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欺诈合同是否无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9 21:24:22 498 人看过

中介欺诈购房不属于合同无效,而属于可撤销合同。《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一、可变更合同情形具体有几种?

可变更合同即可撤销合同一般包括四种,即因欺诈、胁迫、显失公平或者重大误解而成立的合同。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二、借款合同可以无条件撤销吗

如果双方协商好可以无条件撤销,如果有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示公平等情况的,不利的一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合同。《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条【以胁迫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一条【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三、合同可撤销的五种情形是什么

可撤销合同的五种情形是指订立合同时存在重大误解、乘人之危、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的情况导致合同可撤销。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4日 05: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仲裁机构相关文章
  • 欺诈构成主合同是否导致担保合同无效
    一、欺诈构成主合同是否导致担保合同无效如果有主合同无效、当事人串通欺诈担保人等情形时,会导致担保合同也可能无效,而仲裁机构或者法院作出撤销裁定的,担保合同可认定被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八条【担保合同】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二、主合同无效补充合同怎么办主合同无效的补充合同一般来说不能有效,但如果补充合同可独立履行的,补充合同有效。如果补充合同不可独立履行的,主合同无效的,与主合同有关的部分条款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
    2023-09-07
    431人看过
  • 中介合同无效定金给中介吗
    如果居间合同因为中介方的原因导致无效的,且损害了当事人的利益的时候,定金要双倍退还并且补偿当事人。购房合同定金是否可退,需要分情况来说:1、首先要确认购房合同的效力,如果合同无效,定金应该全部返还。2、其次要确认协议有无有欺诈、重大误解等情况,如果有,可以在签订协议之日起一年之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在协议撤销后,定金应该全部返还。例如,如果卖家隐瞒房屋有重大安全隐患的情况,就属于欺诈。一、居间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有哪些?合同被认定无效后的法律后果主要如下:1、返还财产。返还财产,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以后,对已经交付给对方的财产,享有返还财产的请求权,对方当事人对于已经接受的财产负有返还财产的义务。返还财产有以下两种形式:第一,单方返还。单方返还,是指有一方当事人依据无效合同从对方当事人处接受了财产,该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返还财产;或者虽然双方当事人均从对方处接受了财产,但
    2023-03-17
    426人看过
  • 劳动合同欺诈是否会导致无效判定
    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劳动合同的无效】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劳动合同存在欺诈的情况怎么处理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存在欺诈的情况,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
    2023-07-02
    360人看过
  • 和中介签了合同,中介存在欺诈怎么处理
    和中介签了合同,中介存在欺诈,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法律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4-08-15
    316人看过
  • 中介是消费欺诈吗
    1、中介不是消费欺诈,中介做了相关违法行为才能认定为消费欺诈。房屋中介承担的法律责任是:未完成全部委托事项时的责任;提供当事人与订立合同有关的所有真实情况的责任;故意隐瞒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时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2、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一条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第九百六十二条中介人应当就有关订立合同的事项向委托人如实报告。中介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请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九百六十三条中介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一、怎样认定房屋中介价格欺诈1、虚假宣传,引诱消费者签订合同。一些房屋中介公司以所谓“质优价廉”的房屋招徕看房客户。投诉案例中就出现过广告中假称家具家电设施转让,却在合同中不加注明,以至消费者购房与看房不实。2、订立霸王
    2023-02-19
    489人看过
  • 欺骗性合同是否属于无效合同
    带有欺骗行为的合同无效,属于可撤销合同。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带有欺骗行为的合同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欺骗性合同能不能成立具有欺骗性的合同不能成立。不能利用人的危险签订合同,不能在一个人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合同。在这些情况下,签订的合同要么无效,要么可以撤销。针对这种情况,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法院撤销合同或者宣布合同无效。如已签订合同,建议先拿上合同与对方协商。协商成功可以避免很多麻烦,达成协议后重新规定合同内容。《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
    2023-08-04
    215人看过
  • 欺诈签订的合同是否可以被宣告无效
    一、欺诈签订的合同是否可以被宣告无效受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效力是否无效需要看具体情况。—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属于无效合同。无效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二、合同欺诈如何认定民事欺诈是指一方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民事欺诈的有以下构成要件:1.一方主观上有欺诈的故意,隐瞒虚假情况或不告知对方情况是一方故意所为,故意包括明知虚假而告之或不告知,和应知而由于疏忽大意没有告知。2.一方客观上实施了欺诈行为。该行为可以是故意告知虚假情况的作为行为,也可以是有义务告知不
    2023-10-07
    173人看过
  • 中介误导是否合同有效
    中介误导合同无效。通过欺骗的手段使在错误的认识上签订合同显示公平,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主张撤销合同中被误导的条款,或者直接主张该合同无效。一、经营亏损可以撤销承包合同吗?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可以撤销合同,如果有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失公平等情况的,不利的一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合同二、合同欺诈后如何赔偿如果该合同被撤销后,欺诈方因被撤销的合同获得的财产要予以返还给被欺诈人,一般不能返还的要折价进行赔偿;而且欺诈方还需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合同欺诈的行为表现为合同当事人一方为了获取非法利益,故意捏造虚假情况,或歪曲、掩盖真实情况,使相对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因此作出不合真意的意思表示,订立、履行合同的行为。司法解释为“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合同欺诈行为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行为人的行为表面上是合法的,行为
    2023-03-13
    491人看过
  • 合同欺诈是否基于合同欺诈技术
    合同欺诈是否基于合同欺诈技术?欺诈合同欺诈罪,指在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大量诈骗对方财产,或仅履行合同的一小部分,但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大部分,以欺诈对方财产的行为。民事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故意以不真实的情况作为真实意思表示,使另一方当事人产生误解,从而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发生、改变和消除某种民事法律关系的违法行为,如果一方利用其在专业领域的知识和信息优势,熟悉所签订合同项下技术设备的国际市场价格,则其希望从履行合同中获得利润。然而,那些选择向另一方隐瞒合同真实价值并被技术欺骗的人不构成欺诈。但是,如果一方合法签署本合同,并在签署本合同后正确履行其在本合同项下的义务,则另一方在履行本合同时存在欺诈行为,属于合同诈骗罪
    2023-05-07
    176人看过
  • 合同欺诈与合同无效的区别
    (一)借款人提供虚假信息骗取银行贷款属于可撤销合同而非无效合同依照《民法典》第144条、第146条、第153条以及第154条的规定,以下情形应认定合同无效: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4.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5.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借款人提供虚假信息骗取银行贷款属于合同欺诈,不属于合同无效,切莫混淆两者的构成要件。(二)合同欺诈与合同无效的异同合同欺诈与合同无效法律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1.相同点:法律后果相同。《民法典》第157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
    2023-04-10
    336人看过
  • 中介合同中的无效条款是什么
    实践中,中介机构向委托人提供格式合同文本。房屋买卖租赁合同中包含了中介合同的部分内容。无论是单独的中介合同还是房屋买卖租赁合同中的中介内容,都应符合法律规定,否则无效。例如,约定“因委托人自身原因(或买卖双方任何一方原因)房屋买卖未完成或者买卖合同不能签订的,违约者应向中介公司负担新台币一万元之违约金,作为提供中介服务之补偿”。根据法律规定,供需双方有权决定是否履行或终止双方的购买或租赁意向,其他任何人不得干涉。居间人作为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不促成合同成立的,居间人不得要求报酬。即使因委托人的原因未能达成买卖合同或租赁合同,委托人也无需支付报酬或承担责任。
    2023-05-08
    341人看过
  • 中介是否应该为买房欺诈负责?
    买房被骗中介参与诈骗的,依法承担责任,中介不知情的,不能追究中介的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投诉买房被骗可以吗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买房被骗应当立即投诉或者向当地的公安机关报案。买房被骗属于诈骗行为,涉及到刑法诈骗罪,所以投诉最好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诈骗方诈骗数额达到巨大的,情节严重构成严重诈骗罪的,依法判处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处拘役、管制或罚金要求返还并赔偿受害方相应价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
    2023-07-07
    126人看过
  • 欺诈合同无效怎么赔偿
    一、欺诈合同无效怎么赔偿1、欺诈合同无效可以要求赔偿造成的损失和支付违约金。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二、合同欺诈行为的认定标准是什么1、合同欺诈行为的认定标准是,如果一方有欺诈的故意,使用欺诈手段令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而订立合同的,属于欺诈。另一方可以请求仲裁机构或者法院撤销该欺诈的合同。2、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
    2023-06-16
    403人看过
  • 什么叫欺诈合同或无效
    合同欺诈是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合同欺诈的行为表现为合同当事人一方为了获取非法利益,故意捏造虚假情况,或歪曲、掩盖真实情况,使相对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因此作出不合真意的意思表示,订立、履行合同的行为。一、抵押车辆是否构成诈骗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合同诈骗罪有其特殊行为方式,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使对方当事人产生错觉,信以为真,“自愿”地签订或履行合同,从而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与汽车租赁公司签订租赁合同时,使用的是自己的真实姓名和证件等信息,其租赁车辆的意思表示和租赁合同本身的目的相符。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用欺诈手段骗取租赁公司的财物,即其最终目的不是利用租赁合同诈骗获得车辆,而是利用所租车辆、采用欺骗手
    2023-03-09
    431人看过
换一批
#仲裁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仲裁机构是依法设立,独立于行政机关,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机构。它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依据仲裁协议进行仲裁,对纠纷进行公正、公平、合理的解决。 仲裁机构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高效性,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更多>

    #仲裁机构
    相关咨询
    • 中介欺诈买房无效合同有效吗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14
      中介欺诈购房合同无效,受害方可以要求中介赔偿。 我国法律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2022年中介欺诈购房合同无效吗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30
      中介欺诈购房合同无效,受害方可以要求中介赔偿。 我国法律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中介欺诈公司无效的合同都有哪些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30
      1、中介所签的意向合同,台头是某大公司,可下面所盖图章只有半个“XXX代理有限公司”,根本看不出是什么名称,而且与意向合同的台头名称不符。后来中介解释说:是因为图章坏了,所以没有名称。但实际上此中介是挂靠某大公司的加盟店,由于担心我们不信任,怕我们拒绝买方以商业贷款的形式支付房款,就故意隐瞒小公司名称,把图章只显示后半个,公司名称被隐瞒了。并且所盖图章名称与印刷的台头名称严重不符。构成本意向最重要
    • 民法典规定中介欺诈购房合同无效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5-13
      中介欺诈购房合同无效,受害方可以要求中介赔偿。 我国法律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合同欺诈是否能认定为无效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10
      所谓欺诈是指行为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而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而订立合同的行为。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合同无效。如果没有损害国家利益,属于可撤销合同,合同在未被撤消以前仍然有效。 对可撤销合同的撤销,要由撤销权人通过行使撤销权来实现。但撤销权人是否行使撤销权,则应由权利人自由决定。法律允许当事人在撤销与变更、是否撤销问题上自行选择和自主决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