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行为在法律上指以他人的名义,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对被代理人直接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代理的产生,有的是受他人委托,有的是由法律规定,有的是由有关部门指定。
在抽象代理行为生效的情况下,具体代理行为可能生效,也可能无效。但是无论是哪种法律后果都必须由被代理人承受。
一、在具体代理行为生效的情况下,抽象代理行为可能生效也可能无效,这种情况下代理行为的效力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形:
①抽象代理行为生效时,具体代理行为所发生的法律后果归属于被代理人。
②抽象代理行为不生效时,具体代理行为所发生的法律后果不归属于被代理人。根据传统理论,在有权代理的情况下,代理人与相对人预设的权利义务由被代理人与相对人承担,即代理行为在被代理人与相对人之间发生效力,但在无权代理的情况下,代理行为的效力问题便变得比较复杂,现在我们对无权代理及其效力问题试作分析。
无权代理指代理人在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的情况下以被代理人名义为法律行为的情形。无权代理人为被代理人预设权利义务关系,其法律后果是否由被代理人承担要视不同情况而定。从法律上来看,是否由被代理人承担法律后果决定于代理人、被代理人和相对人是否知道代理人没有相应的代理权。
二、出现无权代理的情形有以下几种:
1、代理人知道自己没有代理权,这种是典型意义的无权代理。
一般情况下代理人知道自己没有相应的代理权,在这种情况下,根据被代理人和相对人的是否知道代理人没有代理权,又可分为4种情形:
①被代理人和相对人都不知道;
②被代理人知道、相对人不知道;
③被代理人不知道、相对人知道;
④被代理人和相对人都知道。
(1)被代理人和相对人都不知道代理行为是否生效可分为两种情形:被代理人追认,产生有权代理的后果,在被代理人和相对人之间产生法律效果。若被代理人拒绝追认,则代理人需赔偿相对人因此遭受的损害或作为合同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并享有合同权利。相对人在被代理人追认前也可以撤销自己的法律行为。
(2)被代理人知道、相对人不知道这时,相对人的利益需要受到保护,被代理人必须作出追认或拒绝追认,如果被代理人沉默,则视为追认并承担法律后果。另外,相对人也可撤销白己的法律行为。即使被代理人拒绝追认,相对人也可选择由代理人赔偿损失或履行合同。
(3)被代理人不知道、相对人知道被代理人不承担代理人预设法律行为的法律后果,至于法律后果由谁承担则要探究代理人与相对人的真实意思。如果代理人与相对人是以此种虚假表示来掩盖他们真正想要的法律行为,则以真正想要的法律行为为准,在这种情况下由代理人和相对人履行合同。
(4)被代理人和相对人都知道代理人、被代理人和相对人都知道代理人没有相应的代理权时,要在具体案件中衡量谁的利益需要受到保护,而没有一般性的原则。
2、代理人不知道自己没有代理权
代理人不知道代理人没有代理权,可以分为以下4种情况:
①被代理人和相对人都不知道;
②被代理人知道、相对人不知道;
③被代理人不知道、相对人知道;
④被代理人和相对人都知道。
(1)被代理人和相对人都不知道被代理人的利益应最先受到保护。如果被代理人事后追认,则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如果被代理人拒绝追认,则要考虑相对人的信赖利益或履行利益是否应当得到法律保护。代理人的注意义务应当重于相对人的注意义务,因为较之相对人,代理人更有可能知悉自己没有代理权。但代理人的注意义务也不应过大而使之背负过重的负担。因此一般而言,代理人只需对相对人的信赖利益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而无需作为当事人履行合同。另外,相对人可以向被代理人发出催告,也可以在被代理人追认前撤销法律行为。
(2)被代理人知道、相对人不知道被代理人可以作出追认或者拒绝追认的表示,其沉默将被视为追认而承担法律后果。相对人可以在被代理人追认前撤销法律行为,也可以在被代理人拒绝追认后请求代理人对其信赖利益的损失承担责任。
(3)被代理人不知道、相对人知道对于这种情况需更根据具体案件的具体情形加以分析,需要考察相对人的真实意图,而不能得出一般性的结论。但相对人的信赖利益和履行利益显然不能得到保护,也不能行使撤销权。
(4)被代理人和相对人都知道这种情况同样要视具体案件的具体情况加以区别对待,而难以得出一般性结论,至于是否要保护相对人的利益,则要看其是否尽到了必要的注意义务。
-
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472人看过
-
民事行为效力样态以及民事行为有效的条件?
84人看过
-
如何判定民事行为效力,民事行为的形式?
348人看过
-
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法律后果,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特征
113人看过
-
未经授权的代理行为效力
209人看过
-
民事行为失去效力之后效果,民事行为能力的主要特征
427人看过
代理是法律术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又称本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又称相对人)实施民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实施代理行为。代理人以被代理... 更多>
-
无权代理算无效的民事行为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131、无权代理属于效力未定行为,又称为可追认的行为,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追认而有效。 2、《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对此有明确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只有
-
无权代理行为rn() 效力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16无权代理行为,是指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范围或代理权终止以后实施的“代理行为”。无权代理行为如事后得到被代理人的承认,可为有效。因为如果该代理行为能给被代理人带来收益,被代理人不反对,对第三人来说,只要正常履行民事行为即可。无权代理的构成要件: (1)行为人既没有代理权,也没有令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事实或理由; (2)行为人以本人的名义与他人所为的民事行为; (3)第三人须为善意且无过失; (
-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的确定程序甘肃在线咨询 2021-04-08关于法定代理人的确定问题,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法定代理人之间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为进一步细化指定程序,本解释规定如下:第一,事先没有确定监护人的,可以由有监护资格的人协商确定。即先确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随之确定了代为其参加诉讼的法定代理人。对此,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十七条分别规定了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
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纠纷如何处理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03根据我国的规定,解决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纠纷共有4种方式。一是用协商的方式.自行解决,这是最好的方式;二是用调解的方式,由有关部门帮助解决;三是用仲裁的方式由仲裁机关解决;四是用诉讼的方式,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寻求纠纷的解决。
-
无效民事行为和效力待定的区别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17以下就是最佳答案: 1、无效民事行为自始无效;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效力在形成权人同意或者拒绝前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 2、无效民事行为确定无效,不因第三人的同意而有效;效力待定民事行为可因作为有关权利人的第三人的同意而有效。 3、无效民事行为当然无效,无需第三人确定其效力;效力待定民事行为要确定无效,需第三人为拒绝的意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