明。
完成发明创造的个人既执行了原单位的工作任务,又就同一科学研究或者技术开发课题主要利用了现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技术成果的权益,由其原单位和现单位协议确定,不能达成协议的,由双方合理分享。
相关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0修正)
第六条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条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该单位可以依法处置其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促进相关发明创造的实施和运用。
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
雇员仿照雇主未公开使用设备完成的发明归谁
485人看过
-
电力设备所有权归属
102人看过
-
荒地开垦后所有权归谁所有使用
95人看过
-
委托开发成果归属权归谁
295人看过
-
职务发明发明人离开公司专利归谁所有
222人看过
-
数据所有权的归属权归谁?
481人看过
专利,从字面上是指专有的权利和利益。“专利”一词来源于拉丁语Litterae patentes,意为公开的信件或公共文献,是中世纪的君主用来颁布某种特权的证明,后来指英国国王亲自签署的独占权利证书。 专利在现代一般是由政府机关或者代表若干国... 更多>
-
雇员仿照雇主未公开使用设备完成的发明归谁?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24《专利法》第六条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权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专利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进一步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是指: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或者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而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
-
版权未作归属说明的,归谁所有?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08根据《著作权法》第17条的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因此,该影楼对该照片享有版权。
-
使用人死了土地所有权归谁所有,使用人死了土地使用权应该归谁所有江苏在线咨询 2022-01-26《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耕地当然是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使用人死了,要收归农民集体,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进行适当调整,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也可以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不过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
-
机械设备出卖后所有权归谁?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07《》第二十七条动产物权转让时,双方又约定由出让人继续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该约定生效时发生效力。在双方约定生效时,虽然乙继续占用,但改机器设备的所有权属于甲公司的。乙被丁公司收购后,甲公司可以取回该机器设备。
-
公房使用权未付归属权认定江苏在线咨询 2022-04-08离婚房产分割问题,在夫妻结婚登记前,公房使用权已在一方名下,离婚时,另一方可否要求分割使用权的。 对该问题,最高院的司法解释采取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以下九种情况,房产使用权应夫妻共同享有。 (1)婚前由一方承租的公房,婚姻关系存续5年以上的,离婚时,另一方有权要求分割公房权益。注意,这里一方取得的时间是在婚前,如果一方是在婚后取得的,不论时间长短,另一方均有权要求分割公房权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