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收押金违法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8 08:52:39 53 人看过

一、用人单位收押金违法吗

违法。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申诉、控告,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四条【违法扣押和要求提供担保的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二、在试用期要求先交押金合法吗

资金担保违法,可酌情提供担保人。用人单位要求新入职员工试用期提供担保,可能有两种形式,

1、以收取保证金(物)的形式,

2、以提供担保人要求其承担担保责任的形式。

第一种是我国劳动法明令禁止的;另一种是要求提供担保人来承担连带责任,在我国没有法条作出过明文的允许或禁止,劳动者可以本着自愿的原则提供。

试用期企业须有理由退工,员工可无理由走人。《劳动法》规定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必须有证据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时,才能辞退。而员工只要“通知”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无须提供任何理由。

有的用人单位为了避免出现员工给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之后,就直接走人的情况,于是在招录员工的时候往往要求扣一个月甚至多个月的工资作为押金,若之后双方解除劳动合同,而员工又没有什么过失的话,才会如数退还这部分押金,然而从法律规定来看,单位这样的操作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员工可以在单位要求提交押金的时候拒绝。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08日 17:1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用人单位相关文章
  • 单位无权收押金
    律师事务所
    我们在东美小区一家生鲜超市上班,因辞职老板要扣我们100元押金。一名王姓读者日前向早报这样反映。她说,她们是8月中旬在该超市上班的,老板起先要她们交200元押金,后来押金是从工资中扣,一个月100元,共扣了两个月。我们辞职,老板也同意,但就是100元押金不给我们。该超市负责人对记者说,员工在这家超市上班之前,双方事先是有口头约定的,如果工期不满一年,200元的押金只能退一半,据称她们都同意;超市也发工资给她们,她们则将押金条也交给超市,这也是员工自己愿意的。这名负责人称他们是按照事先约定的规则来办理事情的。为此,记者咨询了本报法律顾问伟烈律师事务所的林晓阳律师。林律师说,用人单位收取员工的押金,这种行为本身就违反了《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她们虽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已经建立了劳动关系,她们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反映情况。
    2023-04-22
    394人看过
  • 签合同时用人单位收取抵押金、扣押有效证件合法吗?
    劳动合同不仅仅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它也保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一些用人单位利用劳动合同收押金变相集资,侵犯劳动者利益。这究竟是否合法呢?答案是不合法。对于这种情况,国家劳动部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定金、保险金(物)或抵押金(物)。”对于违反这项规定的,由公安部门和劳动行政部门按照相关规定责令用人单位立即退还给劳动者本人。也就是说,按照国家劳动部的规定,签合同时用人单位没有权力收取任何形式的抵押金、定金或保险金。这条规定可以防止用人单位变相集资,保护就业者的利益。除此之外,用人单位要求扣押身份证件也是毫无道理的,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所以,如果用人单位要求抵押有效身份证件,就业者有权进行抵制。?
    2023-06-15
    101人看过
  • 劳动者能否向用人单位收取押金
    不能。《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4条也指出:“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和劳动者收取定金、保证金(物)或抵押金(物)。”劳动者应聘时用人单位是否可以随便收取费用1、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用人单位在招收、录用职工时,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他们的风险基金、抵押金、保证金、保密、培训、体检等费用。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
    2023-08-01
    311人看过
  • 用人单位不得随意收取“违约金”
    刘某于2011年10月到苍山县某大药房工作,双方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工资为标准工资500元+提成,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时,应承担违约责任,向对方支付违约金500元。该药房在签订合同时收取了刘某的违约金500元。2011年12月,刘某以工资低且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为由提出辞职,并要求该药房退还违约金,却遭到拒绝。刘某不服,遂到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仲裁委经审理认为,依据《劳动合同法》第22条、第23条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第25条规定,除本法第22条和第23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
    2023-06-09
    216人看过
  • 非法强行收押金单位自称为留人
    在一个诚信普遍缺失的劳动环境里,用人单位若想使自己不处于被动地位,完全可以依照法律程序,通过正当渠道保障自己的权益。但是,习惯于漠视法律的一些用人单位,偏偏放着正道不走,总要钻入旁门左道。比如用见面就先收取押金的蛮横方式,强行要求劳动者在入职当天就向公司缴纳3万元押金。说好听的,是用人单位害怕利益受损,说得不客气就是:借强势之机与劳动者签订不平等的城下之盟,用非法占有对方个人财产的行为,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这种居心不良的行为显然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用人单位不能向劳动者收取押金,这是我国《劳动法》里的一条基本原则。旨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劳动法》,不可谓不详尽、不健全。但是,一些以身试法的招工单位却一直试探法律的底线,明知故犯地一次次企图侥幸浑水摸鱼。通过高先生的维权成果,人们看到劳动者对非法收取押金的用人单位,是何等憎恶和鄙夷——如果公司不收押金,即使待遇低点儿,我心里也会平衡些,甚至把
    2023-06-05
    324人看过
  • 行政事业单位收取违约金违法吗
    依据我国劳动合同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并且签订服务期协议的,劳动者提前离职的,要承担违约的责任,所以这种情况是不违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一、什么是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根据《中华
    2023-02-12
    487人看过
  • 单位扣押档案违法吗
    法律综合知识
    单位扣押档案是违法的。企业无权以任何理由扣留已离职的员工的档案;若因此给员工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应当予以赔偿。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2024-05-05
    224人看过
  • 用人单位提前收取入职违约金是否合法?
    一、提前收取入职违约金是否合法?提前收取入职违约金是违反劳动法的行为,职工入职用人单位不得收取押金等财物。参照《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二、员工承担违约金的情形承担违约金的情形只有2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者应承担违约金的两种情形自《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之日起,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支付违约金的情形就缩少至两种:1、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培训后,劳动者违反服务期协议,无法定情形单方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2、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或别的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用人单位依法实际履行了支付经济补偿义务,而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义务的。法律链接:《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
    2023-04-29
    405人看过
  • 用人单位招劳动者扣押证件违法
    目前,仍有个别用人单位在招聘劳动者过程中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也有不少求职者受非法中介蒙骗,缴纳了求职保证金、诚意金或体检费后上当受骗。人力资源劳动保障部门专业人士提醒,《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同时,应当如实告之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一旦用人单位出现此类违法行为,劳动者应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据了解,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将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
    2023-06-05
    214人看过
  • 用工单位押金是否合法
    申请劳动仲裁
    一、用工单位让交押金合法吗从《劳动合同法》第84条的规定看来,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也就是扣劳动者的工资作为押金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此时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控告,也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部门在接到投诉、控告之后,需要责令单位在一定时间内退还押金,同时还可以对用人单位处以罚款。二、劳动者时应注意哪些事项?1、签订劳动合同前,应当认真阅读合同条款,清楚双方的权利义务,作为劳动者需特别注意合同的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社会保险、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等内容,千万不要签订空白的劳动合同;2、签订劳动合同后,应当向用人单位索要双方签署的劳动合同文本并保存,一旦发生,将成为重要证据;3、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时应按实际工资标准支付双倍工资。三、用人单位违规解除合同要赔偿多少?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
    2023-04-04
    153人看过
  • 用人单位扣押押金不给怎么办
    您可以提供相关证据,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一、如果是给用人单位工作,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2、可以到当地劳动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优点:除了工资外,还可以主张经济补偿、双倍工资等,并且一般都可以最终解决;缺点:申请劳动仲裁就是打劳动官司,程序稍多,需要专业人士指导。二、如果是给个人工作,不算劳动关系,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该个人老板,要求支付劳动报酬。《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
    2023-02-24
    339人看过
  • 单位招人收押金违反法律规定求职遇违法条款要坚决拒签
    读者咨询:我在一家保安公司上班,去年11月到公司之后,我想先跟公司签3个月的劳动合同,等过了3个月看看情况再签长期合同。可是公司不同意,让我先签两年的合同,还压了我半个月的工资,说是押金。公司当时承诺,只要干满3个月,等我想离职的时候,公司肯定会把那半个月的押金还给我。可是工作了4个月之后,我提出辞职,公司却以我给公司造成了损失为由,坚决不退给我押金,请问,单位有没有权利扣留我的押金?律师支招:北京一格律师事务所张灿辉律师解释说,单位收取劳动者押金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用人单位。劳动者在入职用人单位时,应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签订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对签订合同的期限长短或者单位要求收取押金的事宜存有异议,应慎重考虑是否与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另外,用人单位收取劳动者任何费用都应该有发票或者收据、收条,并在单据上写明收费理由。(午报记者班子嫣)
    2023-06-04
    158人看过
  • 用人单位收取押金问题是怎么规定的?
    用人单位收取押金问题:《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因此,在订立劳动合同的过程中,任何一方不得向对方强行附加不合理的或者违反法律规定的条件。《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劳动部1995年8月4日颁发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24条规定,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定金、保证金(物)。劳动部、公安部、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劳动管理,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通知》(劳部发[1994]118号)规定,企业不得向职工收取货币、实物等作为入厂押金。《劳动部关于严禁用人单位录用职工非法收费的通知》(劳部发[1995]34
    2023-04-22
    346人看过
  • 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证件和收取押金的责任
    其一,扣押证件的法律责任。居民身份证等证件是劳动者流动的身份证明,用人单位扣押了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等于限制了劳动者的人身自由,自然应当为此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用人单位承担的这种责任,一是把扣押的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在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退还的限期内退还劳动者本人;二是由劳动行政部门或其他政府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其二,收取劳动者财物的法律责任。实践中,用人单位以让劳动者提供担保的名义,收取劳动者财物的情况时有发生。对这种行为,《劳动合同法》也规定了相应的责任:一是在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的期限内退还给劳动者本人;二是由劳动行政部门按照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对用人单位处以罚款。其三,赔偿责任。主要是根据用人单位上述行为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大小,由劳动行政部门确定相应的赔偿责任,或是劳动者申请仲裁、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让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一、公司收取押金和扣押
    2023-04-12
    420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自其依法成立之时产生,自其依法撤消之时消灭。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 更多>

    #用人单位
    相关咨询
    • 用人单位违法收取押金能得到赔偿金吗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06
      答:因用人单位违规收取押金,辞职,事实应该可以要经济补偿金。
    • 用人单位违法收取押金向哪个部门举报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1-30
      用人单位违法收取押金,可向劳动行政监察部门投诉。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
    • 离职申请不批, 用人单位收取押金是否合法以及用人单位收取押金合法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03
      合理的离职申请不批是违法的,克扣工资是违法的,用人单位收取押金是违法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
    • 2022年单位招人收押金违反法律规定吗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12
      用人单位在招人时收押金是违反法律规定的。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违法收取押金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用人单位可以向劳动者收取入厂押金吗,用人单位违法有什么责任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2-15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因此,用人单位不可以向劳动者收取“入厂押金”。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伍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