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还可以申请抚养权变更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8-19 11:22:44
301 人看过
在双方通过协议达成离婚共识之后,依然有权争执关于子女抚养权的问题。
关于孩子抚养权的协商结果,可经由夫妻双方共同商议而定,倘若出现原则上无法调和的纷争,那么相关当事者可以另行提出诉讼。
若存在以下四种情况中的任何一项,那么夫妻中任何一方都有权向法院申请变更子女抚养权:
首先,与子女处于共同生活状态下的某一方因为身患严重疾病或身体伤残力丧失,导致其无法维持子女的正常生活;
其次,与子女共同生活的某一方未能履行抚养义务,甚至曾有虐待子女的恶劣行径,或者他(她)与子女共同生活的条件会对子女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第三,当子女年满八周岁时,如果愿意跟随另一方生活,且这位当事人具备充足的抚养能力;
最后,有其他实质性的原因需要变更子女抚养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六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
(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
(三)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
(四)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七条
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离婚后抚养权可以变更吗(变更抚养权的流程)
422人看过
-
离婚孩子抚养权变更吗,离婚后是否可以变更抚养权
368人看过
-
前夫再婚变更抚养权可以申请吗
481人看过
-
申请减免抚养费失业,离婚后抚养费可以变更吗
140人看过
-
申请变更抚养权抚养费可以一起吗
322人看过
-
抚养权变更之后可以起诉离婚吗
282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离婚后,孩子抚养权是否可以重新要求变更,可以申请变更抚养权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01-20符合法定情形时可以申请变更抚养权的。 申请抚养权变更。 如果你在探视权上无法正常履行,那么你可以向法院申请变更孩子抚养权。 根据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要求变更抚养权: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 (3)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
-
抚养权变更一方拒绝变更可以申请离婚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19根据目前我国现行法律而言,申请变更抚养权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只要符合可变更的条件,随时可以主张变更抚养权。可以协议变更也可以通过诉讼变更。根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十六条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
-
离婚后女方可以申请变更抚养权吗,哪些情况下可以要求变更抚养权呢四川在线咨询 2022-02-09女方可以申请变更抚养权。夫妻离婚后的任何时间内,一方或双方的情况或抚养能力发生较大变化,均可提出变更子女抚养权的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一般先由双方协商确定,如协议不成,可通过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变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
-
离婚孩子抚养权变更吗,离婚后是否可以变更抚养权澳门在线咨询 2023-11-19夫妻离婚后的任何时间内,孩子抚养权都是可以变更的。因为在确定离婚子女的抚养权归属时,要遵循“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的原则,充分考虑父母双方的经济情况或家庭环境等等因素。
-
申请再婚可以以属变更抚养权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7-17再婚后,可以申请变更抚养权的。 变更子女抚养权的方法具体如下: 1、父母双方是可以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 2、协议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变更抚养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 (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