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史某的行为如何定性/郭远富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10:22:50 352 人看过

本案史某的行为如何定性

[案情]2003年7月23日,史某因生意周转缺乏资金向王某借款50000元,当日,史某出具借条后,承诺在三个月内还清全部借款本息。次年2月,王某向史某催问借款,史某以忘记借款利率为由要求王某出示借条,然后趁王某不备将借条抢到手中撕毁。王某随机抓住史某并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分歧]本案在处理过程中,对史某的行为如何认定,有三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史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因为史某抢夺并撕毁的借条本身毫无经济价值,史某并没有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利。因此,史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史某趁王某不备,公然夺取王某的借条,非法占有王某的私有财产,王某的行为构成抢夺罪。

第三种意见认为,史某的行为构成侵占罪。史某抢过王某的借条撕毁,目的是为了非法占有借条所载明的债权,史某的行为符合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应按侵占罪进行处罚。

[评析]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

一、史某撕毁的借条是载明史某与王某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王某有权凭此借条向史某要还借款。的然而史某为了赖帐,趁王某不备夺过借条撕毁,使得王某的债权无法实现,实际上是造成了王某财产损失、减少,而史某却因此将本应偿还给王某的借款非法占为己有,获得了财产上的不法利益。史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意侵犯他人的合法财产所有权,符合侵犯财产罪的构成要件。因此,史某的行为构成犯罪。

二、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产或者合法持有的他人遗忘物、埋藏物非法据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抢夺罪则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两者的共同点是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害的对象都是自己无所有权的公私财物,且均故意的行为。而两罪的不同点则是侵占罪中行为人侵占的财物是行为人业已合法持有的,亦即在行为人的合法控制之下的财物。“合法持有”则是以合法的方式,取得对他人财物的暂时的占有权或暂时的使用权,但持有人不享有所有权。持有人将他物变合法持有为非法所有“是侵占罪的最大特征。本案中史某通过借贷的方式占有王某50000元借款,史某可以对这笔借款进行使用和收益,但这50000元借款的所有权始终是属于王某的。王某对史某享有的债权实际上就是享有要求史某在借款到期后将50000元借款的占有权转移给己方的权利,而这种权利的载体就是史某出具的借条。史某为了达到非法占有的目的,撕毁借条,符合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和犯罪特征。尽管史某在犯罪过程中使用了趁人不备,公然夺取的手段,但这仅仅是史某占有王某财产所采取的一种方式,史某夺取的借条本身并没有价值,即使作为纸片来看,其价值也是微乎其微的,应此,借条本身并不是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所以单纯从史某的抢夺行为并不能构成犯罪。只有当史某撕毁借条以后,才达到了消灭借条所载明的债权债务关系,才达到了非法占有50000元借款的目的。综上所述,本案史某的行为应认定为侵占罪更为妥当。

江西省吉水县法院郭远富刘皓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2日 09:4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借款相关文章
  • 对张某在本村土地上滥伐速成杨行为如何定性
    「案情」2003年1月某村委会将本村800亩土地发包给了本村村民王某,同时与王某签订了书面土地承包合同,期限为15年,每亩为40元。2004年4月13日,张某为了争回村委会发包出去土地的使用权,组织多人将王某种植在承包土地上的3326棵速成杨毁掉。「争议」在对本案张某行为的定性问题上,存在以下几种观点:1、张某的行为构成滥伐林木罪。2、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3、张某的行为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笔者认为张某的行为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要想确定张某行为的性质,必须明确与其行为最相近的几种罪名的含义及相互间的区别。与其行为最相近的几种罪名有滥伐林木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三种。滥伐林木罪,是指违反森林法及其他保护森林法规,未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法律规定的其他主管部门批准并核发采伐许可证,或者虽持有采伐许可证,但违背采伐证所规定的地点、数量、树种、方式而且任意采伐本单位所有或管理的,
    2023-06-05
    134人看过
  • 洪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案情】被告人洪某系被害人万某的弟媳,2004年9月14日,万某的母亲去世,其安葬费用由万某垫付。尔后,万某多次向被告人洪某索要其应承担的部分款。洪某给付了一部分,剩余的却以家中无钱,丈夫未回家为由而未支付,万某因此而不满,多次对洪某指责。同年农历腊月初7日,两人再次为此而发生争吵,洪某将万某的眼睛打伤。次日傍晚,万某手持铁棍闯入洪的厨房,二话没说,举手朝洪某打去。洪某用手抵挡,被致伤左前臂、左手臂、左三角肌处及左锁骨处。洪某见势不妙,从小门躲入厅堂,万某从厨房退出,又闯入厅堂,继续追打洪某。此时,洪某抓起一竹扫帚抵挡,并打中万某的脸部,致万某的脸部受伤。万放下铁棍,抢住洪的扫把。洪随手捡起铁棍朝万的头部连击数下,致其昏倒在地。经抢救无效,于腊月初9日下午3时离开人世。【分歧】本案在处理过程中,对被告人洪某的行为定性存有三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洪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理由是:
    2023-06-03
    343人看过
  • 再谈陈某行为之定性
    2007年2月13日《人民法院报》第5版“刑事审判”栏刊发了笔者《陈某的行为如何定性》一文,引起了读者广泛争论,周继舜、李晓东撰写《本案中陈某构成诈骗罪》(以下简称《周文》)认为陈某构成诈骗罪,曹锐以《陈某行为应构成抢夺罪》认为陈某构成抢夺罪,而周卫亭以《陈某的行构成抢夺、诈骗还是侵占》认为陈某构成侵占罪(以上三文均刊发在《中国法院网》。)抢夺、诈骗、侵占三罪均系侵犯财产罪方面的犯罪,其界定区分标准主要是客观方面表现不同,即犯罪手段的异同。就该案而言,笔者仍坚持认为陈某行为构成抢夺罪。抢夺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即当着公私财物所有人、管理人的面,乘其不注意夺取其财物,数额较大。那么该案中陈某抢走付某手中的钱是否符合抢夺罪之客观方面的构成要件,需对以下两个问题重新分析认识:一是付某是否是该案5万元的管理人;二是付某是自愿交还财物还是被陈某抢走。一、关于付某是否是该5
    2023-06-08
    266人看过
  • 郝某的行为该如何定性-私分国有资产罪
    1996年7月、10月及1997年1月,当时任河南省偃师市建筑材料公司(属于国有企业)经理的郝某伙同该公司两位副经理预谋后,未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和汇报,私自做出决定,3从该公司财务处分别取出现金16000元、25000元、28000元,以补发1996年职工工资和奖金的名义,采用发1996年7月、10月及1997年1月,当时任河南省偃师市建筑材料公司(属于国有企业)经理的郝某伙同该公司两位副经理预谋后,未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和汇报,私自做出决定,3从该公司财务处分别取出现金16000元、25000元、28000元,以补发1996年职工工资和奖金的名义,采用发红包的形式将上述款额按职工贡献大小分于本公司全体职工。1997年4月份,偃师市建筑材料公司与偃师市机电化轻公司合并前夕,郝某和该公司两位副经理因嫌两公司合并后,其公司以前所积累的资金因而归为两公司所有私分,即又和副经理预谋后,从本公司财务上
    2023-06-11
    445人看过
  • 本案中对金某业的行为应认定为抢劫罪?
    2005年6月22日9时许,夏邑县胡桥乡农民温某驾驶农用机动三轮车去买生猪,在该乡金庄村买猪时因价钱问题与金某业发生争吵,并引起推搡。推搡过程中金某业将其上衣口袋中的900元现金掏走,后将温某摔倒在地,又用力击打温某头部,致温某右眼红肿充血。而后,将抢得的钱藏匿于家中,温某报案后,金某被公安抓获。在审理该案的过程中,合议庭有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构成盗窃罪的理由是:被告人的行为符合盗窃罪的三个主要特征。一是符合在客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具有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这一特征。本案被告人主观上自认为趁在暴力殴打温某之机,在温某根本无法顾及现金是否会失去的情况下,采取顺手牵羊的方法,将温某的现金盗走后藏匿于家中。二是符合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这一特征。本案的被告人是成年人,是完全负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因此,其应受刑律处罚。三是符合在主观方面,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这一特征。本案的被告人意识到他所窃取的财物是
    2023-06-11
    402人看过
  • 何某诉郭某返还不当得利纠纷上诉案
    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2004)佛中法民一终字第1295号上诉人(原审原告)何彩容,女,1958年2月27日出生,汉族,住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龙江社区丰华花苑南C区12号。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郭湛光,男,1959年3月16日出生,汉族,住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龙江社区扒头组。上诉人何彩容因与被上诉人郭湛光返还不当得利纠纷一案不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2004)顺法民一初字第02040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出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认定:原告何彩容于2002年曾请被告郭湛光为其承建地基为水泥结构的锌铁棚。原告分别在2002年2月10日支付20000元,3月26日支付6000元,3月27日支付2000元,4月3日支付3000元,6月19日支付5000元,2003年1月11日支付5708元工程款给被告。2003年1月11日经过结算,原告立据尚
    2023-06-08
    183人看过
  • 本案张某、李某的行为是否成立共同犯罪
    [案情]张某和李某两人互不认识,2007年12月的一天晚上深夜,张某骑自行车经过一家当地县城的超市,发现该超市有一门半开着,但不知道门是怎么开的,张某伸头往超市里面看了一下,发现没人,于是张某停放好自行车后进入超市取东西;此时李某也骑自行车经过该超市,发现类似情形,也进入超市取东西,两人相视而笑,半小时后张某装了一大袋子东西欲走,无法把东西搬上自行车,这时张某让李某过来帮忙,帮他把袋子抬到自行车上,李某想对自己也没有坏处,就过来帮张某。张某走后李某吸收张某的教训,心想拿少些吧,不然自己抬不动。随后李某拿了东西也走了。事发后知道:张某偷的东西价值2.2万元;李某偷的东西价值1.3万元。[分岐]对于张某和李某的行为的定性(构成盗窃罪)没有异议,但对其二人的行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存在分歧:一种意见认为,是共犯,且张某的盗窃数额是2万,李某的盗窃数额是3万;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他们不是共犯,而是同时犯,
    2023-06-11
    363人看过
  • 本案陶某如何定罪/夏立彬
    本案陶某如何定罪夏立彬本案陶某如何定罪?{案情}陶某,男,泰顺县下洪乡农民,以算命为业2003年6月10日,泰顺县城关王某因家中出事(王某女儿忽然得病,卧床不起),找到陶某欲求消灾之法。陶某便到王某家做“法事”替王某女儿渡关。陶某对王某说,要为其女儿顺利渡关,须把2888元人民币包在香纸内后予以焚烧,王某按陶某的要求包好香纸包,递给陶某以用在渡关时焚钱。在焚钱间,陶某乘王某及王某家人不注意之机,便把香纸包内的钱迅速取出放内自己的口袋中。同年6月至10月间,陶某利用同样的手段,诈取五次,计财物价值10000余元。{分歧意见}一种观点认为陶某迷信手法利用虚构事实,骗取财物所有人的信任,取得财物的行为,应属于诈骗。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利用财物所有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秘密转移物据为己有,应属于盗窃。{评析意见}笔者认为,本案的陶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指行为人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使财物
    2023-06-11
    387人看过
  • 本案杨某的行为是强奸既遂吗
    案情:张*忠、杨-涛和姜*富都是二十多岁的无业青年。2003年8月5日凌晨2时许,三人在江西省吉水县城吃完夜宵后,寂寞无聊。张*忠提议:搞个女人玩玩”,姜、杨二人表示赞同。而后三人在一黑暗小巷中途遇下夜班的女工赖某某,三人强行拦住赖某某,说要与她玩玩”,赖不同意,张便用刀威胁赖说:不走就捅死你”。三人挟持赖某某到张*忠租住的房间。在张的房间内,张、姜二人先后强奸了赖某某。接着杨-涛不顾赖的哭泣,趴到她身上欲行强奸,但因饮酒过多而未能得逞。而后,三人将赖某某放走,并警告赖不要去报警,否则就杀死她全家。案发后,杨-涛的认罪态度较好。分歧意见: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对被告人杨-涛的行为构成强奸罪没有异议,但对其犯罪行为是既遂还是未遂有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杨-涛与他人一起轮奸妇女,属于共同实行犯。共同实行犯是共同实施犯罪的人,他们在共同犯罪中既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又有共同犯罪的行为,彼此联系,
    2022-11-06
    72人看过
  • 本案陈某的行为是防卫过当吗
    [简要案情]2003年11月1日晚9时许,被害人侍广林及其朋友黄克儒、王天青三人酒后同骑一辆摩托车撞进被告人陈海堂家中,找人时与陈海堂亲属和来探望陈海堂的黄新等人发生争吵和揪打,黄新等人提出家中有重病人(当时陈海堂刚做完癌症手术)要求被害人侍广林等三人外去,黄克儒掏出水果刀威胁黄新。陈海堂见状,担心黄新吃亏,遂操起杀猪刀捅了正与黄新纠缠的侍广林后腰一刀,侍广林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评析]在评议该案时一致认为,被告人陈海堂持刀刺伤侍广林致其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但对被告人陈海堂的行为是否属防卫过当有分歧,多数认为属防卫过当。其理由:首先,被害人一行三人夜晚酒后到被告人家,并与被告人家人及黄新纠打,且同伙的黄克儒持刀,并扬言威胁要卸黄新膀子。在被告人家人要求侍广林三人出去,其拒不离开,故其行为是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同时又在伤害黄新。其次,被告人用刀刺伤侍广林时,侍广林等人正与黄新纠缠。第
    2023-06-11
    344人看过
  • 王某交通肇事后抛弃被害人行为如何定性
    [案情]被告人王某(男,32岁)于2006年11月21日,驾驶夏利小车从汕头返回漳浦途中,由于技术不熟练,目测不准,采取措施不当,汽车右侧后视镜将骑自行车靠公路右侧同向行进的妇女谢某撞倒致伤。在围观群众的要求下,被告人王某从车上下来,将谢某抬入驾驶室内,驾驶小汽车准备送往医院抢救。在去医院的途中,被告人王某产生了抛弃被害人逃跑的念头,便将车开至便道上,将谢某抛至路旁排水沟内(此时谢某还活着),然后驾车逃逸。被害人谢某因被抛弃,未能得到及时抢救而死亡。经法医鉴定:谢某因右肺挫裂伤,出血性休克而死亡。[分歧]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对被告人王某行为如何定罪存在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王某的行为应定交通肇事罪,其抛弃被害人逃避罪责的行为应作为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从重处罚;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王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一罪,其交通肇事行为被其抛弃被害人致使被害人死亡的(间接)故意杀人行为所吸收
    2023-06-11
    338人看过
  • 本案李某的行为是抢劫还是绑架
    作者:雷瑞甫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某日晚上9时许,游手好闲的李某到一个体小百货商店,以天冷想取暖为由,要求到店内烘火,得到店主万某的允许后,李某进入店内,见一婴儿躺在摇监里,顿起歹念,即用左手将婴儿抱起,右手抽出随身携带的折叠水果刀,横放在婴儿胸前,向店主的小叔子卢某索要钱财。卢冲向李某,将刀打落在地,并与之搏斗,万某趁势夺回婴儿,李某在逃离现场的过程中,被公安机关抓获。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对李某行为的定性存在意见分岐。一、是抢劫罪还是绑架罪抢劫罪与绑架罪。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采取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在犯罪手段、主观目的、侵犯的客体方面都相近似,其主要区别在于这两种犯罪的行为方式、索取财物的对象,索取财物的时间不同。抢劫是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立即劫取被
    2023-06-11
    266人看过
  • 本案挂名股东郭某能否享有股东权益
    [案情]:2001年11月,原告郭某与被告某服装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刘某协商二人共同开办服装公司,由郭某投资20万元,占公司40%的股份,由刘某投资30万元,占公司60%的股份。公司成立后一直由刘某经营,几年来公司有了一定的发展,郭某多次要求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但均未实现,郭某认为被告侵犯了自己的知情权,向法院起诉要求查阅被告的财务报告和财务帐簿,并由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用。被告某服装有限责任公司辨称:我方法定代表人刘某系借用原告身份证开办的北京年年高服装服饰有限公司,该公司的注册登记手续完全是委托北京天信泓咨询有限公司(下称天信泓公司)代办的,公司股东出资亦由天信泓公司垫付。因原告未实际出资,只是名义上的股东,故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经审理查明:被告系于2002年1月17日经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成立的有限公司。该公司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手续中记载,法定代表人为刘某,注册资本为5
    2023-06-09
    314人看过
  • 郭某生申请国家赔偿案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决定书(1999)一中法委赔字第5号赔偿请求人郭某生,男,五十三岁,汉族,原中国银行总务部房管处处长。住本市海淀区七贤村中国银行宿舍七号楼3-204号。被请求赔偿义务机关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法定代表人田某龙,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委托代理人樊某昶,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助理检察员。复议机关北京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法定代表人叶上诗,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检察长。赔偿请求人郭某生于一九九九年一月十二日,以错误逮捕和违法使用暴力侵犯其人身健康权为由,向赔偿义务机关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申请国家赔偿,请求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一、支付赔偿金人民币七千元;二、支付医疗费及今后治疗费人民币一百万元;三、赔偿误工损失人民币四十三万元;四、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七万八千六百元;五、赔偿家庭财产报失及利息损失人民币二万二一于八百零六元六角三分;六、赔偿精神损失费人
    2023-06-06
    210人看过
换一批
#民间借贷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借款
    词条

    借款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也可以指当事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合同也是一般的民事合同,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律以及相... 更多>

    #借款
    相关咨询
    • 如何认定某一传销行为
      天津在线咨询 2021-11-14
      以下行为属于传销行为:(一)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开发人员,要求开发人员开发其他人员加入,对开发人员以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开发人员数量为基础计算支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等经济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二)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开发人员,要求开发人员支付费用或者通过认购商品变相支付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开发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三)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开发人员,要求开发人员开发其他人员加入,
    • 刑事案件中如何认定行为的严重性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04
      1、行为的方式和手段。行为的方式和手段对危害结果的大小具有决定性作用,对社会心理的伤害程度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在认定情节是否严重时,应该考察行为人是否使用了暴力、威胁等手段,是否采用了公开或者组织的方式等。2、行为的直接危害结果和间接不良后果。直接危害结果是行为直接对社会造成损害。间接不良后果是指行为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或间接引起的损害。行为人是否造成被害人自杀,是否引起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是否造成公
    • 同性恋者之间的性行为如何定性?
      河南在线咨询 2025-01-08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男性对男性实施的性侵犯行为通常不构成强奸罪。不过,如果受害者是男童,且年龄尚未满14周岁,此类行为可能涉及到强制猥亵儿童罪。如果受害者已经年满14周岁,则不再纳入强制猥亵儿童罪的范畴,而是主要考察其所造成的损害程度,如情节特别恶劣,可按故意伤害罪或侮辱罪论处。 另一类情况是女性对女性的性侵案件。在这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强奸罪名,但有可能存在强制猥亵妇女罪或是故意伤害罪。 《
    • 逃票行为如何定性?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5-30
      逃票行为属于违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第十四条规定:旅客乘车应当持有效车票。对无票乘车或者持失效车票乘车的,应当补收票款,并按照规定加收票款;拒不交付的,铁路运输企业可以责令下车。
    • 限制性规定的历史历史
      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25
      商品经济发展早期,人们认为债是特定人之间发生的、基于特定的人身和信任的一种特殊关系,因而对债权转让和债务转移持否定态度。“罗马法以债权为连结债权人与债务人之法锁,变更任何某一端,则债权失其同一性。”故在当时,债权是不可转让的,债权两端的双方当事人是不可变更的。英国普通法的早期也不允许债权转让。按照普通法规定,债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不应允许第三人介入。第三人的介入势必引起法律上的诉讼。A等人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