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交申请
2、是否受理
3、调查核实
4、工伤认定
5、发放证明
一、重庆工伤认定申报流程是怎样的呢
申请工伤认定的程序:申请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表等资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决定是否受理;根据审核需要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二、工伤认定是怎么进行的?
1、提交申请:工伤认定工作由参保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
2、是否受理: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表》后,认为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应当场或在15个工作日内下达《工伤认定补正材料通知书》。决定受理的,下达《工伤认定申请受理通知书》,送达用单位、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决定不予受理的,下达《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说明理由,并告之诉权。
3、调查核实: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需要,可以对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
4、工伤认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应制作《工伤认定决定书》,在20个工作日内分别送达工伤认定申请人以及受伤害的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和用人单位,并抄送工伤保险经办机构。
5、发放证明: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达到110级伤残者,由负责工伤认定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发《工伤证》,交工伤保险待遇享受人保存。
-
重庆市工伤医疗保险怎样进行工伤认定
251人看过
-
重庆市工伤申报流程
169人看过
-
个人怎样申请工伤认定的流程流程是什么
443人看过
-
大庆工伤保险认定办理流程是什么及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277人看过
-
员工工伤怎么认定,工伤认定流程
276人看过
-
重庆司法鉴定伤残鉴定的流程是什么
213人看过
直系亲属一般指的是两者之间存在直接的血缘联系的亲属,其中包含有配偶、公婆、岳父母、子女及其配偶、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及其配偶、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等等,如果养父母因为收养、或者抚养关系也能成为直系亲属的关系,例如收养人与收养的... 更多>
-
重庆工伤认定办理程序是怎样的,重庆工伤认定办理流程是怎么规定的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18办事程序 1、用人单位应当在从业人员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患职业病30日之内提出申请,如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请的,从业人员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携带申请工伤认定的相关材料,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患职业病起的1年内提出认定申请。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材料完整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与否的决定,并发出通知书。对于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的申请
-
重庆工伤认定,工伤认定流程是什么,需要什么材料的?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4-08(一)申请人及申请时效1、单位申请:用人单位应当自职工发生事故伤害之日或者被确诊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2、个人申请:用人单位未按前述规定的时限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1年内,可以直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二)工伤认定申请材料领取并按要求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和申报工伤证据清单,同时提交下列材料:1、劳动、聘用
-
重庆农民工工伤申报的流程是哪些样的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30、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5条。 4、备注: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五级、六级伤残待遇 1、标准: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
-
重庆工伤鉴定流程是怎样的, 工伤鉴定需准备的资料又又是怎样规定的?山东在线咨询 2022-04-16工伤鉴定流程:提出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受理——组织专家组——进行鉴定——作出鉴定结论——送达鉴定结论。 一、什么时候提出鉴定申请 工伤职工停工期满或停工留薪期内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可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所在区、县(自治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二、工伤鉴定需准备的资料: 1、《重庆市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确认)表》; 2、《工伤认定书》或其他有效工伤
-
重庆工伤致残赔偿索赔诉讼流程规定是怎样的, 工伤事故能否认定伤残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27算。 重庆工伤致残赔偿索赔诉讼流程 一、先申请工伤认定。单位应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受伤害职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1)劳动合同文本其他的有效证明;(如果是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不承认,则应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事实劳动关系)。(2)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等。 二、劳动能力鉴定(伤残等级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