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公司财产牟取私利属于什么罪
利用所在公司的资源,从事谋求个人利益的活动,可能会被视为涉及职务侵占罪。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员工,利用其职责范围内所具有的便利条件,将属于本单位所有的财务据为已有,若此类行为导致财务金额达到一定程度,便会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而如果涉案金额更为庞大,则可能会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时还可能被要求缴纳相应的罚金,甚至可能会被没收部分或全部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利用公司敲诈勒索罪量刑标准有几种
敲诈勒索罪量刑的标准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首先,对于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情节较轻且涉案金额达到较大范围或者出现了多次此类行为的犯罪分子,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事制裁,同时还需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附加刑罚;
其次,若涉案金额极为庞大或者涉及到其他严重情节者,将面临三年以上直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不等的刑法处罚,同时也得并处相应罚金;
最后,倘若涉案金额达到惊人地步或者呈现出更为严重甚至极端的情节表现,那么罪犯将被依法判处为期十年以上乃至终身的有期徒刑,同时也必须缴纳法院所判决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利用公司财产牟取私利属于什么罪”,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
高利转贷牟取私利
297人看过
-
利用职务之变私自侵占公司财务属于什么犯罪
425人看过
-
为亲友非法牟利多少属于非法牟利罪
440人看过
-
私售汽油牟利构成什么罪
358人看过
-
证监会:私募投资基金禁止利用基金财产牟利
53人看过
-
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吞公共财产属于贪污罪吗
348人看过
-
为牟取本单位私利”是否属于徇私情形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6-11徇私,即为了私情而做不合法的事,往往表现为贪图钱财、贪图女色、袒护亲友、照顾关系、打击报复或者为徇其他私情私利。那么为牟取本单位私利是否属于徇私呢?实践中,一些该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之所以未予移交司法机关,往往是由于个别执法机关的领导为牟取本单位私利,搞以罚代刑而造成的。这种行为确实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既损害了国家机关形象,也放纵了犯罪。但我们认为,尽管如此,也不能把“为牟取本单位私利”认定为徇私
-
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属于哪种罪名?陕西在线咨询 2025-01-30一、关于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罪的法律规定 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可能涉及到三种罪名:职务侵占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和贪污罪。这些罪行的具体表现和定罪标准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
-
利用处对象骗取财物属于什么罪山东在线咨询 2021-11-05以对象名义骗取财物的是诈骗罪。诈骗金额较大的,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公司放私人利贷属于哪个罪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20私人放高利贷一般是不构成犯罪的。但是如果放贷人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则就构成了高利转贷罪,要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
那么亲友非法牟利罪属于什么罪呢?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08以下是关于属于为亲友非法牟利罪问题的解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六条的规定,为亲友非法牟利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的盈利业务交由自己的亲友进行经营,或者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商品或者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销售商品,或者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不合格商品,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