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签订劳动合同是否涉及到赔偿
没签劳动合同可以得到双倍工资的赔偿。用人单位已经用工之日超过一个月但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超过一年未签订,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支付双倍工资的期限一般不超过十一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二、未签劳动合同赔偿的仲裁时效是多久
未签劳动合同赔偿的仲裁时效是一年的时间,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为1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对于拖欠劳动报酬的,适用特殊时效,即该1年起算点是从劳动者离职之日起计算。
三、未签订劳动合同能否立即解除员工职务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随时辞职。企业与员工没有签订合同的话,企业与员工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终止劳动关系,意味着企业可以随时辞退员工,员工也可以随时提出辞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二节 申请和受理 第二十七条 【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n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n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n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未签订合法劳动合同,劳动者会得到那些赔偿
296人看过
-
未签订劳动合同,赔偿能持续到哪一年?
70人看过
-
劳动合同未签订,赔偿时限是多久?
313人看过
-
劳动关系是否受到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影响?
315人看过
-
是否签订劳动合同与赔偿有关?
352人看过
-
试用期是否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及怎样签订劳动合同
357人看过
-
《劳动合同法》未签劳动合同辞退赔偿细则中的涉及仲裁辽宁在线咨询 2022-04-22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属于违法解除合同,应当按经济补偿金的二倍支付赔偿金。 关于未签合同 按《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用工满一个月未签合同的,应当从用工满一个月的次日起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不满一年的被辞退的,支付到辞退前一日止;满一年被辞退的,支付到满一年的前一日止共11个月。
-
未签订合法劳动合同,劳动者会得到那些赔偿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06未签订合法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会得到以下赔偿: 1、会按照每月二倍工资的数额标准获得赔偿; 2、双倍工资最多不超过十一个月,并且可以获得双倍赔偿的期间是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
-
未及时签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辽宁在线咨询 2024-03-26未及时签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如下:1、如果用人单位超过1个月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则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两倍的工资;2、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超过一年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由于劳动者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须依法支付经济补偿。
-
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未及时续签劳动合同是否有经济补偿新疆在线咨询 2022-02-1310年以上未签订劳动合同的科视作为已经建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应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该从应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以双倍的工资进行补偿,所以可以要求获得9年双倍工资的赔偿,参照《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
-
签订劳动合同后劳动合同未到期, 合同约定是否有效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17没有法定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情形,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就有效,合同双方应当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各自义务。否则,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一方应当承担法律规定的责任。其中,用人单位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