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原则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4 14:10:54 447 人看过

不正当竞争法是调整在制止不正当竞争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于1993年9月2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共五章33条。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正当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原则包括自愿、公平、平等、诚实信用、遵守公认商业道德以及不得滥用竞争权利等原则。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原则

(1)、自愿原则:当事人按自己的意愿设立、变更或终止商业关系,不得强买强卖;

(2)、平等原则:参加交易的主体法律地位平等;

(3)、公平原则:参加市场竞争主体按规则行事,不得非法获取竞争优势;

(4)、诚实信用原则:善意、诚实、恪守信用、不得欺诈;

(5)、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原则;

(6)、不滥用竞争权利原则。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04日 10:2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正当竞争相关文章
  •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的规定:(一)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二)与知名商品相混淆。(三)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四)伪造、冒用各种质量标志和产地的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列举规定了11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其中四种属于限制竞争行为,另外七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分别包括市场混淆、商业贿赂、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低价倾销、违反规定的有奖销售、商业毁谤。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点是什么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采取非法的或者有悖于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手段和方式,与其他经营者相竞争的行为。该行为的主体是从事市场交易活动的经营者;客观上实施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禁止的不正当竞争手段;行为足以使用户或消费者误认。《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一)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
    2023-03-01
    263人看过
  • 《反不正当竞争示范法》与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完善
    一、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订问题到2002年,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已度过了十个春秋。该法在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的实践和滞后的立法之间的矛盾使其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调控力大为削弱,修订已是势在必行。对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订,学者们提出了各种方案,但有一点是共识,即必须借鉴国际先进立法的经验。1其中,即有学者提到了《反不正当竞争示范法》(ModelProvisionsonProtectionAgainstUnfairCompetition,以下简称《示范法》)。该法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为落实《保护知识产权的巴黎公约》第10条之2及TRIPs协议第2条关于在知识产权领域反不正当竞争的规定,在参考了《反不正当竞争的保护——当今世界状况分析》[WIPO第725(E)号出版物]的基础上,于199
    2023-02-19
    325人看过
  • 反不正竞争法规定几种不正当竞争
    一、反不正竞争法规定几种不正当竞争反不正竞争法规定七种不正当竞争,主要包括混淆行为、虚假宣传、商业贿赂、侵犯商业秘密、低价倾销、不正当有奖销售、诋毁商誉等行为。二、不正当竞争行为构成要件1、权益受损在不正当竞争中,其他市场主体因为不正当竞争行为而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如利益受损、企业名誉受到影响等。2、损失与不正当竞争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所以在市场竞争中,即使是正当的市场竞争,某些市场主体同样会因为自身的原因、经济环境等不能适应市场发展,在市场竞争中遭受损失,这属于正常现象。只有当经营者的利益受损是因为市场上其他经营者的不正当行为导致,即不正当竞争行为与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之间还应当存在因果关系,才能追究不正当经营者的法律责任。3、主观过错根据我国民法的一般原理,侵权责任的承担应当以过错为要件。因此,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经营者应当具有主观的过错。但是,受害的经营者
    2023-04-12
    230人看过
  •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现状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现状我国确立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指的是调整市场竞争关系和市场竞争管理关系、制止以不正当竞争行为为主的反竞争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由此可见,我国当前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以狭义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作为自己规制的主要对象,但又并不局限于此,体现了在调整范围等几个方面都区别于其他国家立法的特质。1.调整范围上采取综合调整的立法模式。总揽各国竞争法制,它们在反不正当竞争立法体例上有较大的差异,通常包括分立式、统一式和混合式三种模式。所谓分立式,即将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分别立法,比较典型的国家是德国和日本。很显然,这些国家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仅以狭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作为调整内容。所谓统一式,即将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两种法律规范所调整的违反公平竞争的行为合并在一起,制定一部市场竞争法,对不正当竞争行为、限制竞争行为和垄断行为进行统一的调整。例如匈牙利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我国台湾的公平交
    2023-02-17
    464人看过
  •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处罚
    不正当竞争行为造成损害程度较轻,行为人只用承担民事责任;触犯了行政法规规章的,行政主管部门会对行为人进行行政处罚;行为严重到构成犯罪的,会对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一、酒后驾驶非机动车处罚是什么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一般情况下,如果行为人酒后驾驶非机动车,那么交警会对驾驶人处五十元罚款。如果驾驶的电动车达到国家机动车标准的,那么醉酒驾驶的行为就会构成危险驾驶罪,会被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没达到醉酒驾驶程度,那会按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二、校园欺凌报警问题该如何解决对于校园欺凌行为,当事人向公安机关报警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解决问题的,警方会对违法行为人处以相应的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三、坐牢能赖掉民事赔偿吗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是不同的法律概念,坐牢是
    2023-04-11
    234人看过
  • 解读《反不正当竞争法》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意义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一条规定: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1、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2、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3、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二、《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商标法》的关系1、在市场竞争中,商标是最普遍的竞争工具,商标权是知识产权中与不正当竞争关系最密切的绝对权类型;2、商标法的构造中吸收了较多的竞争法模式,商标法的特色之一就是赋予商标的禁用权大于使用权;3、商标法基本上是根据设权模式构建的,即赋予主体以商标权,并确定商标权的范围。三、《反不正当竞争法》与《专利法》的关系专利法的主要保护对象之一是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技术方案,但是一项技术方案要得到专利保护就必须公开,反不正当竞争法可以保护被公开的专利。此外,商品的包装和装潢如果
    2023-04-24
    192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正当竞争
    相关咨询
    • 不正当竞争法基本原则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08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原则有: (1)、不正当竞争法基本原则自愿原则:当事人按自己的意愿设立、变更或终止商业关系,不得强买强卖; (2)、平等原则:参加交易的主体法律地位平等。
    • 反不正当竞争法基本原则是哪些?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04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原则有: (1)、自愿原则:当事人按自己的意愿设立、变更或终止商业关系,不得强买强卖; (2)、平等原则:参加交易的主体法律地位平等; (3)、公平原则:参加市场竞争主体按规则行事,不得非法获取竞争优势; (4)、诚实信用原则:善意、诚实、恪守信用、不得欺诈; (5)、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原则
    • 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哪些基本原则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18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原则包括:自愿原则、平等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 所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的自然人、法
    •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19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以及其他有关市场参与者采取违反公平、诚实信用等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手段去争取交易机会或者破坏他人的竞争优势,损害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
    •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09
      一,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二,遵守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允许侵害消费者利益。三,各级人民政府做好监管工作,制止不正当竞争。四,国家鼓励公民一同监督竞争行为,举报不正当竞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