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减刑不当的,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第六百五十条判处被告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裁定在执行过程中,人民检察院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死刑缓期执行期满,符合法律规定应当减为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条件的,监狱是否及时提出减刑建议提请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是否依法裁定;
(二)罪犯在缓期执行期间故意犯罪,监狱是否依法侦查和移送起诉;罪犯确系故意犯罪,情节恶劣,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的,人民法院是否依法核准或者裁定执行死刑。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故意犯罪,执行机关向人民检察院移送起诉的,由罪犯服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
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减刑不当的,应当依照本规则第六百三十九条、第六百四十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又故意犯罪,经人民检察院起诉后,人民法院仍然予以减刑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依照本规则相关规定,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死缓减刑的法律规定
1、根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属于限制减刑的,有以下规定:
(1)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但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二十五年。
(2)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但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二十年
2、根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若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不属于限制减刑类别的,二年期满以后,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后,最低的执行刑期不得低于十五年。
由此可见,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罪犯,若属于限制减刑的,最短只需要在监狱中渡过二十二年;若不属于限制减刑的,最短的只需要在监狱中渡过十七年。
-
发现法院对死缓罪犯减刑不当检察院怎么处理
396人看过
-
缓刑罪犯如何被检察院发现?
59人看过
-
检察院发现刑讯逼供的如何处理
357人看过
-
一审判缓刑,检察院抗诉如何处理
302人看过
-
外地发现正在缓刑的罪犯,如何处理?
181人看过
-
法院如何判处死刑缓刑?
267人看过
减刑是指对原判刑期适当减轻的一种刑法执行活动。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更多>
-
罪犯如何,被判处死缓怎么减刑?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26死缓罪犯如何减刑请看下文。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减刑过程中,有如下法律要求:(一)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核准死刑缓期执行宣告之日起计算。(二)对死刑缓期执行罪犯的减刑,应当依法及时报送和裁定。(三)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无期徒刑的,无期徒刑的刑期,从生效的法律文书宣告或送达之日起计算,原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附加刑不变。(四)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原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附
-
检察院在侦查中发现贩毒罪的主犯如何处理江苏在线咨询 2023-03-26贩毒10~50克,7~15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0克以下,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3~7年,并处罚金。 可以判死刑的量因毒品种类不同而异,达到以下量的可以判死刑(注意:是“可以”判死刑,不是必然判死刑): 1、鸦片1000克以上; 2、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 3、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一百克以上; 4、大麻油五千克、大麻脂十千克、大麻叶及大麻烟一百
-
如何处理被判处死缓的罪犯?安徽在线咨询 2023-07-06被判处死缓的罪犯,在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的,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 死缓,是死刑缓期执行制度的简称,是我国特有的刑罚执行制度
-
被判处死缓限制减刑的犯人是如何减刑的四川在线咨询 2023-10-09被判处死缓限制减刑的犯人,缓刑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之后依法减为有期徒刑二十五年的,不能少于二十年。关于被判处死缓限制减刑的犯人是如何减刑的的问题,还可以点击在线律师咨询,我们帮你更快更有效的解答。
-
死缓期满后减刑前犯新罪的如何处理?山西在线咨询 2023-06-12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2年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2年执行期满后,即应当裁定减刑。如果死刑缓期2年执行期满后尚未裁定减刑前又犯新罪的,应当依法减刑后对其所犯新罪另行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